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asters’ Literary Theory 名家文论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名家文论•蒋述卓】热肠如沸,幽韵如云——六看陈平原
来源:文艺争鸣 发表时间:2024-07-19 14:26

我与陈平原的交往是在这十余年来才逐渐多起来的,一是在潮州和广州参加潮州文化研究的会议和做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讲座。他担任了我们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院长,我们共同出席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的会议。二是我们两人同时应聘为澳门启元出版社主持的澳门初高中《中国语文》教材的总主编,经常在一起或者在网络上讨论教材大纲、篇目、进度等诸多编务上的事,目前此教材已经在澳门发行使用,我们的合作虽告一段落,但友情却延续下来。其实我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就闻得他的大名,也关注着他的写作,近几年每年春节他都给我寄他与夏晓虹女士新一年的日历,里面记载着他们夫妇上一年的工作与照片,就更了解他繁忙的讲学、写书与出版的状况了,感觉到他是学界一个不可多得的特例。

总体上看,陈平原是一个人文学者,这是他的一体,但这个一体内涵丰富,具有无数个侧面。或许我们从多侧面看他,才可以理解作为当代人文思想史上特例的陈平原。陈平原曾经写过《六看家乡潮汕——一个人文学者的观察与思考》这样的文章,那我也就借用他的视角——“六看陈平原”吧。

陈平原首先是一个读书人。

他经常以“读书人”自居,也写作不少读书的著作,他的读书主要是要呈现他的阅读姿态与趣味,主张阅读就是赏玩、玩味。《读书是件好玩的事》《读书的“风景”》《书里书外》里不仅将他几十年读书治学的经验传达出来,也塑造出一个以读书、买书、访书、品书为乐的读书人形象;在《读书的“风景”》里,他加上一个副题“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将大学里的读书生活看作赏花品月的时刻就很特别,他期待大学生不是苦读,而是能与他一起徜徉书本之间评头品足,把玩寻趣,让人在欢愉中获得另一种“风景”,这便像陶渊明所说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他的阅读不是像一个书呆子那样限于书本,而是要阅读人间这本大书。《阅读日本》既是一个好奇的读书人的随笔札记,又是通过“行走”“阅读”日本社会,他的行走是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落到了实处。他还讨论过如何自学成才的问题,比如讨论他的同乡香港学者饶宗颐的读书与研究道路,从这位自学成才的史学家身上去探讨如何通过读书涵养自身的学术才华。

读书人是他的底色,他本质上是一个读书人,所以始终保持着书生意气,他的“既闻天下事,又读天下书”成为现代读书人的修为。

陈平原又是一个广博与高产的学者和文化人。

他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而闻名天下,是以学术史研究起家的。但他在学术史研究基础上开疆拓土,上升到更高层次。他说做学问,要能螺旋式上升,那才是理想的状态。有的人一辈子在一个平面上不断展开,虽有扩大,但不是上升,就缺乏状态。他最早的著作是《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和《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但做完之后又做了《看图说书:小说绣像阅读札记》《图像晚清》,后来的“左图右史”就发展成为一种学术研究法。这在文学图像学研究还没成为热点时,他早已经将理论与方法吃透开始出成果了,其《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还获得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他还切入“五四”与中国现代文化以及学术史研究,做了《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作为一种思想操练的五四》《作为学科的文学史》《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等。从开启学术新传统的角度看,他最早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之中和近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中去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学以及文学史,给中国现代文学以及文学史研究带来新的方法和角度,同时在文史结合、史思结合的高度上开始了综合研究、跨学科研究的新风气和新传统。学术界后来才倡导的传承国学传统,在他那里早已变成了学术的实践。他写作《千古文人侠客梦》时已经上溯到中国古代史传、诗歌、戏剧,最近又涉足明清古文阐释,打通古今,汇通中外,连接晚清与民初乃至五四,是他一以贯之的观念与做法。从所出版的学术成果上看,他与海外华人学者李欧梵、王德威的研究可谓异曲同工,或者说是中西呼应。他精力丰沛、眼光独到,在学术上可以同时做两三个甚至四五个题目,多线作战,如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后开启《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的写作,后来《大学何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想象都市》《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作为学科的文学史》等几乎也在几年内同时展开。城市文化与文化记忆以及对大学问题的思考也在他开辟的文化研究范围之内。这便是他作为学术界特例的特别表现,其写作高产没有几人可及,也不可仿效。因此,《陈平原文集》一出就是24卷,那到他出《全集》时该是多少卷?在写作数量与质量上,他可以与他的广东同乡梁启超比肩了,从这点看,“但开风气且为师”用在梁、陈身上也是可以的。

学者、文化人是他身上最浓厚的色彩,给他带来诸多耀眼的光环、称号与“帽子”,是他在学界安身立命的本根。

陈平原还是一个社会活动家和演说家。

能说会道、出口成章,是他作为一个社会活动家的标志。他的《有声的中国》谈的是“演说与近现代中国文章变革”,从对“图”的研究又进入“演说”的层面。他主编过“现代学者演说现场”丛书,提倡回到文学现场去把握时代风云和作家风采。他说,理解“演说”的魅力,必须努力回到“现场”。由演说整理成文的文章与在书斋里独立撰写的文章,味道是不一样的。书斋文章直接诉诸读者的眼睛,演说则可以直接以形象立世。我与他共同做总主编编写澳门的中学语文教材的时候,他力主要将孙中山的演说编入教材,说要让学生领略伟人的风采。与他一同参加会议做学术演讲,刚讲完的第二天,他的稿子就已经见报了,而且文字几乎与演讲时没多少差别,这让你不得不佩服他的口才、思维与笔力的神速。

他还是中央文史馆馆员,参加诸多社会活动,对社会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大学的问题进行调研,提出他的看法和意见,有的就直接表现在他的文字中。

社会活动家加演说家表现出他过人的智慧和口才,最能展现他的思想魅力和人格魅力。

回到职业上看,陈平原自然是一个教授和教育家。

陈平原在北大教书,教授是他的主要角色。他培养学生不是靠讲课一种方式,主要以将学生带入他的研究课题中去作为主要方法,也就是让学生比较早地进入学术研究。他说,我带学生,会让他们知道老师最近在做什么,这条路有多长,有多远,有多少发展空间,学生知道老师的思路以后,会自己选择,或者参加进入,或者反叛出来,将来博士论文出来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的方法就是授人以渔,是一种开明而且有效的方法。他的学生出名的甚多,名师高徒两相彰显,他被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也是实至名归的事。

他还对大学的制度提出思考,认为当下中国大学的主要问题,不在大师之有无,而在制度方面的缺失。好的制度,能让“中才”板凳甘坐十年冷,经由不懈的努力,做出一流的成果;坏的制度,则唆使所谓的“大师们”或陷于内讧,或忙于夺利,或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他对教育部把大学校长们轮番送到耶鲁大学等西方院校接受培训提出意见,认为让他们真切感受国际一流大学的氛围,这很好,但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为大学校长们办另一个培训班,就是专门讲授“传统中国教育的菁华以及百年中国大学的经验”。这样,才不会“食洋不化”。他不是唱反调,而是在作补充,从相反的方向加以矫枉过正,以便大学改进得更好。他的意见不以尖锐轰动出名,或者剑走偏锋,却往往切中时弊,引起教育界同行和社会上大众的关注。有时,他还借读书心得、散文随笔发表对大学教育、大学改革的看法,在看似随意的话头当中包含着反思与启发。如《大学何为》《大学有精神》《大学小言》《大学新语》《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等书通过“大学记忆”、大学史回顾,在讨论书院制像“清华国学院”等与20世纪中国教育的问题时,对“大学理念”进行反思,实则是呼唤当代大学的改革,也对时下大学的排名、教育资源分配等热点问题进行回应。这是他的书生意气和文人本色,是他作为一个热肠如沸、幽韵如云的教育家和人文学者的真诚表达。

此外,陈平原是一个热心家乡发展的新乡贤。

他热心参与家乡潮州的文化活动,在讨论潮州古城的现代发展时,认为要让古城在烟火气中复活并焕发出现代活力。他对乡贤饶宗颐礼赞有加,对其学问之道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弘扬潮学。他还编写了《潮汕文化读本》的书,写了《故乡潮州》那样充满深情的精神“返乡”之作。他担任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院长,积极推进家乡文化研究。他在家乡有许多文化人兼企业家的朋友,经常出席由企业赞助文化的活动,在那里发表宣传弘扬潮州文化传统的演讲。他还在家乡办过他的书法作品的展览,意在展示一个潮州文化人应有的学养和素养。

至于陈平原是一个杰出校友,早已为中大与北大所认可。

他对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充满热爱,编了《北大旧事》,写了《老北大的故事》,研究这所学校何以保持特立独行姿态,在现代中国教育、学术、思想、文化乃至政治史的夹缝中前行。在从事学术研究之余,还花时间编写了《筒子楼的故事》和《鲤鱼洲纪事》,记录普通北大人的故事。在中大校庆100年时出版了《怀想中大》等,还给中山大学中文系捐资设立奖学金。他的《我在康乐园完成了精神蜕变》对中山大学对他的培养给予了高度肯定与赞扬。他的中大故事、北大故事让他成为两所学校学生与校友拥戴的明星。这样一位如此爱乡爱校的人文学者也算是学术界的一个特例。

在中国当代人文思想史上,陈平原是耀眼的一座高峰,在这座高峰上,杂花生树,云蒸霞蔚,步入其中,如在山阴道上行,令人目不暇接。我的“六看陈平原”也只是“看看”而已,对他的真正研究还有待后人开启更多更新篇章。

刊于《文艺争鸣》2024年第6期。

【名家简介】

蒋述卓,文艺理论及文学评论家,暨南大学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艺评论(暨南大学)基地主任,国家教学名师,暨南大学侨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