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广东人,如果从广州出发乘坐“武广高铁”,数个小时内便可到达长沙或武汉。习惯了乘坐这条高铁的人们,对曾经的“粤汉铁路”——广州通往武汉的普通铁路,已经渐渐淡忘了。
然而,在飞驰的“武广高铁”上的车厢里出现了几个外国人,他们一边欣赏窗外的风景,一边谈笑风声,仿佛在讲述着当年“粤汉铁路”的故事。
这条最初由美国公司贷款开始修建的粤汉铁路,在其修建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曲折的故事,多位外国人也留下了记录,我们今天来看看他们怎么记录的呢?
美国取得合同
对于美国华兴公司如何取得了粤汉铁路的筑路权的问题,两位美国人在其著作中都有详细的记载。
曾在清朝中国海关工作的美国人马士,在其著作《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写到:在1897年12间,盛宣怀奏请允准兴建一条从汉口到广州的铁路,并且因为“允许英国、法国或德国去承办这项工程,有重重窒碍”,所以他建议合同应在美国商谈。
为什么建议在美国进行商谈呢?当时清朝政府认为,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俄国这四个强国在1898年春表现出了对中国的领土有野心,中国方面自然有充分的理由,去寻求那些还没有表现出这种野心的美国资本家的援助。
书中还说,1898年4月,中国驻华盛顿公使伍廷芳和美国参议员喀尔文·巴时(Calvin Brice)所主持的美华合兴公司签订了一项合同。借款金额是400万英镑,合兴公司承办建筑工程,除地价和土方工程方面的开支以外,得按其他一切开支抽取手续费百分之五。合同内容还包括:铁路的经营由合兴公司担任,所得酬劳为净利的20%。
上述合同签订后,美国工程师柏生士于1898-1899年间,带领团队,勘探粤汉铁路线,他出版了《一位美国工程师的中国行纪》一书,书中也提到了美国公司如何取得了粤汉铁路的合同:
美国与西班牙的战争把美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国际性事务,有个突出的证据能够证明,美国现在正朝着资本扩张、入侵他国的方向发展,这个证据就是美国在中国获得了建造一条从汉口到广州铁路的特许权。这一特许权实现的标志便是中国驻美大使伍廷芳先生于1898年4月在华盛顿签署的《粤汉铁路借款合同》。凑巧的是一周后美国对西班牙宣战,这场战争将确立美国殖民大国的地位。
这项特许权包括900英里长的铁路,连同采矿权和其他特权。这条规划中的铁路线起始于中国内陆的大都市,有时被称作“中国的芝加哥”的武汉,终止于南方的大港市广州。由此带来的权利是:若有意愿,美国可以把该铁路展筑到中国东海岸任何一个他所选定的地方。
对比下两位美国人的记载,我们发现,美国公司取得了修建粤汉铁路的各种权利,包括提供贷款、修建、运营及开矿等权利,甚至可以将铁路任意延伸到更多地方,这对美国来说,的确取得了一项巨大的且特殊的权利,现在看来,这实际上也是美国人的一种入侵或殖民的行为,对此,我们不展开讨论,重点讲述粤汉铁路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路权争夺斗争
中国与美国签署粤汉铁路合作合同后,根据《一位美国工程师的中国行纪》书中的介绍,在1898年-1899年间,柏生士受美国合兴公司之托,带领其他几位美国工程师前赴中国,为建造粤汉铁路勘探从湖北汉口,经湖南到广州的铁路线,勘察完成后,粤汉铁路开工建设。
但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让人想不到的新问题。根据《简明广东史》的记载,美国合兴公司竟将三分之二股票私自售给比利时的公司,严重违反了中美合同。1904年10月,广东士绅、七十二行商人等开会,“决议力争废约”,并通电外务部和商部。此后,绅、商、学界又多次集议争回路权问题。
对于这一事件,美国人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也有记载:在粤汉铁路的建设过程中,中国因义和团运动而陷人混乱状态;英国的金融市场因南非战争而封闭了;喀尔文·巴时的去世,也使美国资本家们不愿意继续支持铁路建设需要的资金,在这种情况下,比利时人抓住机会,“不声不响地就取得了美华合兴公司中的大多数股权”;在1903年底,他们甚至提名惠铁尔将军为公司的总经理。
显然,美国和比利时公司的“交易”违反了合同规定,对此,马士也有客观地记载“比利时人的这一举动,违法了中国和美国公司签署的合同,原合同中禁止这样一种管理权的转让;中国对于这种违约行为非常愤怒,提出正式通知取消合同”。他还提到了“因为广东、湖南和湖北三省士绅激烈反对”,最后双方议定以“675万美元将租让权和铁路卖给中国政府”。
虽然美国人马士在书中虽然只是简要提到了“三省士绅激烈反对”,但《简明广东史》对此却有详细的记载:湖南、湖北和广东人坚决反对违反美国公司合同的行为,并积极要求收回路权:
广东人认为“路权去则政权随之而去”,决心“先以政争,继以腕力争,不得已当用铁血争”。力争一年、十年、百年,不达目的不罢休。会议选出绅、商、学各界66人为路权公所办事员,刊印公启数万份,分寄国内外。合兴公司千方百计破坏三省人民收回路权运动,广东人则针锋相对地坚持斗争。1905年8月,美国合兴公司不得不同意将原合同注销作废。收回粤汉路权的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也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百姓的态度
对现代人来说,修建铁路,无论是对百姓出行还是社会经济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但对当时的清朝来说,情况更为复杂,广东当地百姓并非完全支持,我们来看看外国人怎么记录这些情况的呢?
首先,美国人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说,当时的1898年西班牙和美国正在发生战争,美国合兴公司的柏生士带领团队勘测现场的时候,当时清朝一种普遍的仇视外国在华开发的情绪已经勃发,延搁了勘测工作。
美国人柏生士在《一位美国工程师的中国行纪》中则说:“中国人对建造铁路的普遍反对有双重的原因:其一是宗教方面的原因,其二是人们担心铁路会对体力劳动形成竞争。”
这位美国人说,中国人有“迷信”的传统:每个地区都有圣山和神河,那里居住着当地人供奉的神灵。人们一旦冒犯了这些神灵,大祸便会临头。
他还列举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因修筑铁路时需要在一个山上开凿隧道,消息一经传开,那里经纶满腹的绅士就手持武器闹事,说这个山其实是一条鱼,它忠实地守望着相毗邻的城市。若开凿隧道,就会切断这条鱼的椎骨,它就会死去。
当然,客观上讲,中国百姓反对修铁路的原因,还有与祖坟有关,如果铁路经过百姓的祖坟,必然是遭到当地百姓的强烈的反对。美国人柏生士说,若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采取赔偿的方法,每个坟墓补偿8两银子,“以补偿中国的先祖受侵扰以及被迁往新坟地的费用”。
但美国人也很快发现,这笔比较高的补偿费,不仅是让人不再反对修建铁路,而且产生了一个“新的行当”:如果当地人事先获悉某条新铁路线的走向,就会悄悄地向邻居临时借用几位已经作古的祖先,把他们事先移葬到铁路线要经过的地方,以获得补偿.....。
对于老百姓反对修建铁路的另一个原因,连美国人也认为是“相对比较合理”:当地的中国人都是靠人类运输货物或农产品,他们担心铁路会剥夺他们赖以生存的手段。但经过官府和美国人的解释:其他国家也曾经有过类似无由的担忧,但铁路的建筑和使用会为贸易提供新的手段,从而会增加而不是减少人们的就业机会,此时这些地方上的官员、乡绅和商人几乎都感到了满意,最终支持了铁路建设。
这位美国人由衷地感叹:当地人的偏见虽然会很强烈,但并非不能克服;只要这种能够得到官方的支持和鼓励,再加上圆通的手腕、坚定的态度和金钱,则可以消除这些偏见。
最后,我们再来谈一下这个受美国合生公司委托、勘察粤汉铁路的柏生士。他的英文名字是William BarclayParsons,有的出版物中译为“帕森斯”,但其本人在《一位美国工程师的中国行纪》书上留下的中文名则是“柏生士”。他是一位著名的美国土木工程师,美国现有若干以“帕森斯”命名的机构,如纽约“帕森斯艺术设计学院”“帕森斯儿童和家庭中心”等。
虽然对当时的美国人获得修建粤汉铁路有“殖民入侵”性质,但这位美国工程师带领团队,时而乘船、时而徒步,翻山越岭,为建筑中国的粤汉铁路,一年行程1100多英里,考察了鄂、湘、粤三省的地形、地质、路桥、房舍建筑、社会经济、风土人情等。
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名接受过科学训练的土木工程师,柏生士勘测确定了最初的粤汉铁路路线——今天被称为“柏生氏线”,他还在勘察过程中,找到了当时南岭山脉上更低的隘口,外国人称为“柏生氏山口”,使当地百姓在翻越山岭时能稍许省时省力,这一点上,值得中国人纪念他。
【名家简介】
董兴宝,山东潍坊人,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现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广东工作6年,曾担任广东清远市政府文化顾问(2014-2018年)。主编出版过《北江茶道》(南方日报出版社2014年出版)、《清远故事》(新华出版社2017年出版)和《中华洞河之道》(广州出版社2018年出版)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