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届花甲,许许多多的经历让我不得不深深相信“缘分”一说。
我生长在粤北的九连山区,居然能够迁居珠海经济特区,后来又来到一代伟人的家乡中山市工作,这应该是冥冥之中的一种缘分,同时也是一种难得的福分,所以我非常珍惜,将自己定位为孙中山先生的崇拜者、孙中山文化的布道者,并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和使命来对待。2007年,我首倡“孙中山文化”这一概念,此后一直孜孜坚持宣扬和践行,从中山市命题,上升为广东省命题,2019年2月更写入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成为国家命题、国家战略,实现了自己的一个十分有意义的人生心愿。这几年,我策划组织了范围涉及海内外的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和纪念孙中山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系列重大活动和项目,开展了大量而广泛的孙中山文化交流合作,造成了很大的反响。我还主创了大型交响组歌《孙中山》,在国内外巡演,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功塑造了孙中山的音乐形象,在海内外引发了一股孙中山文化热。
我在孙中山文化的倡导、践行、交流和合作方面所做的工作,也引起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新任主席、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家瑞的关注,并在2018年7月将我吸收成为基金会的理事。我知道,今后我也要为宋庆龄先生做些事情了。确实,从常理上来说,做了孙中山文化交流合作,不做宋庆龄是说过不过去的,这样做,我工作的主题和内容,包括自己的人生就更加完美了。在心中,我更愿意将这种经历和机会看成是自己的一种难得的缘分和福分,必须倍加珍惜、好好为之才行。
担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之后,我初步给自己定了三个任务,第一是好好学习宋庆龄,第二是要仿孙中山文化的做法,做一做“庆龄文化”,第三是创作一部交响合唱作品。2018年9月下旬,我赴德国探亲,那么巧,王家瑞主席也正好在德国访问。9月26日我启程回国,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的时候,用手机写出了《“庆龄文化”说》一文,先后发表在了香港大公报和中央民革的团结报上,后来宋庆龄基金会的会刊也登载了。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而宋庆龄先生是共和国目前唯一的国家名誉主席,创作大型交响合唱《宋庆龄》(以下简称《宋庆龄》)正好可以为共和国华诞献礼。我将这个想法报告王家瑞主席后,得到了他的肯定和支持。2019年元旦和春节假期,我开始了《宋庆龄》创作的准备工作,4月6日拟订了写作大纲,并借两个周末开了个头。4月23日,我参加了广东省政协在武汉大学举行的培训班,借课余的时间,我顺利完成了《宋庆龄》的初稿。“五一”假期,基本定稿。
表现宋庆龄的文艺作品琳琅满目,包括传记、电影、电视剧、戏剧、小说、诗歌、散文等等,但音乐作品比较少,尤其是至今还没有一个大型的交响作品。近十年,我来创作了一批大型舞台文学台本,有几个还搬上了舞台。从我的经验看,对于重要的历史人物,特别是伟大人物,采用交响乐的形式,最能表现出人物形象的高度、厚度和人物的影响力,这在大型交响组歌《孙中山》的运作中表现得非常充分、突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誉主席、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宋庆龄理应享有这样一部交响作品。
大型交响组歌《孙中山》采取的是横向写法,主要体现孙中山的思想、理论、精神和品格,而《宋庆龄》则是用纵向的写法,以宋庆龄的一生作为主线来演绎。88岁的峥嵘岁月,88年的辉煌人生,只是用短短的一台交响乐、不到两个小时的表演来演绎,确实是个大难题。除序曲“博爱之歌”和尾声“国之瑰宝”是对宋庆龄的赞颂和评价之外,我安排了五个乐章,分别为“花季梦想”、“爱的青史”、“革命伴侣”、“继承遗志”、“生命永恒”,每个乐章各安排三个小节,都是以时间为线索,选取了宋庆龄人生各个阶段最有代表性的事件来写,希望能达到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效果,最后让宋庆龄的形象整个的完整的生动的站立起来。
我对此充满期待。
【名家简介】
丘树宏,广东连平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广东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广东作家协会副主席兼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中山市政协原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现居珠海。
已出版个人诗集《隐河》《以生命的名义》《长歌正酣》等10部,人文社科和经济类著作《思维洼地》《心的看见》《中山传》中英文版等11部,编导、制作和演出、播放大型舞台作品10余部。
2003年,凭一首抗击非典的大爱诗歌《以生命的名义》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作家协会以同名大型节目播出后而走进中国诗坛,被誉为“时代歌手”。曾获人民日报年度散文奖、《诗刊》诗歌金奖、《人民文学》《文艺报》和《文学报》等征文金奖、《诗选刊》中国最佳诗集奖、《芒种》年度诗人奖、《中国作家》郭沫若诗歌奖和鄂尔多斯文学奖、广东省“五个一”奖和鲁迅文学艺术奖(两届);为中央电视台大型史诗电视剧《辛亥革命》(获中国电视“飞天奖”“金鹰奖”)《下南洋》等撰写主题歌,在中央电视台和广东电视台等播出歌曲百余首。有多个作品翻译成英文、日文在国际诗坛交流展示,歌曲《我们的孙中山》《华侨,中国桥》《完美之梦》等多首歌曲在海外华人华侨中传唱。
近几年来致力于长诗、史诗和大型舞台节目文学台本创作,已完成《30年:变革大交响》《孙中山》《共和国之恋》《海上丝路》《海上丝路•香云纱》《Macau•澳门》《南越王赵佗》《宋庆龄》《伏羲颂》《珠江》《九连山下》等二十余部;主创并兼总编导的大型交响组歌《孙中山》,曾由国家文旅部、国务院台办和侨办等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安排,并分别与广州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马来西亚槟州交响乐团等合作,在海内外演出十余场;主创的大型音乐舞台作品《孙中山》《英雄珠江》《南越王赵佗》《咸水歌》等在中央电视台和广东电视台播出,在央视播出歌曲近30首,大型史诗《海上丝路》在2023首届丝绸之路全球诗歌春晚中重点推介,长篇电视诗《天地人和》在2022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年会和“2022和合文化全球论坛”中展示交流。
首倡“孙中山文化”概念并力推纳入国家战略命题,创设“中山杯”华侨文学奖、孙中山文化节,创建“香山香”沉香区域品牌,策划组织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和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一系列国家级活动项目,以及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走进中山、中央电视台“中华长歌行”走进中山、孙中山文化高铁行、孙中山文化粤港澳行、香山建县860周年和870周年中珠澳系列活动等大型人文活动,影响广泛。
首倡“庆龄文化”概念,认为庆龄文化包括以下主要内涵:伟大的爱国主义,伟大的正义品质,伟大的博爱襟怀,伟大的现代意识,伟大的政治信仰。此概念受到业界关注。
首倡“赵佗文化”概念,提出“赵佗:中华统一英雄、岭南人文始祖、海上丝路先驱、三大族群亲宗”历史定位,受到广泛认同;主创全国首部大型交响史诗《南越王赵佗》在河源、广州公演,并在广东电视台播出;发表《赵佗文化:一个重要的岭南命题》《<报文帝书>:岭南史上第一文》等一系列论文,引起国家和学术机构及各媒体关注;力推赵佗文化在河北、广东两地的发掘研究交流合作,成果丰硕。
《创建海上丝路“粤侨文化圈”》被选发国务院参事室“国是咨询”内刊,继“孙中山文化”之后,个人第二份建议成为国家领导层国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