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asters’ Talk 名家说岭南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名家说岭南•董兴宝】神秘“中国根”——外国人笔下的岭南风土人情(30)
来源:羊城晚报-云上岭南 作者:董兴宝 发表时间:2024-09-15 10:09

明清时代,大量的外国使者、传教士或商人、考察者,带着一份对古老中华文明的好奇之心,到岭南考察,他们观察到了当地的植物、中医药,对我们来说,稀松平常的植物或中药材,在这些外国人的眼里,往往会“如获珍宝”,认真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并将它介绍给了欧洲。

比如,药食同源的“茯苓”,对岭南人来说非常熟悉,用它可以做成多种精美的粤菜美食,如“茯苓黄芪粥”、“百合茯苓汤”,以及用茯苓与鸡、甲鱼等做成的各种“广东靓汤”,既让人大饱口福,又有药用或保健作用,深受食客欢迎。

事实上,岭南用茯苓做粤菜的历史悠久。如果进一步搜索茯苓有关的粤菜美食并仔细分辨,你会发现有的菜品名称“茯苓+”,有的则是“土茯苓+”。事实上,茯苓与土茯苓,虽然一字之差,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东西,都是“药食同源”之物。“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根茎。

今天我们讲述中药材茯苓与土茯苓的故事,一起看看明清时代,来过岭南的外国人,怎么记录这两种药材的呢?

土茯苓,还是茯苓?

曾在潮汕地区被广东官府关押并在岭南旅行的西班牙人阿德里亚诺·德拉斯·科尔特斯,于1625年出版了《中国纪行》一书,该书提到,他从广东购买了大量的“大黄”带回了欧洲,他还观察到了“有一种著名的、疗效显著的,叫作‘中国棒子’的药:

这种药的价值甚高,被用于对外贸易,从广州销往菲律宾及东印度,并由此销往西班牙和霍尔木兹海峡,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往土耳其和其他国家,由于其极高的药用价值,所有人都寻找和使用这种药材,我见过刚采摘的新鲜“中国棒子”,当时他们还没有为了保存而对其进行烹煮。我尝了一下,味道很不错,但因为它的效力太强,所以一定要控制食用量。

1752年,瑞典人彼得·奥斯贝克到广州旅行后,在其著作《中国和东印度群岛旅行记》中写到:在这里,我们能找到所有的自然品种,中国人卖鸟、鱼、贝壳以及昆虫,甚至还卖树,包括竹子、茯苓,这些都值得带回瑞典。

对于明代时期的科尔特斯和清代时期奥斯贝克,在岭南所看到的药材,到底是“土茯苓”,还是“茯苓”呢?

虽然我们不能很肯定地说,上述两位外国人“茯苓”的记载,究竟是哪一种,但我们来看看波兰人卜弥格在其著作《中国植物志》的记载,应该就会找到答案。

波兰人的记载

根据爱波兰当代著名的汉学家德华·卡伊丹斯基在《中国的使臣-卜弥格》中的介绍,十七世纪耶稣会教士、波兰人卜弥格是欧洲汉学的先驱者之一,他是第一个将中国的古代科学和文化成果介绍给西方的欧洲人。

明末清初,卜弥格在中国旅居多年,作为一个旅行家和渊博的学者,卜弥格在中国古代的动植物、矿物、医学、历史、地理、人种学、哲学等方面,撰写了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的著作,其中包括其著作《中国植物志》。

在该书中,卜弥格将茯苓称为“中国根”:中文名字叫茯苓。卜弥格在介绍它的图像时说,拉丁文则称之为radix China,即“中国根”。澳门的葡萄牙人也给了它一个名称,叫Pao do China,即中国面包。这种在欧洲人眼里神奇的“中国根”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根据卜弥格的介绍,关于“中国根”的报道在葡萄牙和它的竞争对手西班牙的印刷品中,几乎同时出现。在十六世纪七十年代,葡萄牙医生加西亚·达·奥尔塔(Garcia Da Orta)与西班牙医生阿科斯塔和莫纳尔迪斯(Monardis)向欧洲公开了几个“大的医药秘密”,其中就有“中国根”和用它能治一种可怕而又可耻疾病的秘密——淋病。

当时,在哥伦布发现“印度”之后,西班牙和葡萄牙这在海上就形成了竞争,两个国家虽为邻居,但相互斗争激烈,在各个方面互相“攻击”,比如,在这种“可耻的疾病”由谁从美洲传入欧洲问题上,双方进行了争论。葡萄牙人认为是西班牙人传入的,因此,奥尔塔把淋病讥讽地称为“西班牙病”。

根据卜弥格的介绍,葡萄牙医生发现了在中国南方,有种“根”,可以治疗这种“西班牙病”,这种“根”像广州和澳门附近一带生产的小面包一样,因此,葡萄牙人还把它翻译成“中国面包”,中国人很早就知道这种药,在他们近两千年以前的药典中就提到过它。

但是,卜弥格也强调,直到1535年,中国人才用它来医治淋病,这是因为这种病是欧洲人来到珠江三角洲后,在中国的南方各省才开始蔓延的。稍后在印度和整个东南亚传播,因此,将“中国根”用于治病也开始推广了。

随着葡萄牙人加西亚·达·奥尔塔、阿科斯塔和西班牙人莫纳尔迪斯的著作的出版,随后又将其翻译成拉丁文,于是整个欧洲都知道了这种药物,对它的需求便急剧地增长了。葡萄牙、荷兰或西班牙的商船运载的植物品种最多,这些植物运到欧洲后,都成了真正的“中国根”。

特别有意思的是,当时由于欧洲人和中国语言交流不畅通,常常将这种叫做“中国根”的茯苓,与人参,甚至是红薯弄混了,例如有一艘船,它运来的不是那种能治“西班牙病”的贵重的药,而是普通的红薯,人们把它当做“中国根”销售,想医治欧洲的淋病,结果毫无效果。

试想,在当时的对外贸易过程中,中国人用“广东葡语”与这些欧洲人交流,往往很难表达清楚,而且一些外国人,又无法辨别清楚这些植物或药物的实物,造成了误会是正常的。

令人惊奇的是:卜弥格在《中国植物志》中对它做了详细的介绍,而且还准确的区分了两者:在欧洲,人们不懂汉语也不熟悉中国的名称,因此很长时期都不知道,“茯苓”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和两种中药有关,一种是藤蔓,另一种是菌子。

卜弥格还说,中国的炼丹术士很早就用菌子来解砒霜和水银的毒。他把这种菌子叫做白茯苓,以区别于红茯苓,即藤蔓。因此卜弥格在欧洲,又是第一个发现了茯苓这个名称代表两种中药,而且他还说明了它们的区别。

对于西班牙人科尔特斯、瑞典人彼得·奥斯贝克及卜弥格提到的“中国根”究竟是“茯苓”,还是“土茯苓”呢?从他们的记载的功效及“外表像面包””等形状看,应该是土茯苓,也就是卜弥格说的“红茯苓”——其药用部分就是该植物的“根”。

最后,我们科普下两种药物茯苓和土茯苓的区别。根据我国权威资料介绍,土茯苓是一种攀援灌木;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直到台湾、海南岛和云南,其粗厚的根状茎入药,称“土茯苓”。其颜色红色或褐色,故卜弥格称之为“红茯苓”。根据《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浊,兼治杨梅疮毒、丹毒。自古以来,我国就用它作为药物来解毒,包括后来治疗淋病等。

而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表面有一层皮壳状的外皮,俗称茯苓皮。内部白色稍带粉红色,故卜弥格称之为“白茯苓”,它具有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

无论是茯苓还是土茯苓,都是“药食同源”的中药材,都可以作为药物,也可以作为食材,成为餐桌上美味而又健康的粤菜美食。

对这两种药材,熟悉中医或爱好美食的岭南人往往都是非常熟悉,它们在中国人的印象中,并不突出,远远没有麝香、人参的名气大,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西方人竟然如此的重视它们,还发生了这么多的故事呢。

【名家简介】

董兴宝,山东潍坊人,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现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广东工作6年,曾担任广东清远市政府文化顾问(2014-2018年)。主编出版过《北江茶道》(南方日报出版社2014年出版)、《清远故事》(新华出版社2017年出版)和《中华洞河之道》(广州出版社2018年出版)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