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asters’ Talk 名家说岭南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名家说岭南•董兴宝】肇庆故事——外国人笔下的岭南风土人情(41)
来源:羊城晚报-云上岭南 作者:董兴宝 发表时间:2024-10-28 17:26

根据广东省情网的介绍,早在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明朝就将两广总督的办公机构迁到肇庆,直至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才将该机构移驻广州,历时长达180多年。

明朝末期,意大利著名的传教士罗明坚、利玛窦等人先后进入肇庆,本文将讲述下他们笔下的肇庆,以及在肇庆发生的故事。

罗明坚与自鸣钟

罗明坚是最早进入中国内地长期居住的意大利耶稣会士,在《消失的铺路人-罗明坚与中西初识》一书中,对此有详细的记载。该书中说:

1582年12月18日,穿着黑色短褂的罗明坚和巴范济从陆路离开澳门,他们带着圣母和圣子的塑像、日本纸、威尼斯棱镜、一些小工艺品,还有自鸣钟上路了......,1582年12月27日,抵达肇庆。

当时的罗明坚作为“外国和尚”,进入中国“闭关锁国”的大明朝内地,尤其是进入当时的两广总督所在地,还面见到了当时的两广总督陈瑞,这是很不容易之事,那么,罗明坚是怎么做到的呢?

原来,两广总督的秘书来到传教士的船上,仔细察看了传教士带来的三棱镜、自鸣钟等物品,颇有兴趣。于是,报告了陈瑞,陈瑞则接见了传教士。陈瑞两广总督府的官员,对罗明坚和他带来的东西赞叹不已,如三棱镜通过光线折射出缤纷的色彩,官员们对它无不啧啧,对自鸣钟更是感有兴趣。

而罗明坚趁机对陈瑞秘书说,他们住在船上极不方便,既不能举行宗教活动,也不便照料自鸣钟。于是,陈瑞派人安排罗明坚一行人住在与天宁寺相通的屋子里。

对此,罗明坚说:“总督果然赐我们一栋房屋,靠近一座大庙(天宁寺),那是我们时常散心的地方。那座庙位于城中,非常清静,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

关于对此事,爱波兰当代著名的汉学家德华·卡伊丹斯基在《中国的使臣-卜弥格》中说:“马上就有几个官吏站在他的面前,把他们带进了城里,给他们安排了住处,还允许他们在自己的住宅里设立小教堂”。

至此,罗明坚一行,拿“自鸣钟”说事,终于在肇庆安顿下来了,得到了在肇庆长期居住的权利。

当然,罗明坚居住安顿下来后,首先要忙的事情,就是安装调试自鸣钟。自鸣钟的安装调试比较复杂、费劲,为了使自鸣钟符合中国人的习惯,他们还要把欧洲的二十四小时制,改为中国的十二个时辰制。将阿拉伯数字改为中国数字。

后来,罗明坚看到肇庆的官员对自鸣钟非常感兴趣。机械钟,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毕竟是一个新奇的东西,但要从欧洲运来一个钟,仍然价格不菲,而请人造一个钟要便宜很多,于是罗明坚决定自己造钟。他从澳门请来一个印度果阿的钟表匠,开始造钟。

利玛窦与崇禧塔

上文中提到的罗明坚达到肇庆居住下来后,又邀请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前来。在明代西方来华人员中,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于1582年(明万历十年)被派往中国传教,直至1610年在北京逝世,在华传教28年,在此期间,他在广州、肇庆、韶关等旅居过,留下《利玛窦中国礼记》。

1583年(万历十一年),利玛窦获准与罗明坚 神父入居广东肇庆。此时,即明万历十年(1582年)九月,由岭西副使王泮 开始兴建位于西江畔的崇禧塔,而利玛窦在肇庆期间目睹了建塔的过程。

“正在这时,肇庆地区向所属的十一个县城征收一笔常税以修建一座塔,据他们古老的迷信说法,这座塔会给全省带来好运气。第一层已建好,上面还有九层。”

这是《利玛窦中国礼记》中的一段记载。事实上,利玛窦 ,在肇庆居住长达六年,1583年建造的欧式天主教堂的就建在这座塔旁边,他确实是建造该座塔的见证人。

当时的肇庆官员为什么筹集资金建塔呢?根据国内史料记载,当时因西江水“滔滔而东,其气不聚,人才遂如晨星”,若建塔聚气,可使人才辈出;又因西江 水患频发仍,建塔可镇住“祸龙”,永固堤围,于是有造塔之举。

可见,利玛窦说的建塔是为了“带来好运气”的说法,也符合实际情况。利玛窦还在书中说,它坐落在一处极优美的地方,在一条可通航的大河上,河流灌溉总督和长官在城外的产业。塔离他们的庄园一英里多远,其间的地带人烟稠密,供休憩的花园和布置精致的园林展现出一片美景。

对于该塔一共多少层呢内?利玛窦说是1+9层,实际上,该塔这座塔是楼阁式砖木结构,为唐、宋的建筑特色,结构严谨,雄伟壮观。塔外观九层,内分十七层。

利玛窦还详细介绍说,就在建塔的土地上,他们也规划修筑一座宏伟的寺庙。庙和塔以及该地的整个布局,都是在当地官员的批准下进行设计的,算是对当地百姓的恩人的一个献礼。

最后,要给大家讲述的是:在明朝晚清,罗明坚和利玛窦能顺利进入中国内陆,尤其是利玛窦,还到达北京并在北京定居,其走的是“上层路线”,对此,《中国的使臣-卜弥格》一书中也有介绍:

从各种不同的资料我们清楚地了解到,罗明坚和利玛窦的成功是因为他们走了中国的上层路线。要接近广东总督和南方巡抚,就必须给这两个高官馈赠他们特别喜爱的东西,这就是三棱镜。

据了解,当时的三棱镜当时在欧洲并非新鲜之物,但在中国,却是不为人知的。懂得精通光学的罗明坚通过三棱镜分解阳光,使它变成五彩缤纷的虹,映照在传教士们住宅的墙上。中国人看到后,以为这是天的一部分,这两个外国人也一次又一次地对他们说这就是天。

《中国的使臣-卜弥格》中最后强调说:“最后使这位耶稣会学者获得成功的原因是钟——两座钟。钟的决定作用虽出他的意外,可他终究把它们从澳门搬到了广东,并且作为礼品送给了皇帝。”

实际上,罗明坚用自鸣钟从澳门进入了肇庆居住,而利玛窦则用自鸣钟,叩开了北京皇宫的大门。因此,可以说,两座钟,成就了两位传教士。

名家简介:

董兴宝,山东潍坊人,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现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广东工作6年,曾担任广东清远市政府文化顾问(2014-2018年)。主编出版过《北江茶道》(南方日报出版社2014年出版)、《清远故事》(新华出版社2017年出版)和《中华洞河之道》(广州出版社2018年出版)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