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asters’ Talk 名家说岭南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名家说岭南•董兴宝】清代北江——外国人笔下的岭南风土人情(10)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作者:董兴宝 发表时间:2024-07-23 22:48

“岭南的市场、经济和社会深受其方位与水系的影响,广州城正好横跨在三条流向海的可通航河流交汇处:西江,将珠三角与湖南湘江和广西连接起来;北江,最终流向连接岭南和长江中游山口;东江,深深地切入了广东东北部。岭南处于清帝国最南端的这一位置使之成为海上贸易的一个大港口......”

这是两位美国女学者韩书瑞(SusanNaquin)和罗友枝(Evelyn Rawski)合写的著作《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一段话,其中,她们书中提到的“北江”,是进出岭南的主要商路——北路的重要航道,也是连接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的重要通道。

根据《广东通史》记载,北江,古称溱水,是珠江三大水系之一,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东源)和湖南省临武县(西源),干流经广东韶关、英德、清远,至佛山三水与西江相通后汇入珠江三角洲。

我们来看看清代的时候,来华的外国人怎么记录这条进出岭南的水上大通道的呢?

对北江通航的记载

美国工程师柏生士1898-1899年间,带领团队勘探粤汉铁路线,考察经湖南、江西到广东广州的铁路线,他曾乘船路过北江。他在《一位美国工程师的中国行纪》中,首先介绍了北江的重要性:

在南岭山脉东面的是梅岭关,是北江的源头,是广东通往江西的要道。北江如其所名,一直往北流至韶州。广州与长江江流域任何地区的商贸往来均通过船只进行,唯独这个山口是个例外。

时至今日,北江依然有航运的价值。在当时的清代,更是繁忙的水上大通道。因此,柏生士通过亲身的体验,专门讲述了一种平底小船在江上航行的情况。他说对于北江而言,在旱季或冬季月份里,河流的水位很浅,河道上就会频频出现水深不足1英尺的浅滩。在沿着蜿蜒曲折、时而改道的水道行驶时,一条吃水2英尺深的船只从三水溯河而上,一天也难以行驶50英里。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小船,可以在很浅的江水中航行呢?

柏生士说,由于北江水位浅,只得很小的船只。这些小船水线的长度约25英尺,船的横梁为5英尺,船底平坦,造得尽可能轻巧。这种平底的小船有载负时,吃水仅3-4英寸。

当时聪明的广东人设计了这种小船,让外国人大开眼界,并为中国人的智慧所折服,他说“至少在半年期间,有些河流的水位很低,浅水中完全看出了这种设计的优越性。”

更有意思的是,这位美国人详细记录了这种小船在较差的河段航线的惊险:船主必须在船头和船尾各自安装橹,以科学操控小船的驾驭方向,当小船遇到江中的惊险的激流和礁石时怎么办呢?

这时候位于船头和船尾的舵手就发挥作用了轻舟感受到冲力渐增的水流,便开始加速。前面出现了两块巨大的礁石,如果撞上它,肯定会船毁人亡。这些外国人认为,在这种险境下,他们西方的小船都不可能安全通过,广东人驾驶的船却能顺利通过:

“他们径直向两块礁石冲去,眼看就要撞上岩礁,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船头的橹一下子被插入水中,船主把身体一歪,重心猛地移向了船的内侧,船头立即转向。随着船体的突然倾斜,小船从岩礁上方6英寸处轻轻地荡了过去,躲过了危险....。”外国人的对北江行船的描述,是不是生动有趣呢?

在外国人的笔下,他们乘坐和体验过的广东平底小船,既可以在水中航行,还可在出现激流的河水中航行,这样才能保证一年四季的通航,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才体现了这条南北航道的极端重要性,毕竟,在清代的中国,河道的运输,是除了路上牲畜运输之外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对北江风光的记载

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1868-1872年期间,对中国进行了七次考察,他从广州去武汉的行程中,沿着北江而上,在《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中记载了清代北江的风光。

“北江的河道大概宽1公里,其间也有些岛屿和沙洲,河水不过7英尺到8英尺深,但在雨季水流还是很急,破坏力也大。”事实上,在北江的清远段,确实有一些岛屿,如清远的江心岛等,已经打造成当地知名的江上公园。

他还说,“河两岸是堆砌的堤坝,上面还生长着一些竹子和其他高大的树木,有些地方还用石块进一步加固,整体看起来很保险的样子。但是在一些地段我还是看到河水冲毁堤岸的迹象。这里种植着很多稻子、山药、甘蔗、桑树和棉花”。

对于李希霍芬在书中记载的“河岸堤坝”,1865年来华并在广州长期居住的德国传教士花之安,在其著名的文言文作品《自西徂东》也提到了:即以广东言之,如西北两江,春夏暴雨,则沿江居民不但早稻无收,抑且庐舍倾。如清远县石角基围崩决,可为鉴戒。夫石角基围,地据上流,固数十县之保障也,诚使早为之备,俾固如金城,巩如磐石,浚其源而疏其流,筑其堰而修其堤,纵令巨浪沸腾,亦奚虞溃决之患?

德国人在上述文言文中的意思是说,西江和北江夏季经常有暴雨,必须吸取教训,早早的加固堤坝,才能保证两岸安无恙。他的记载与李希霍芬“河水冲毁堤岸的迹象”相互印证,说明在当时清代有限的治理能力下,北江的水患依然存在。对此,我们不展开叙述,我们重点回到北江的风光上。

当时德国人李希霍芬到达清远一带的时间是1月份,正值枯水期,因此,他说“虽然这10个船工从早上6点到晚上6点半一直在忙活,但我们也仅仅前进了2.5英里。河中到处都是浅滩和沙洲,所以船只不得不绕来绕去,这也耽误了很多时间”。他的记载,与美国工程师柏生士的基本相同,“浅滩和沙洲”,在现代人看来,或许是优美的江上风光,但这也确实限制了行的速度,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影响北江航道的作用,毕竟,如果是路上的牲口运输,成本更高、速度更慢。

李希霍芬还记载了当时北江“飞来峡”一段的险峻风光:“河流在一道长8公里弯曲的山谷中穿过一座高500米的山峰。在那里河水变得非常深,船工们在右岸拖拽着船前进。途经的岩石群年代非常久远,从那些深深的切入坚硬的花岗岩中的裂纹就能看得出来。”他作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地理和地质学家,非常注意观察当地的地质情况。

他还记载了离开飞来峡,视野变得开阔。右岸(向北航行,右边即为北江的东边)是连绵的高50米到100米的山脉,左边开始还是飞来峡的延伸,之后则是山丘,间或出现一片平地。

事实上,飞来峡,又名禺峡、中宿峡、清远峡,珠江水系干流北江河道中的三峡之一,是北江三峡中最险要的地方,全长9公里。这里历史悠久,有"风光誉南国,古迹遍峡山"之称。宋代大文豪曾经游过这里并留下“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的诗句。

令人惊叹的是:李希霍芬不愧为知名地理学家,他路过北江,能测出当时的飞来峡是长“8公里弯曲的山谷”,与现代人定义的飞来峡的长度,基本相同。

北江上的城镇

如今的北江两岸城镇众多,包括清远、韶关市及下属的众多城镇。而远在清代的时候,这条著名的商道上已经有许多繁华的城镇了,外国人的记载中,提到了哪些城镇呢?

德国人李希霍芬在考察中,过飞来峡继续北上后,他做了如下记载:“江左岸是一个叫黄土坑个小地方,大概有100多座房屋,但看起来是来往船只习惯停靠的一个地方。这里还驻有一个盐官,专门负责监督盐的买卖和收税。市场上的房子大多用木头建造,而且远离农民的房舍。”根据他上下文的描述,这个地方应该是目前广东英德市浈阳坊附近,早在明清时代,这里就是北江上的一个码头,周围人将各种货物运到这里,再通过北江运往广州等。

李希霍芬还观察到了当时的“英德”,说是一个小镇子,人口很少,城墙低矮破烂,悬崖峭壁间的空隙被冲积层占据。不过,他认为英德“冲积层下面暴露出石灰岩地貌,哪里有石灰岩哪里就有如画的景致。不知道哪位画家能用画笔描绘出日落前后我看到的美景。岩石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多端,带给我们难以描述的美丽景色。”

如李希霍芬所言,石灰岩确实是英德的地质特色,如今,一些石灰岩特色的旅游景区,如宝晶宫,是广东有名的石灰岩溶洞,如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前往考察和体验。

对于北江的明珠城市清远,虽然德国人李希霍芬没有留下更多记载,但在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问中国,使团所乘“狮子”号轮船副船长爱尼斯·安德逊间写下日记,他《大清帝国的航行》记录了清远的情景:

“我们现在正经过清远县城——一个极为广大的商业繁盛的地方。它四周有城墙,城门上筑起坚固的箭楼,沿河的城墙近三英里。城的宽度无从判断。”安德逊笔下清代的清远,已经是一个繁华的县城。

他还说清远的郊区显出一种简陋的样子,房屋临水而筑,这一建筑形式在所有市镇和有些地方的沿河地点大概相同。在这里停泊的船只极多,说明这城市的商业性质。一连串的木材工场,堆积了大量木板和各种建筑木料,这显然是它贸易上的主要项目。

在德国人和英国人的笔下,还提到了北江两岸的韶州府、南雄、乐昌等,看到这些城镇上有数量众多的船舶,说明这条水路的重要性,由于篇幅有限,我们不能一一细说了。

你对北江航道及北江两岸的城镇及自然风光熟悉吗?如有兴趣,可以乘船从广州逆流而上,欣赏沿途风光和体验各地的风土人情。

【名家简介】

董兴宝,山东潍坊人,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现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广东工作6年,曾担任广东清远市政府文化顾问(2014-2018年)。主编出版过《北江茶道》(南方日报出版社2014年出版)、《清远故事》(新华出版社2017年出版)和《中华洞河之道》(广州出版社2018年出版)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