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asters’ Talk 名家说岭南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名家说岭南•董兴宝】人参鸡汤——外国人笔下的岭南风土人情(23)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作者:董兴宝 发表时间:2024-08-26 20:25

人参,自古以来就是名贵的滋补品,除了作为药用外,国人以人参为食材做出各种美食,而粤菜古老且经典的“人参鸡汤”菜品,可以说是全国人参相关的美食中,最著名的美食了。

对岭南而言,既不产传统的人参,也不产来自北美的西洋参,粤菜为何大力弘扬了人参美食呢?在明清时期,无论是产自国内北方的人参,还是国外的西洋参,都开始大量进入广州,人参成为当地常见的“药品”。

时至今日,人们不喜欢网上的“鸡汤文章”。但依然喜欢真正的“美食鸡汤”,因此,我们邀您看看外国人对“人参”的记载,看完了本篇文章,或许你会说,这篇文章确实不是网上“鸡汤”,而是一盅有滋有味的经典粤菜——“人参鸡汤”。

广州药店里的人参

粤菜中的“人参鸡汤”起源于什么年代,已经无法考证了,但到过广州的外国人,观察到中国人将人参做药用。

“广州街上有许多药材商、药剂师,在草药铺的墙上挂着一些许多在我们国家没有见过的晒干的植物。他们卖一些植物的根,部分是完整的,部分是切成一块块的。人参是一种根茎的中文名,就像在我们的药店里能买到的一种叫西洋参的药。”

1752年,瑞典人彼得·奥斯贝克到广州旅行后,在其著作《中国和东印度群岛旅行记》中这样说。他还说,人们买人参等药时,并不根据大夫的处方,而是自己“力所能及”地医治自己。当时每盎司人参相当于30盎司或40盎司的银子。这种根茎是白色的,经常一分为二,在中国人看来和人很相似,因此他们给它起了这样一个名字。它表面多节,看上去一圈圈的,里面也是这样,很硬,且越重越好。

image.png

当然,比这位瑞典人更早到过广州的葡萄牙人奥伐罗·塞默多,给自己取了个汉名叫“曾德昭”,他在中国生活22年后,于1637年从澳门返回欧洲,在他出版的《大中国志》中说:人参是产于辽东的一种“极珍贵的树根”,“健康人服用,可以增加力量和精力,如病人服用,则有奇效,得到滋补”

通过这位瑞典人和葡萄牙人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参虽然产自东北,但在清代的广州,药店里有供应,而且人们购买人参的时候,不需要医生的药方,人们将其作为一种“滋补品”,而非纯粹的药品,健康人也可以服用。

正因健康人也可以服用,在岭南地区,人们常常用人参来煲汤,于是,人们尝试着用人参和鸡进行煲汤,发现味道鲜美,还有保健作用,这道美食就流传下来了。

清末的187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到北京访华结束返回途中,经过了广州,在《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一书中提到了华丽舒服的英国商馆,但当时清朝官员认为大使和商人不能同在一个屋檐下,因此安排使团住进江对岸的花园别墅。使团人员还观察到:在饮食上,若有条件,有钱人尽情花费享受,这时就购买山珍海味满足胃口。著名的人参,意为“人之生命”,因有滋补强身的功效,一直价比黄金。

image.png

对于外国人记录的广州的“人参”,到底有多贵呢?从奥斯贝克“每盎司人参相当于30盎司或40盎司的银子”看,当时清朝的黄金与白银的比例1:10为正常比例,银价低的时候达到1:20,如果这样推算,当时1两人参的价格相当于2-3两黄金,正如马戛尔尼使团说的人参贵如金。

试想,产于东北的人参,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从北到南跨越整个中国,运到广州,其成本高昂,不亚于古代将中国的丝绸运输到欧洲,再加上人参的稀缺性,如此贵的价格,也在情理之中了。

正因为人参的昂贵,也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根据《广东通史》、《简明广东史》记载,在清朝一口通商期间,全国对外贸易商品都运到广州出口,外国进口商品都在广州转销,各地运到广州的货物多达80多种,其中包括“河北或直隶的人参”。但不知道为何没有记载产自东北的人参,《中国植物志》记载“现吉林、辽宁栽培甚多,河北、山西有引种”,或许在清朝的时候,河北已经开始人工种植人参了?

对人参的详细描述

“在中国,有另一类大大不如茶普及的,因而也就更为贵重的药草,人称人参。’人’即男人女人的’人’,’参’就是植物,或草药。这称呼为人参的草药,是因为草药的外形像人。”这是《中国近事报道》的一段记载。

image.png

该书是1696年在巴黎出版,作者是法国耶稣会士李明,根据他在华期间的亲身经历写给国内要人的通信汇编,该书中详细记录了观察到的人参,在他的眼中,人参是中国的一种“草药”,他这样理解也没错,毕竟在中国,多部医学典籍都记载了人参的药用,而且中国人的确将其做药用,还被称为“百草之王”。

法国人李明还详细记载了植物人参的形态,他说:人参的叶子很小,顶端是尖的,枝桠是黑色的,花是紫色的,梗上覆盖一层茸毛。传说人参只长一支梗,这支梗只分三个杈,每个杈上的叶子四片一簇或五片一簇。人参长在荫蔽的、潮湿的土地上,但生长很慢,要长长的好几年的时间才能达到完美。

虽然这位法国人未必亲自去产地看过正在生长的人参,但他的记录可谓非常详细,他还说“人参是辽东产的,这是位于东鞑靼的,附属于中国的一个省份。在所有的滋补药中,没有什么药能比得上人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的地位。”

自古以来,人参就是东北的特产,《中国植物志》中有记载:“人参,分布于辽宁东部、吉林东半部和黑龙江东部,生于海拔数百米的落叶阔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下”。

这位法国人还详细记录了人参的功效,他说,人参味甘讨人喜欢,虽然有一点苦味,但药效神奇。可清血、健胃,给脉弱增加动力,调动人体自身的热,并同时驱除体内的湿。医生们谈起它的功能真是滔滔不绝。

对于人参的功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详细介绍,巧合的是:李时珍这部医书的部分内容,被法国人杜郝德收录在《中华帝国全志》中,该书于1735年出版,讲述了对18世纪初大清帝国的了解,这部书里也详细记载了中国的人参。

该书中说“人参长在北纬39度到49度的地方,在森林围绕的地方、河岸边的森林中、树木的根部以及靠近山的地方可以找到,而在谷地、沼泽和旷野中是绝对没有的,鞑靼人把它们叫作Orhota,意思是植物之王。”

对比下《中国植物志》的记载,我们发现法国人杜郝德的记载是正确的,尽管他本人没有来过中国,他大量收集欧洲传教士带回关于中国的资料,写成的《中华帝国全志》,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清代以来,多位欧洲人详细观察和记载了在中国昂贵的人参,那么,作为希望跟中国进行扩大贸易的欧洲人,除了可以将中国的人参出口到欧洲外,还会产生什么想法呢?我们接着讲述。

西洋参传入中国

对现代人来说,如果在广州的普通餐厅品尝粤菜“人参鸡汤”,价格并不昂贵。主要原因是:粤菜使用的食材“人参”,未必是东北产的野山参,而是使用价格更低的“西洋参”。那么,西洋参是如何传入中国的呢?

据资料介绍,西洋参原产自北美大陆,与中国东北的人参同科同属不同种,性状和化学成分相近。在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之前,北美印第安人已经将西洋参做药用。但欧洲人在到达美洲之后的200多年时间里,一直没有关注它。令人想不到的是:欧洲人是通过中国的人参进而发现北美的西洋参的。

上文中我们提到,《中华帝国全志》等书籍详细介绍了中国东北产昂贵的野生人参。当时的欧洲人大胆推测:在同纬度的北美可能有人参生长,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于1716年欧洲人果然找到了它并将其命名为“美洲人参”。

欧洲人虽然在北美洲找到了人参,但由于西方根本没有重视人参的传统,所以,人参在西方并不被视为“灵丹妙药”,更难以找到市场。相反,当时的中国市场正急需人参。当时的清廷实行人参专卖制度,严禁私自采挖,人参在市场上显然是供应不足。

1720年,一艘法国商船满载着美洲人参来到广州,很快销售一空,获利甚厚,这大大刺激了欧洲人在北美开采人参的热情。1747年-1752年间,从法国拉罗谢尔港转运至中国的美洲人参增长了25倍。英国人紧随其后,在北美洲掀起了采挖人参的热潮,然后转运到伦敦,最终输送至广州,再从广州传入全国各地。但当时的中国人并不知道其真实的产地,只是模糊地知道它产自海外,所以称其为“西洋参”,更准确的称呼是否应该是“北美参”呢?

对于“西洋参”进入广州之事,瑞典人《中国和东印度群岛旅行记》一书中说:“人参是不允许进口到中国的,因为在中国这是野生的。尽管禁止进口,但欧洲人还是将来自美洲的参偷偷地进口,但它们还不到中国人参一半的价钱。”该书中还列举了当时广州来的货品,主要包括手枪,炮,剑,钟表,葡萄酒和人参。其中的人参,就是指“西洋参”。

通过欧洲人将西洋参传入广州,弥补了国内东北野生人参产量不足的现状,而且西洋参的价格比东北人参更便宜,在这种情况下,更多普通百姓也能消费,于是,正如《中国和东印度群岛旅行记》中说“药店里有大量卖人参的,穷人和富人都用,在他们看来,如果每天早上在茶水或汤水中放上半盎司,能极好地治疗肺病和其他一些疾病。”

自古以来,爱好美食的岭南人,将人参与鸡进行煲汤,制作出了美味的人参鸡汤,代代流传下来。

读完此文,你是否感觉仿佛是品尝了一碗真正的“人参鸡汤”,是否有“清爽鲜美,而且营养价值极高,带有一股药香”呢?欢迎发表你的看法。

名家简介:

image.png

董兴宝,山东潍坊人,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现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广东工作6年,曾担任广东清远市政府文化顾问(2014-2018年)。主编出版过《北江茶道》(南方日报出版社2014年出版)、《清远故事》(新华出版社2017年出版)和《中华洞河之道》(广州出版社2018年出版)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