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asters’ Talk 名家说岭南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名家说岭南•董兴宝】海幢寺—外国人笔下的岭南风土人情(17)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作者:董兴宝 发表时间:2024-08-08 18:50

对于许多老广州人来说,海幢寺并不陌生,甚至小时候就在海幢寺里跑着玩。该寺庙始于该南汉时期,明末开始称“海幢寺”。清朝初期该寺大规模扩建,成为广州 “四大丛林”之冠。

据史料介绍,18世纪是海幢寺的全盛时期,寺院规模超过现寺的三倍。寺院风景秀丽,环境幽雅,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寺院被辟为外国人的游览区,开了广州专门为外国人开辟游览区之先河。

正因为如此,在清代时期,多个游览过海幢寺的外国人,留下了记录,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外国人,都是怎么记录当年的海幢寺的呢?

夷人游览区

“鉴于夷人幽闭于夷馆之中,深恐其中发生病疫,今后可许其遵照前例到海幢寺(河南寺)及花地一带游散和消遣。他们每月只去三次......

这是曾在中国海关工作的美国人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的一段话,书中讲述的是清代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广东当地政府重新修订了对当时来华贸易“夷人”的管理(清朝时期称外国人为“夷人”),根据当时的规定,清朝政府允许外国人到广州进行贸易,但必须居住在商馆,不得随意外出。

当清朝的官员们,考虑到长期将外国人“幽闭于夷馆之中”也不行,于是出台了新规定,他们每月即八日、十八日、二十八日这三天,在广州十三行“通事”的陪同下,可到海幢寺等地游玩。

为什么可以允许外国人到这个寺庙游玩呢?一来该寺庙规模大,风景秀丽,环境幽雅,可以供人休闲、娱乐和放松;二来这个寺庙位于珠江的南岸,对面就是著名的“广州十三行”的商馆,距离外国人居住的地方比较近,而当时的清朝政府,不允许外国人在广州城内随便游逛,于是,这个海幢寺被开辟为“外国人游览区”。

对于清朝的这一规定,1829-1842年在广州美商旗昌洋行工作的美国人亨特其著作《广州“番鬼”录》中也写道:根据法令和“旧规章”,到江边散步,或去几英里外的“花园”,或去商馆对面的河南大佛寺逛逛,都必须有行商的“通事”陪同。

可见,海幢寺作为“外国人的游览区”果然是名不虚传,更有可靠的历史记载,无需质疑。

寺庙的规模

在海幢寺清朝的全盛时期,规模宏大,寺庙的僧人众多,我们来看看清朝时期外国人对这些寺庙的记载。

1807年来华并在英国东印度公司做翻译的传教士马礼逊,根据他的书信整理成的《马礼逊回忆录》一书中说:他住的商馆对面有一个“河南”岛,岛上有一座宏伟的庙宇,里面有很多佛像,有的足有20英尺高,寺里有140名和尚。他还在书中说的“宏伟的寺庙”,就是指的“海幢寺”,他还在书中记录了这些僧人的日常生活的情景。

当时规模宏大的海幢寺,到底有多少僧人呢?

“到商馆对岸河南的大庙一游,总是很有意思的。这座庙宇是华南各省中最大最漂亮的寺庙之一。每到晚上,和尚们,约有200-500人,聚集在三间一排的大殿上诵经。”这是上文提到的《广州“番鬼”录》的作者亨特,在他的另一本书《旧中国杂事》中的一段记载,他对“河南的大庙”,即海幢寺记录得非常详细,比如,他说僧人诵完经后全体绕场行走,一边唱着经谶、点着香、打着钟;最后在表示过去、现在、未来的三尊巨大描金佛像的中间那一尊前面行跪拜礼......

英国人马礼逊说海幢寺当时有140人,而美国人亨特则说有约有200-500人,两人虽然都在广州居住,但去游览的时间不同、观察角度不同,而且马礼逊比美国人亨特更早到广州。我们虽然不能判断谁的记录更准确,但在这些外国人的笔下,僧人们日常诵经的场景,跃然于文字中,上百人诵经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了这座寺庙当年的繁华。

对于当时的海幢寺是什么样子的呢?外国人的笔下,也有详细的描述。比如,《旧中国杂事》中这样记载:

一系列大而漂亮的殿堂或独立的庙宇,都建造在石砌的平台上,殿前有宽阔的花岗岩石阶,周围是低矮的石头护栏,由花岗岩的石柱分开,石柱撑持着上面的屋顶。建筑物的各种色彩、挂在里里外外柱子上的金字条幅,构成一种欢快的美妙气氛。

这位在广州工作的美国人亨特详细记录了他眼中的海幢寺,他带着愉悦的心情参观和游览,并在文字中流露出来。他还观察到,僧人的住处与大殿分开,并排列于东西两侧,长度与寺相等。他甚至还到了海幢寺住持的屋子去做客,到了一间朴素而舒适的会客室交流。

当然,不知道什么缘故,美国人亨特说他跟当时的海幢寺住持混得很熟,他在书中称呼他为“首席僧人”,住持还邀请亨特共进早餐或吃晚饭,品尝“斋菜”和水果,那时候的亨特,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外国少年,他当时刚刚从马六甲英华书院回来不久,这位美国人用不太流利的汉语,与海幢寺住持交流,或许当时的海幢寺住持看到一个带有几份天真、又懂汉语的外国人,愿意与他交流。

令人特别惊奇的是,这位美国人还观察到当时海幢寺的一大奇观:在各座建筑物的宽阔的花岗石通道右侧的房屋当中,有一座房子里养着大约十二头极其肥大的猪,它们肥得几乎都走不动了,喂养这些猪是为了说明佛教的教义,不要杀生,要爱惜动物的生命。德国人乔治·弗朗鸠斯《1897:德国东亚考察报告》中也说,在广州参观了河南岛和岛上的大型寺庙,寺庙里喂养着“圣”猪。

对于美国人亨特和德国人弗朗鸠斯的这一记录,如果是真实可靠的,那么,对于寺庙里为啥会养猪呢?是信众市场上将要宰杀的猪买来后圈养、放生,还是出于什么原因呢?我们无法找到答案,如果哪位读者可以找到相关资料或解答,欢迎互动和交流。

寺内的印刷作坊

自古以来,我国各地的寺庙有各种功能,包括慈善或民众的避难场所,有的寺庙,还拥有土地、树林等产业,而广州的海幢寺同样类似,外国人也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作了记录。

在《旧中国杂记》中记载,海幢寺拥有一个内容充实的图书馆和一个印刷作坊。在那里,教义被刻在木版上,木版不断地印出书来,用来赠阅或出售。

这位美国人的记载,应该是可靠的。比如,刊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的原海幢寺住持释纯谦的诗集《片云行草》边栏,刻有“海幢经坊”字样,就是出自当时的寺庙里的印刷作坊。

对于这个印刷作坊的详细情景,亨特也做了记录,他说:在明亮的屋子里,在由地面到屋顶的浅浅的架子上,像欧洲专卖小商品的商店那样,用一个个小间隔开来,极有秩序、极整洁地侧放着曾经用来印过各种题材作品的木版。几乎每一个小间上方都有一条标签,标明里面存放着书版的名称,以便能毫无困难地找到。

在当时广州及全国各地的大型寺庙,常常有人出钱,帮助印刷各种小册子或书籍,发给信众或参观的民众,这也是实际的情况,而一些寺庙,为了印刷方便,自己就设立了印刷作坊。海幢寺的“海幢经坊”就是这种情况。

海幢寺的建筑规模宏大,有时候也是民众的避难场所。英国阿美士德访华使团医官阿裨尔的旅行纪实——《中国旅行记》(1816—1817年)中,也关注了海幢寺,他在记录中国防治“天花”病毒的章节中说:“在广州天花流行时期,在英国商馆附近的一所大寺庙里,数百名孩子的父母急切地聚集在那里,等候着使他们的子女得到保护。”

阿裨尔说的“天花”病毒,“在不同时期曾经给整个帝国造成可怕灾难”,但在英国商馆首席医生跛臣先生的支持之下,建立起了的种痘——一种有效病毒预防方式,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会被根除。事实上,天花是历史上及全球范围内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不过因牛痘疫苗的研发和广泛接种,现全球范围内已消灭天花。上文中的记载,就是数百名的群众,在海幢寺等待种豆、预防天花病毒。

外国人笔下的清代时期非常兴盛的海幢寺是不是很有意思?它位于广州市海珠区 同福中路和南华中路 之间,如果你还没有去过这座寺庙,可以去实地参观考察,寻找历史点点滴滴的历史遗迹。在此过程中,对照此文,如你有新的发现,或发现了更有趣的事情,期待你的精彩分享。

名家简介

董兴宝,山东潍坊人,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现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广东工作6年,曾担任广东清远市政府文化顾问(2014-2018年)。主编出版过《北江茶道》(南方日报出版社2014年出版)、《清远故事》(新华出版社2017年出版)和《中华洞河之道》(广州出版社2018年出版)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