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最能代表香港的地标,中环必定是首选之地。在不少人眼里,“中环价值”代表香港价值。
如果中环仅仅停留于“高大上快”的印象,那么我们就无法体验“最香港”的味道了。在中环,反而要学会慢下来。为此,我将这种“慢”提炼为三个内涵,即:慢慢走近香港历史、慢慢品尝香港味道、慢慢体会香港艺术。
中环是殖民地时代最早发展的地区,浓缩了香港殖民历史。以此为起点,抚摸布满苔藓的墙,踏足暗青色的石板,走进老香港人的生活,在现代闹市中聆听传统的回响,翻开一页页老香港的故事。
穿梭在香港开埠后第一条正式的街道荷里活道,欣赏红砖建筑与青瓦庙宇交错林立的古迹,回到香港近代文化史的起点文武庙,以此描绘只属于香港的肌理,慢慢走近香港的心脏。
在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这一条旅游路线(包括上环一带)被香港发展局作为全新深度游项目推出,并将此命名为“旧城中环(old town central)”。
旧城怎么可能跟中环联系在一起呢?实际上,这里集中汇聚了中西文化交融的元素。带着好奇,我们展开了一段探索之旅。
下车后的第一站是荷里活道,路上林立着画廊与古董店。吸引我慕名而来的,是街头巷尾的壁画。无疑,这里已成为香港著名的艺术集中地。来此之前,在旅游书上已看过玛丽莲·梦露和查理·卓别林的壁画。当真的见到他们时,难掩兴奋之情,那生机勃勃之美,如同见到久违的亲人一般。
在这一带,最著名的便是一幅描绘香港老房子形象的壁画,位于嘉咸街与荷里活道交界的斜坡处,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拍照留念。我们去的当天还有幸碰到两三对新人在这里拍婚纱照,满满的幸福感洋溢其中。我默默念想,如果在结婚周年纪念日时,能选择在这里拍婚纱照,则此生无憾矣!
将笑容延续,带着憧憬,继续往东走,心里不停呼唤楼梯街的出现,但还是有些迷茫,怕错过了就来不及回头。在一个下楼梯处,我疑惑着这是否为楼梯街。于是,随意问了旁边在遛狗的两个菲佣,她们告诉我这是“ladder street”。意外惊喜之下,我们信心满满地拾级而下。
这条阶梯为什么如此特别?它于1841年至1850年间用花岗岩建成,当时上环一带是华人聚居地。它刚好从皇后大道中起,沿山势而上,经过荷里活道、四方街至半山坚道,连接了华洋地区。台湾作家施叔青的名作《香港三部曲》就描写了当时华人不堪的居住情况。
现在楼梯街已被列为一级历史建筑,来了上环必定要走一趟才不枉此行。沿途有不少经典建筑等着我们,比如文武庙和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必列者士街会所等。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后者,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这栋糅合美国芝加哥建筑风格及中式园瓦、红砖墙等元素的建筑,不仅仅是20世纪初华人聚会的主要场所,而且还是鲁迅前来讲学的地方。
当时,香港文坛颇为沉寂冷落,文学艺术活动万籁无声。为推动香港新文学运动的开展,任教于香港大学的黄新彦博士以香港基督教青年会名义,主动邀请鲁迅前来讲学。
走到基督教青年会附近,腿开始有点酸了,我们就坐在其中一张椅子上吃雪梨,远远欣赏这栋充满历史气息的会所,想象鲁迅当年演讲时表现出的爱国情怀、对香港的热切期待。
从此处继续往下走,便来到一栋有着绿瓦屋顶的古庙,这就是著名的文武庙。文武庙约建于1847至1862年间,由文武庙、列圣宫和公所三栋建筑物组成。文武庙主要供奉文昌及武帝,列圣宫用作供奉诸神列圣,而公所则为当时华人议事及解决纷争的地方,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时间关系,我们没有细看,只是稍作停留,突然想起《英雄本色》里狄龙在庙里问周润发“你信不信有神?”,此时周润发吐着烟雾从容回答:“信,我就是神,神也是人,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就是神。”现在想想依旧颇具深意、回味无穷!
香港作家马家辉曾提到,从文化历史的角度看,文武庙是香港的起点,而且也已经呈现出“无间道”的特色,因这座庙的捐献者之一卢亚贵是“吃两家的茶礼”,听起来特别有意思。无独有偶,马家辉带领大家逛港岛,也是将文武庙作为旅程的起点。
在开埠初期,政府准许华人在庙内进行一些民间习俗活动,如“斩鸡头,烧黄纸”。到目前为止,这座两进三开式的中华传统建筑依旧保存完好。文武庙香火不断,可见港人祈福之心永存。
中环,明明是香港“经济”“致富”“效率”“发展”“全球化”的代名词,竟然与“旧城”并置一起,让人欣喜。新旧交融,中西结合,彰显了港人对历史的“珍重之心”。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香港文学中的‘香港书写’与岭南文化认同研究(1985—2017)”(项目编号:21CZW047)之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徐诗颖,文学博士,博士后,现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世界华文文学。
名家简介: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岭南乡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