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asters’ Talk 名家说岭南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名家说岭南·江冰】广东沙湾音乐:从田野调查到曲目创编演奏,光彩照人,传承创新中后继有人
来源:羊城晚报-云上岭南 作者:江冰 发表时间:2024-09-27 13:19

广东音乐曲艺团与星海音乐学院、番禺区文化馆合作,举办沙湾何氏“十指琵琶”研讨,现场聆听,如沐春风,受益非浅。


启示若清风徐来,概括有三:

何氏音乐源自中原,风格依旧典雅,清中期开始融入西风,“五架头”出现;

广东音乐“沙湾概念”上世纪90年代才逐渐形成,也可凸显广东近代崛起,后发之势;

沙湾古老琴谱如何通过整理,呈现出可供现代乐队演奏的简谱或五线谱,是传承创新广东音乐的有效路径,也是向大众传播的必由之路。

广东音乐曲艺团国家一级演奏员陈文萃走访沙湾并创编《雨打芭蕉》等,普及与创新,功不可没。

星海音乐学院吴迪副教授现场点评,恰到好处;我尤其看重乐队年轻演奏员每个人简述体会,弥足珍贵。

在我看来,无论创编曲谱,还是不同乐器演奏合奏,每一步、每一人、每一弦歌,均为岭南音乐独特风韵传承,点点滴滴,汇流成河。

我外行现场聆听,倍加专心致志,在陌生与熟悉之间,获得天籁之音般的艺术启示与美丽享受。

沙湾何氏三杰,清中期后《雨打芭蕉》诞生,依旧维持文人音乐家的典雅风格,到了唱片“黑胶时代”广东音乐又进入一个新时期,“今鉴”—意在溯源之后有一个借鉴——

主讲人陈文萃是广东音乐曲艺乐团琵琶演奏家,她在沙湾研学多年,颇有心得:

——广东音乐馆气场独特,芬芳馥郁。琵琶历经二千年,形制初成,传承与创新依然在路上。

——“十指琵琶”之称,源于广东音乐发源地番禺沙湾何氏博众,因其琴技卓越超群,手法新颖,被誉为“十指琵琶”。

——“十指琵琶”代表着一代艺术家的心血与情怀,更代表着广东音乐一段曾经辉煌的历史。其传承是必然的,其发展是宏远的。

番禺原文化馆长八旬梁谋老叔上台讲述,倍感亲切:

沙湾音乐年代久远,形态记载模糊不清,但精神一以贯之。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采访50位何氏音乐人,如今均已谢世;抢救传承创新势在必行。

激情澎湃、开口即唱的谋叔,前几日曾赠我《沙湾何氏与广东音乐》一书,即可见出他的可贵志向与不懈努力。

陈文萃则从类似“武林密籍”的古旧琴谱中找到蛛丝马迹:

——沙湾何氏沿袭了北方琴法,指法已有文字记载。从史料上看只用八指,但到了何柳堂时已经有所创新,被琴界赞誉为“十指琵琶”。

——沙湾音乐与时俱进,也受到西方音乐影响。广府人创新求新包容也在此体现。

——我一直坚持所有音乐基调都是与语言密切相关的观点,语调、音韵是创作一种类音乐的元素和重要支撑,尤其是地方音乐,它是能否有韵味“味道”的重要标志。

陈文萃在沙湾走访一年后,创作了琵琶与大鼓演奏的曲子《赛龙夺锦》,2022登上她的个人音乐会。

随即演奏《赛龙夺锦》创编曲,一琴一鼓,二人合奏。

琵琶者为一黑衣女子,目光迷离,十指尖尖,弦上鸣响金石之音。激越之时,波涛汹涌;舒缓之时,欢快诙谐。

男鼓手配合,以鼓点呼应龙舟节奏,让琵琶重返龙舟现场。琴声激越,鼓声雄浑,相得益彰;节奏鲜明若珠江汹涌澎湃,令人血脉贲张。

边演奏,边讲解,条分缕析,信息量颇多,我应接不暇。

陈文萃与吴迪配合,讲到转调,提及乐器,细论守正与创新之艰难。

陈言及目前正在创研一张新琴,适合广东音乐的曲风演奏,我预感这就是属于“岭南的创新”。

陈具体谈及《饿马摇铃》尝试探索,从曲谱、演奏到内容、音乐个性上的进入,试图从典故出发,创编出适合广东人“淡定从容”的文化个性。

在我看来,陈文萃就是延续沙湾何氏于西方音乐进入后——对中国传统名曲进行创新性变化的探寻。

虽百年风云变幻,沙湾何氏“求变”的精神一以贯之。

陈文萃讲解创编过程后,即亲自掌琴与二星海琵琶演奏师生合奏《饿马摇铃》,让听众去体会风格的变化。

陈文萃配器二度创作的《岩泉滴水》,也是沙湾音乐代表作。但原谱没有层次分段,她言,只能一遍一遍地去唱,从音符上去理解如何分配给不同乐器。

说到愿景与感悟,陈的感慨万千:

音乐创作与方言相关,比如用方言读谱,边弹边唱,尤为动人。岭南音乐三大民系,还有许多音乐资源,我们都应兼顾。

吴迪副教授逐个介绍台上演奏乐队——“岭南音乐传奇组合”,年轻的演奏员纷纷表示:

——星海学子应成为广东音乐的传承人,希望以后以岭南学子身份向听众传达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的韵味,需要在不断接触中去体会琢磨,如此方可把握岭南风格,传承广东音乐。

——作为中阮乐手,我的乐器一开始并没有进入广东音乐,我期待一个全新的开始,探索地进入一种传承发展的系列。

沙湾广东音乐厅的现场分享总结相当精彩:

——重要的还是进入创作的人,每一个人都在努力。从创编曲目到各位演奏员从不同乐器去表达,汇编融合方为正道方为大道。

——谋叔言及岭南文化就怕“食古不化”,必须与时俱进。年轻一代音乐人一直在努力,与时俱进。

此时的我心旷神怡,感受新意满满:

古谱到现代曲谱,独奏到合奏,不同乐器性能能否表达广东音乐风韵……全是新的探索。

我细细品味思量,心中敬意油然而生:

沙湾音乐后继有人,广东音乐活力四射。雨打芭蕉,彩云追月,岩泉滴水,赛龙夺锦。

我的眼前仿佛有无数道光闪烁,熠熠生辉,光彩照人。

2024-9 广州

【名家简介】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岭南乡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