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asters’ Talk 名家说岭南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名家说岭南·江冰】出自岭南的学者书画人梁江
来源:羊城晚报-云上岭南 作者:江冰 发表时间:2025-04-03 11:25

广东省美术馆,“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正在举办。与展览主角梁江先生、著名花鸟画家方楚雄等一众名家,现场点评研讨:

心境如何由心抒发,花鸟构图的变化,木棉树开花可否具象抽象并举……

我作为美术评论者,收益颇多。技术派与文化派的分歧与合流,启示最大。

谢谢梁江先生引导。

梁江先生人生特点鲜明——

从岭南起步,进入北京,广美本科,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博士,人才奇缺年代,直抵学术话语中心。大展宏图,多有建树。退休后回归岭南,为中国美术事业再续新篇。

我最看重梁的人生轨迹:

少年得志,学术影响画坛;交往京城各色人等,参与数十年美术运动;兼收并蓄,融会交流,终成学者型书画大家。

经历加阅历,构成梁别于大多书画家的殊异人生。

策展人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介绍:

——梁江先生以学者、书画家的双重身份,践行着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之道。自上世纪70年代末起,他投身艺术研究和创作,并在广东省美术界、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重要学术与文化领域长期耕耘。

——梁江先生早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后负笈北京,师从王朝闻先生,完成硕士、博士学业。

——他曾担任《广州文艺》主编,之后相继在《美术》杂志、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中国美术馆等机构任职,主导多项国家级美术研究和展览项目,在学界和艺坛均具重要影响力。

岭南书画大家刘斯奋先生评价:

——汲北学深厚,扬南学英华。梁江多年来既治学也是实干家,他怀着报国之愿,在多个方向为社会做了不少有价值的事,堪称艺坛全才。

——更难得之处,是他多年来心怀乡梓,为广东文化艺术做了许多重要的,其他人代替不了的事。

——梁江50年学术和艺术行履的展览,有特别的内涵,能为观者带来多个方位的新视角,带出与其他展事不同的新观感以至新的启迪。

北京评论家徐涟点评形象生动:

梁江倚重三板斧:写字、作画、做学问。三位一体相辅相成,哪一项都缺不了,弱一点都会受到制约,成了倚重的三板斧。

我观展览“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感受梁江先生一生勤奋,双倍才气,三项全能,以及回归广东后的“岭南本色”。

梁江长期居于国内美术话语中心位置,访问大家无数,参与活动无数,见识视野阅历已然不同。

加之才气勤奋,加之为人低调谦和,加之文笔口才传播力强项,已然占据一个高度。

“学”有几部力作奠定学术地位:

《中国美术鉴藏史稿》《美术学探索》等,参与国家重大工程,与国内一流人才为伍。

“书”有磅礴兼飘逸书法。书画大家刘斯奋评价梁江——

取法诸家,自出机杼。行、草二书纵横恣肆,鲜活灵动,个性鲜明,更能激情贯注。

在我眼里,他的书法功底不论,书卷气息中有一种潇洒自若,却绝不轻飘,字体笔画自有一份美感:

明朗清澈,奕奕神采。

尤其是大幅书法,自有气场,字里行间,气势磅礴,神采飞扬,我甚欢喜。

《曹操•观沧海》磅礴力量,“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八个字呈现风格:既古又今,刚劲苍凉;

《天行健》三个大字顶天立地,令人振奋,“天”字笔画尤具韵味,与后二字遥相呼应,好似跨越银河,宇宙襟怀;

《李白•闲坐夜明月》一幅笔走龙蛇,诗仙飘逸,却又功力深藏,“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一行书写,激情澎湃,令人怦然心动。

书法家书写诗文时,能否理解文本的气象意境?是检验艺术家水准高低的重要参照:

读书是否够多?文本理解力是否到位?

梁江学者出身,在文化理解力上领先一步。或许,他就是“功夫在诗外”的一个完美注释。

有趣处恰好在于:

学书画三者可以互为内外,相互参照,融会交流,终成一体,终成学者书画50年。

当然还有岭南与北京,南方与北方。在大展现场,梁江先生就谈到:

北京办公室窗外的银杏树,阳光下黄叶给他斑斑驳驳光点的深刻印象。

南方北方,生于岭南,北上京城,回归故乡,人生历程如何写就“学者书画”?应该又是一个值得深究的人才课题。

“画”有兼容传统更具现代的大幅山水绘画——

画于2024年的《子非鱼》不但直抵庄子寓言,而且以如梦如幻的水墨、鲜艳却沉着笃定,明亮却蕴含深刻:

烘托出那条游弋了几千年的神鱼。此鱼比照人心,客观主观,唯物唯心,含蓄隽永,回味无穷。

同样是2024年创作的《空山图》颇有气势、意境恢弘开阔:

天空在淡淡的墨色中,显出高远境界;我最喜欢画中树干,苍劲有力,树干顶端有阳光色彩,以及风的形状,异乎寻常地猛烈而生动。

《南国一叶不知冬》就是岭南画风,盛开花卉为背景。画面中心却是一片纯墨色的芭蕉叶,让你感到一种突兀,却慢慢参悟出岭南风味。

《秋声赋》亦是2024年的大画。

梁江70岁以后,似乎在画风上更见气魄。境界大开大合,天地悠长深远,有一种对人生对世界透彻豁达的理解与观照。

《花开十丈》以广东画家喜爱的木棉树开花入画,树干与花枝为具象,大块红色涂抹则为抽象,上抽象下具象居然毫无违和感:

具象为基础,抽象为升华,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木棉一树大花,开得无比灿烂,红得无比鲜艳。
著名岭南花鸟画家方楚雄现场评价:

《水墨岭南》《最是人间四月天》水墨层次丰富,颇具内涵,层次感节奏感出色;《秋之畅想》亦是杰出作品;梯田最亮处是白色,亮点就是用墨色一层一层推出来的。

梁江书法以及“岭南风”的大幅水墨画其特色到底是什么?我的解释有二:

——梁江习帖,将书法之线条笔触之妙融入山水画,尤其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与“春风杨柳万千条”意境中挥洒自如的线条,精彩纷呈。

——梁江山水画善于在具象与抽象中“滑动”,自由度相当大,但二者互动交流十分自然,不生硬牵强,达到交相辉映、富有个性的艺术境界。

2024年创作——70岁以后的大作,愈见学者书画功力。可谓一生所见所思所爱,积淀而成深厚人文素养全面呈现。

总之,梁江书画好似辉煌人生,天时地利人和,三向互动,走向成功。

点点滴滴,丝丝缕缕,融入笔墨,融入岭南。

祝贺“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成功圆满。

祝福梁江“愉快地创造自已”,期望他再创人生奇迹。

2025-4 广州

【名家简介】

江冰,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出版有《岭南乡愁》《文化岭南》等十多部著作。


粤ICP备2024162512号-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