经常会跟人分享退休后很想找个静谧的地方写点东西这样一个小梦想。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24年8月份,当收到江教授约稿时,甚是惊喜,那一句“写作梦从这里起步”更是让我动力十足啊!
当接到约稿函后,虽也日日在思考应该写点什么?写阳江的节庆日子习俗?特色景点?风土人情?
期间,去了广东佛山的“千古情”景区,观看了冼夫人出征的岭南文化舞台剧,感触颇深。
趁着秋分起时,翻开桌面的《阳江》和《广东阳江方言研究》,遂得一丝灵感,那就从“阳江话”开始写吧。
未曾抹去的童年美好记忆
阳江“童谣”作为阳江话的精髓之一,极具地方特色。“月亮光光照竹坡,鸡乸耙田蛤(青蛙)唱歌。老鼠行街钉木屐,猫儿担凳等姑婆。边个(哪个)姑婆系鄂个(我们的),一头瓜子一头鹅。”小时候,我的奶奶经常睡前给我们唱的一首童谣。
偶然的机会,在晚会上看到被排练成一个几重奏的合唱曲目,这首耳熟能详的童谣配与音乐、灯光、服饰、道具被搬上舞台。看到时不觉间唤醒了童年的记忆。
藏在细胞里的阳江人“基因”
我把录制的视频给小儿子和姐姐的女儿听了几遍,处于语言黄金期的孩子一下子就记住并学会了,还时不时地哼起来。
最让人诧异的是,说话有点卡词的小儿子一下子就很顺溜地唱出这个童谣,我多少有些惊讶:阳江童谣语言活泼有趣,唱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烈,通俗易懂,对于语言敏感期的孩童特别容易被习得。
属于80后青年的一抹“乡愁”
作为80后,想起阳江童谣,就会不自觉想起童年时的快乐时光。在没有普及互联网、电视、手机的80年代,阳江童谣伴随着很多人走过了欢乐的童年。
如:“点褒褒(蹲),褒箩头。金铰剪,石花楼。咸鱼尾,咸鱼头,点着乜谁先去褒”。
小时候,经常放学后就和堂兄弟唱着童谣玩游戏,一个游戏规则也这样被唱出来了。
因此,一想起阳江“童谣”就会想起那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
群众喜闻乐唱的“山歌”与“渔歌”
阳江话通行于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海陵区、阳东县、阳西东部,它南至南海,东边有粤语、台山话和恩平话,北边有粤语和阳春话,西边有海话,西边偏北有捱话。
海话和捱话地区也有通行阳江话。阳江人在节庆中,喜用歌曲的形式表达内心的情感,同时作为本地人在劳作和生活时不同场景的一种交流形式,在地形复杂多样的阳江,就形成了“阳江山歌”和“阳江渔歌”。
顾名思义,靠山的阳江群众就唱山歌居多,靠海的群众(渔民)基本会唱“渔歌”居多。
小时候,经常会听到隔壁家的“山歌”爱好者,拿着一台录音机在傍晚时分自娱自乐,也经常会在树荫下、田间地头、古井边,看到一些祖辈播放带有“比兴、顶真、重复、借喻、双关、递进、夸张”等修辞手法的的山歌,那时候不懂其中乐趣。
被“包装”的精神食粮
长大后,当看到“阳江白榄”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常出现在舞台上和荧幕里,才发现,这些备受阳江群众(祖辈)喜爱的阳江山歌既是内心情感的抒发的有趣形式,也是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年参加了阳江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阳江话传承与发展”的相关展演活动,亲身感受了一下“碟仔花”曲目时,不得不感叹阳江话的精髓远不止阳江“童谣”。
舌尖上的阳江记忆
“猪肠碌”“狗利仔”“煎糍”。这些地道美食,作为阳江人一听起来就很熟悉了。
有一次,跟外地朋友介绍阳江美食的时候,就介绍猪肠碌这地道小吃。
当我朋友问我:为什么叫做“猪肠碌”,这么奇怪的汉字组合?我就开始了网上找到关于“猪肠碌”名字起源的相关资料,让我觉得比较贴近的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相传清朝同治年间,当时的阳江只是一个小县城,在阳江县城里的有一大户人家,姓谭。谭员外爱好用食用大米磨成浆后蒸熟的“粉皮”,还特别喜欢吃汤粉,每天要厨子给他做来吃,吃着满意了就会给厨子赏钱。
为了讨谭员外欢心,多得一些赏钱。厨子就经常变着做法儿地弄给他吃。
一天中午时分,厨子见到切下来的边角料着实有点儿浪费。又见到桌子上有做完上一道菜剩下来的黄豆芽,就索性把切下来的粉皮边角料和黄豆芽,再加一点香料倒在一起炒,再用蒸好的粉皮把炒好的料卷成一个卷儿,撒点芝麻、葱花在面儿上,抹上一点猪油,弄好后便端上桌给谭员外品尝。
谭员外看到这味菜,觉得形状很新奇,便好奇问道:“今日又系咪嘢(今天做的是什么),一碌碌个(一条条的)?”话音未落就夹起来了一条品尝。谭员外吃了一条后,不断点头说好吃立马赏了厨子不少钱,还说以后家里来客人就用这道菜当主食,对这菜非常满意!
厨子心想:做主食?那得有个名字才行呀!就请谭员外给想个名字。当时饭桌上有一盘白灼猪粉肠,谭员外看了下,觉得这一碌碌的很像猪肠粉,就说道:“既然是一碌碌个(一条条的)就叫猪肠碌吧!”厨子高兴地点头道谢。后来这“猪肠碌”成了谭员外的待客主食,自然也被来访的客人一传十十传百的,在乡里乡外传开了。
被保护下来的地方方言
东北西三面是大山,南面是大海,这天然的屏障,把阳江紧密封闭住,“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这块土地上,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关系,物产丰富,农林渔牧盐发达,尽可自给自足,在农耕时代,完全可以在无求外援的情况下独立生存。
阳江人总自豪地赞美自己的家乡“阳江贵地永无忧”,而在这个地方长期生活的阳江人,也用着极具有地区文化特征的阳江话传承着阳江民间的民俗艺术文化。
在写关于“阳江话”这个文章时,整理才发现,“千禧一代”对于阳江话已经越来越陌生了,大多数阳江孩子已经不会讲阳江话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阳江话作为阳江这个地区的一种文化特征和历史变迁的体现形式,蕴含着不同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地方文化的载体,也是地方身份认同的一种工具,保护阳江话对于保护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传承和发展好阳江话,是我们每一个阳江人的责任,我们都应该为阳江话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丝力量。
作者简介:
冯国战,共青团阳江市阳东区委员会副书记。出生于广东阳江,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习俗颇感兴趣,曾在南方日报、阳东日报、阳江日报、阳东党建先锋号等刊登过党建相关文章。曾获得过阳东区优秀党务工作者、阳东区“三八”红旗手、阳东区优秀政协委员等荣誉称号。
【名家简介】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岭南乡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