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asters’ Talk 名家说岭南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名家说岭南•董兴宝】岭南园林——外国人笔下的岭南风土人情(24)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作者:董兴宝 发表时间:2024-08-28 17:41

众所周知,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三大流派之一,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萌芽于秦汉时期,经过长期发展逐渐繁荣起来。

熟悉园林设计和喜欢鉴赏园林的朋友们都应清楚,岭南园林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比如,畅朗轻盈、精巧艳丽、求实兼容,坚持实用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等。

明清时期,大量的外国使者、商人、传教士和考察及旅行者,到广东考察或旅居,他们也关注了岭南的园林,我们来看看这些外国人的笔下,如何记录岭南的园林呢?他们笔下的园林,与现代岭南园林有什么差异呢?

行商的豪宅园林

“行商自己的住宅,我们曾去过几处,规模宏伟,有布局奇巧的花园,引水为湖,叠石为山,溪上架桥,圆石铺路,游鱼飞鸟,奇花异卉,千姿百态,穷其幽胜。”这是《广州“番鬼”录》中的一段记录。

该书的作者美国人亨特,1829-1842年期间曾在广州洋行工作,他是观察岭南园林的外国人中,记录最详细的一个了,他还在书中说:其中最美丽的是“潘启官”的住宅,座落在江边,在商馆西边的三四英里处。

虽然《广州“番鬼”录》中没有详细介绍这座庭院,但亨特的另一部著作《旧中国杂记》中,则详细进行了介绍。他说:外国的朋友们都认为,得到许可到行商潘启官在泮塘的美丽住宅去游玩和野餐是一种宠遇,特别是当他一家不在泮塘而在河南的时候,无论我们是划船的时候去休息,还是到那布置美妙的园子去散步,任何时候都有负责管理的仆人彬彬有礼地接待我们。

清代中期,到广州做贸易的外国人平时居住在商馆里,清朝政府颁布了“约束夷人的八条规定”,其中包括:不允许他们随便外出游逛,每月只允许3天时间在“通事”的陪同下,在指定的区域游玩。这位洋行工作的美国人,有机会参观了行商的豪宅花园,我们来看看他笔下的花园是什么样的呢?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地方。外国使节与政府高级官员、甚至与钦差大臣之间的会晤,也常常在这里进行。这里到处分布着美丽的古树,有各种各样的花卉果树。像柑桔、荔枝,以及其他一些在欧洲见不到的果树,如金橘、黄皮、龙眼,还有一株蟠桃。”在亨特的笔下,这位行商的豪宅花园,不仅非常漂亮,还是重要的政商交流的地方,可见,在清朝的时候,一些重要官员的接待,也是安排在私人的宅院里,由他们负责接待。

行商的豪宅庭院里还有什么布置呢?这位美国人也做了详细记载:

道路是用碎石铺就的;大块石头砌成的岩洞上边盖着亭子;花岗石砌成的小桥跨过一个个小湖和一道道流水。其间还有鹿、孔雀、鹳鸟,还有羽毛很美丽的鸳鸯,这些都使园林更添魅力。

可见,在亨特的笔下,行商的豪宅里,小桥流水,枝繁叶茂,还有各种美丽的动物,真是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至于亨特笔下的广州“泮塘”,古代泛指广州城外龙津桥以西的大片郊区。他在书中说“从楼上的游廊可以看到广州北城的城墙,距离大约有四五英里远。”事实上,清代咸丰年间,行商潘仕成在泮塘拥有巨大园宅为“海山仙馆”,亨特笔下的“潘启官”的住宅应该就是指它。遗憾的是:在近代战火的摧残下,这个庭院早就不复存在了。

这巨大、奢华的豪宅造价多少呢?《旧中国杂记》一书中引用了当时一个法国人的说法“参观了广州一位中国商人的房产,他每年花在这处房产上的花费达300万法郎——在一个干很多活都挣不到一点钱的国家里,这是一笔巨款。这一处房产比一个国王的领地还大。”我们可以看出当年这座豪宅花园有多么气派了。

事实上,根据资料介绍,广州的园林至清代而极盛。广州豪家贵显争建园林,开创了近代羊城园林盛况。这些园林的建设大多首选在水边,特别是流经羊城的珠江河段。当时红极一时的“广州十三行”的行商,在城郊区筑园修馆,包括潘家花园、伍家花园在内的众多名园,他们

财力雄厚,打造这么奢华的豪宅花园,也在情理之中了。

岭南园林植物

在清朝时期,岭南的园林中,都种植一些什么样的植物呢?对中国好奇的外国人,也是进行了极致观察和记录。

“花卉当中有白的、红的和杂色的茶花、菊花、吊钟、紫菀和夹竹桃。跟西方世界不同,这里的花种在花盆里,花盆被很有情调地放在一圈一圈的架子上,形成一个个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形。”这是美国人亨特在《旧中国杂记》记录潘启官的豪宅花园中的一段记载,他不但观察到了花卉的品种,还看到了用花盆搭建的造型。

1752年,瑞典人彼得·奥斯贝克到广州旅行后,在其著作《中国和东印度群岛旅行记》中说:在一个广州人居住的院子里,两侧屋子前有一些小花园,里面种着竹子、香橼树、香蕉树等。

该书中还详细观察、记载了龙船花:“中国人把它叫作乾隆花或皇帝花,这是一种灌木,或一种矮小的树木,在这里附近的山丘上到处都是,大约一码高,树枝顶端会开出非常漂亮的一串串的红花。由于它的花如此漂亮,因此这种植物也用来装饰中国人的花园,在那里它长得有一人多高。”

应该说,瑞典人对龙船花的记载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这种花因在端午前后盛放、形似龙船上的装饰花而得名。根据《中国植物志》的介绍,龙船花产自福建、广东、香港、广西等地,在我国唐代就有种植和欣赏的记载,这种花在我国南部很普遍,花色鲜红而美丽,花期长广植于热带城市作庭园观赏。但其别名叫“乾隆花”或“皇帝花”的说法,是清朝时期广东人的说法,还是这位瑞典人根据汉语名字音译演绎出来的呢?我们无法确定。

记录岭南园林植物的外国人还有英国阿美士德访华使团医官阿裨尔,他的职业是外科医生,也是一位博物学家,作者考察了中国各地的植物、动物以及地质构造,采集了大量的植物标本,他在《中国旅行记》(1816—1817年)中说:

使团考察位于珠江南岸、离广州大约3英里远的花地苗圃,这些花园名气之大是非常罕见的,美丽的植物引发了这些外国人前往考察的渴望。那里栽培的植物,有令人眼花缭乱的颜色和独特的形态。最普通的有牡丹、杜鹃、茶花、越橘、玫瑰,以及结满果实的各种橘树。牡丹因其美丽也被称作花王,又因其奇特而价格极高,被称作“百两金”。

一般来说,牡丹更适合在北方种植,明清时期广州花卉产业发达,当时种植的牡丹,是否为盆栽呢?我们需要进一步考证。

中国园林的特点

虽然岭南园林有自身鲜明的特点,但对于来中国的外国人来说,他们很难区分我国岭南园林、皇家园林等区别,因此,我们来看看,他们眼中的“中国园林”是什么样的呢?

1793年英国派遣以马戛尔尼为首的庞大使团出使中国,返回途中路过广州,使团成员留下了许多记载,如《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书中说:“我们的园林和中国园林之间肯定有十分相似之处,我们的特点在于改进自然,他们的则是征服自然,但产生的效果相同。”事实上,中西园林在造园上确实不同,例如,中国园林强调植物的“自然生长”,而西式园林则强调“修建、造型”,这些涉及专业园林的话题,我们不再展开叙述。

英国使团人员还在书中还说:在中国人造园过程中,如果是一片荒地,就种上树;如果是干旱沙漠,就开河灌溉,或者凿湖蓄水;如果是一马平川,就用种种方法使它花样翻新。他们让地面波浪起伏,山峦堆叠,将它们挖成溪谷,用岩石将它变得崎岖。

当然这些外国人对中国园林也有不认可的地方,他们说“唯一看不顺眼的东西是狮、虎、龙等的大瓷像,以及他们似乎有意在许多屋舍和宫室附近摆设的崎岖台阶和庞大的假山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狮、虎、龙”都是吉祥物,常常被用于大门口或园林中,以“辟邪”,但这些外国人却不能理解,甚至“看不顺眼”。

记录岭南的外国人,还有德国人著名建筑师乔治·弗朗鸠斯,他在清朝末期考察了中国大半个沿海地区后,出版了《1897:德国东亚考察报告》,其中写到:珠江上有一座小岛名曰“沙面岛”,一条狭窄的运河将其与广州城相隔,运河上仅有两座桥梁相连。在这块绿洲上居住着欧洲人,岛上紧邻宽阔的街道和广场散落着格调雅致、宽敞明亮的住宅和鲜花怒放的花园,园里的参天大树投下了令人渴求的树荫。

我们可以看出,在清朝末期,广州的沙面,已经是环境优美,园林别致,绿树成荫,到处有鲜花绽放。

如果你对岭南的园林有兴趣,可以到当今的岭南“四大名园”考察,即佛山的清晖园、梁园、番禺的余荫山房和东莞的可园。他们都是广府文化的代表之一,对比下外国人留下的记录,看看在这些园林中还是否能找到点点滴滴。

【名家简介】

董兴宝,山东潍坊人,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现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广东工作6年,曾担任广东清远市政府文化顾问(2014-2018年)。主编出版过《北江茶道》(南方日报出版社2014年出版)、《清远故事》(新华出版社2017年出版)和《中华洞河之道》(广州出版社2018年出版)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