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asters’ Talk 名家说岭南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名家说岭南·江冰】“鲜美湛江”:赤坎街与金沙湾,雷州傩与全红婵的美好遇见
来源:羊城晚报-云上岭南 作者:江冰 发表时间:2024-12-02 11:15

湛江,早晨!久不至,新鲜感,鲜美湛江,三鲜三美。早餐特色在广府客家之间,发菜白粥加肠粉,鸡蛋豆浆加粃粑,妙在粃粑馅里有白色椰丝。

看看食柜,典型的中西交融,但岭南炒粉油条糯米鸡还是主角。

湛江提出“鲜美湛江”,即“三鲜三美”:“空气鲜、水质鲜、物产鲜,城乡美、自然美、文化美”。

这个口号响亮,先声夺人。

湛江温暖,阳光下灿烂。餐后往海边走,迎着太阳,一骑绝尘。

从海边返回湛江,阳光依然灿烂,如瀑布一般直泄而下。

赤坎老城,湛蓝湛蓝天空,衬着繁花似锦异木棉,分外妖娆,一身晴朗。

沿着老街,亲眼见老城。

寸金桥、水仙庙,赤坎开埠、雷阳书院、水仙井、水井头、老房子、骑楼街、法式楼,全红婵簪花处,电视剧《隐秘的角落》取景点,扑面而来。

老城深处,古今同在,中西交融,仰俯之间,每一建筑元素均引人遐想。

19世纪末法国军舰进入湛江,一上岸以为到了广州,命名为广州湾——可见当年广州在欧洲的知名度。

于是,打开湛江世界贸易的窗口,迅速将湛江推向世界。

加之宋以来开埠,见多识广商业码头气象与粤西百越遗韵民风彪悍之混合,阳光灿烂与四季温暖,汇聚而成独有的湛江精神:

几分粤西民风,几分开埠商业气质,几分面向大海的风度,正所谓:向海而生,因埠而兴。

但史料明确:明朝时“广州湾”名称已进入军事地图。

法军入侵时,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关防松懈,后来甚至为法军暴行掩饰,完全不为人民做主。吴川等地抗法经久不息,国民血性并不减少。

如今湛江市区“寸金桥”就是历史见证。

“一寸河山一寸金”,百姓大众抵抗外来侵略者,从来不是“仼人宰割”。

观赤坎区博物馆,三个阶段勾出赤坎历史轮廓:

——宋元至清,中间虽有200年禁海,但水陆便利,船舶聚集,渐成粤西商埠,开化较早;

——1889年法国强行租界,迅速推向世界,西方文明进入;广州湾法国公使馆和法军指挥部旧址大楼可以窥见历史风云一角;

——1937年抗日战争期间,香港沦陷后大批文化名人进入,有类似抗战时桂林景象,文化迅速提升。

可惜建国后因珠三角崛起,交通渐渐闭塞进而边缘化。但有商业,有文化,较早接触西方文明。

夜行湛江赤坎老街,又是另一番情景。

老街始发宋元,闽商潮商广商聚集成圩,历代船舶汇聚成埠,法式洋楼呈现殖民地异国风情,不同年代建筑元素嵌入老街肌理,历史年轮清晰。

广州湾商会会址,一座法式洋楼,被射光照耀通体透亮。一楼走出三位簪花少女,小巧玲珑,头戴花冠,亦中亦西,感觉奇妙。

半明半暗路灯下,有古装少女徘徊,恍惚间,今夕何夕?日积月累,构成千百年沧海岁月。

坐在石板阶梯上发呆,石梯最低处即是当年装货上船的古码头,小船大船由此扬帆起航。

物是人非,时过境迁,唯码头还在,海风静静吹过。

古井码头小街,赤坎文化街区最具烟火气场景,甚得吾心——

海鲜拌面、水井油条、海鲜菠萝饭、现煎虾饼,摊主各自炫耀自卖自夸——依然抢不过茁壮油条的飒飒风头。

法式淡黄奶油色与广东非遗旗号并肩而立,历史文化元素交汇市井烟火气,情调殊异。

尤其是街口簪花店,据说世界冠军全红婵回乡探亲时簪花处。曾经车水马龙拥堵围观,让烟火小街平添名人效应打卡时尚。

最后落在一碗湛江老百姓最爱早餐——海鲜捞面,份量满满,妙在海鲜,七八种同时出场,鲜上加鲜。

不得不说的还有泥虫粥。

仔细看看被友人称为“沙虫表弟”的红树林海泥中生物,感谢大自然馈赠,大海宝藏无数;也感谢老广无所不食,食材丰富加之精心烹制。

泥虫煲,泥虫为主角,比沙虫稍深色并有一细尾;一样鲜美,又有一分韧性口感,佐之生虾生蚝猪肉丁;海鲜荤香携手,口感味道丰富,多层次交相辉映。

又是“鲜掉眉毛”之境界。湛江一煲,海鲜上品。

湛江第一餐记忆深刻:

手撕鸡兼有盐焗鸡豉油鸡之气质,鸡皮香而韧性;海鲜为名牌,鱼虾携手有杂鱼煲之风味;鱿鱼筒摆盘上了档次;

油炸沙虫最亮眼,首次品尝,意外之喜。沙虫产于海滩,有人称为海滩蚯蚓。

离湛前夜餐主菜:蒜蓉粉丝蒸生蚝。

蚝可以视为湛江美食家族的王者。此处食蚝,联想“鲜美湛江”。

首先水质好,其次蚝肥美,口感味道上佳。

一口下去,滑润可口,蚝的每一个部位一样好,具整体美感。何谓鲜美?食湛江生蚝可知也。

又想,鲜美可用海鲜味道纯粹来表达,纯粹为境界,难以量化,食客诸君悉心体会。

“用一只蚝让你留恋湛江”——名副其实,妙哉妙哉,王者上品。

金沙湾是湛江老街老城向现代都市发展的一极,是湛江提升现代海滨城市的关键一步。

金沙湾板块:现代、都市、时尚,白天磅礴大气,夜晚灯火璀璨,倒映蓝色海面,与湛蓝湛蓝天空相映成画,正所谓海天一色。

十年一转身,昔日海滩已成都市海景,远处夕阳下的湛江大剧院,好似沉浮大海上的一只巨鲨,让人遐想翩跹。

岭南在哪里,我的脚步就追到那里。

赤坎老街与金沙湾,传统与现代之间,有时间跨度与空间距离,默思静想,时光纽带连接彼此。

刹那间让我想起孙燕姿的一首老歌《遇见》:

我遇见谁 会有怎样的对白

我等的人 他在多远的未来

我的想象展开翅膀:赤坎与金沙湾就是“过去”与“未来”,恰似传统与现代,太阳与月亮,白天与黑夜的遇见与对话;

又好似远古雷州傩与全红婵的遇见,无论现实与梦想——多少美好内容都可以填充进这个遇见的过程。

湛江呵湛江,前世今生,动人心弦;岭南画卷,美丽如初。

2024-12 湛江至广州途中

【名家简介】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