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asters’ Talk 名家说岭南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名家说岭南·徐惠萍】马礼逊学校的佼佼者——留学文化之《容闳图传》解读(5)
来源:羊城晚报-云上岭南 作者:徐惠萍 发表时间:2024-09-28 09:44

羊城晚报连载《索我理想之中华——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图传》之五:南屏少年(3)(1839年容闳11岁-1846容闳16岁)讲述容闳在澳门求学马礼逊学校部分。

1876年,48岁的容闳喜得长子,他给儿子取名——Morrison Brown Yung。除了Yung(容)是家庭姓氏,Morrison(马礼逊)便是纪念这所学校,而Brown(布朗)则是纪念学校校长、一生恩师布朗。可见马礼逊学校和布朗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这所改变容闳命运的马礼逊学校虽然仅仅存活了十年,但是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却是可圈可点的。

马礼逊是西方首位来华基督新教传教士。1807年来到中国。历时八年编纂中国第一部英汉字典《华英字典》,并把《圣经》首次翻译为中文,还在中国开设医馆,报馆。“马礼逊博士既在中国成如许事业,其名永垂不朽。”,容闳在回忆录如是说。

马礼逊学校就是马礼逊的朋友们为纪念这位英国传教士而成立的。一出生便已经在历史上占据席位,成为近代中国第一座传播西学的正规学校,校长正是毕业于耶鲁大学的布朗。容闳和另外5个同学成为马礼逊学校最早的第一班学生。一班里居然有4个学生来自珠海。

这本书里面有一张马礼逊学校学生名录表图片非常有意思。这是我有意识做的一个标记图。我把学校1839-1843年学生总表中出生地凡是属于今珠海的标记淡淡的黄色,结果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名字都在淡黄之列。

这样的结果真实地反映了这片得风气之先的土地上,普通百姓在观念上的先行。那个时候中国人的观念中只有一种教育模式就是读私塾,考功名。而西式学堂,完全闻所未闻。当然容闳的父亲还是有所保留的,他把容闳送进了西式学校,却把大儿子送进了私塾,相比之下,珠海另一位普通村民唐宝臣格局之大,在当时恐怕也是无人能及。唐宝臣虽然只是马礼逊学校的一个杂役,但他主动提出与学校签订8年的超长合同,条件只有一个,让他的三个孩子都在这所学校接受教育,当然三个孩子也给了他远远超出预期的回报。

《容闳图传》增订本中,马礼逊学校的课程表图片被特意放大了。这是一个名叫余莎的读者的建议。 余莎非常有心,她把课程表中每一科课程写下来,用于孩子的课外辅导。她说“书里这张课程表图片对我很有启发,容闳先生如何从普通农家子弟成长为推动时代变迁的伟大灵魂,跟他所受的教育关联密切,容闳13岁上的课程都是现在学校应该开设的课程,我在家可以借鉴着给孩子们学学,对我们成年人,也是很好的书单”。她建议懂教育的家长、老师应该把容闳青少年时期的书籍让我们的孩子学习一遍。

从这张课程表中,不仅可以看到容闳留美之前所受到的教育,更可以看到这所学校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教育风格。学校采用双语教学法,半天中文,半天英语,中文的学习内容与当时的私塾教育大致相同,背诵四书五经等中国经典,而他的英文教育就不仅仅是纯粹的语言训练,而是按照欧美初级学校的课程体系,将近代西方科学知识课程纳入其中,包括天文、地理、历史、代数与几何,初等机械学、生理学、化学等等,这种课程设置使得这里学生思想境界大大突破了当时中国学子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精神世界。

容闳刊登在中国丛报上的作文《奇幻之旅》就是最好的证明。这篇英语文章写于1845年,容闳幻想自己从澳门出发一路向西直奔纽约的所见所闻。那时候国人的视野还拘泥在四书五经当中,而容闳的思想已经从东半球跨越西半球,从太平洋上的惊涛骇浪、到印度的种姓制度,到纽约的商业繁荣以及联邦政府模式,海阔天空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容闳的见识已经远远超越了他的时代。为了更贴切的感受容闳的境界,在这本书里面特意放上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研究人员宾睦新博士对这篇文章的中文翻译。

当然这所学校的创办并非单纯是为了培养中国学生,正如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吴义雄所言:“英美传教士和其他人创立马礼逊学校其目的绝不在于仅仅办一件慈善事业,除了以教育作为手段来推进基督教的传播,他们还希望以此推动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从而在文化观念方面战胜中国这个已经落后的、但继续妄自尊大的老大帝国。”不过,客观上这种独特的教育模式为中国培养了最早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如果按学生比例计算这首学校估计是成才率最高的学校,这里面的不少学生成为那个时代的佼佼者。略举如下:

容闳 中国留学生之父,中国近代化先驱。

唐廷枢 洋务运动的杰出代表 轮船招商局总办和开平矿务局总办,参予创办的近代新式企业多达47家, 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企业家”。

黄宽,中国西医的开山鼻祖,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第一位获得西医执业资格的中国人。

黄胜,近代中国报业先驱,香港的第一位华人太平绅士,他和王韬合作翻译《火器略说》,1862年出版,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启蒙之作。

唐廷桂,中国海关首席翻译,上海怡和洋行总买办,15岁担任英国驻上海首任领事巴富尔翻译。

1846年,马礼逊学校校长布朗学校布朗要返回美国提出可以带几个学生一同前往学习,容闳第一个站起来响应,随后是黄宽、黄胜,这三名珠海少年敢为人先之举,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拉开了一段伟大历史的序幕。

作为中国境内第一所正规的新式教会学校,马礼逊学校的创办有其标志性的示范意义,它的出现为同时代传教士的办学活动乃至于鸦片战争后教会学校的全面兴起树立了一个可资借鉴和仿效的范式,虽然1849年这所学校停办,但继之而起的是带有这所学校特征的西式教会学校在香港和其他开放的口岸城市陆续而设,由南开大学教授李喜所主编的《中国留学通史 晚清卷》认为这种西式学校渐渐风起的意义:“在于在西方传教士对马礼逊学校办学模式进行大规模复制和改进的过程中,科举仕途之外另一种安身立命的可能逐渐开始凸现于晚清社会,正是这种可能最终催生了具有近代意义的留学活动。”

链接:

【珠海文脉·索我理想之中华】南屏少年③

【名家简介】

徐惠萍,容闳研究学者,珠海留学文化馆荣誉馆长。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曾任新华社记者。1995年从新华社调入容闳家乡珠海,先后担任珠海市委新闻秘书、珠江晚报总编辑、珠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珠海市妇联主席等。长期致力于对容闳和香山文化的研究,撰稿并策划纪录片《容闳》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播出,获中国影视大奖提名奖、广东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著有书籍《跨越——珠海新闻舆论监督聚焦》《先行者容闳》《索我理想之中华——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图传》(本书被耶鲁大学东亚图书馆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