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松芳博士矢志不移钻研粤菜文化,十多年一以贯之。《广东食语》(团结出版社2024年8月第1版)开场前言即力证多个问题:
——食物非小道,屈大均早有定论;食货正名,远非美食可概括;屈贤立论基于明代;
——贪泉远在魏晋,广州二千年以商立市,一向富裕,一口通商则推向高潮;
——研究饮食史价值何在?追问到底,作者也在为自己寻找底气,并呼应开篇:歧路小道亦可汇成正道大道。
吾深赞同之。
周松芳博士可贵之处,让我联想到“文化考古学”。
当然,他所追寻的并没有那么久远,不一定是出土文物,而是典籍史料与亲身体验。
他拿出研究古代典籍的功夫和劲头,在大量的岭南史料中去寻觅“食在广州”的来龙去脉。
比如生猛海鲜,比如星期美点,比如伦教糕与伦敦糕,比如鱼生与打边炉,比如屈大均,比如鲁迅,比如江太史公,比如谭家菜……
林林总总,美不胜收;点点滴滴,均见史料考证追根溯源之功夫与辛劳。
我对他的研究有一个突出的印象:
即通过各种史料,考证了“食在广州”得益于大批广东人于1843年上海开埠后奔赴上海——促成了上海招厨子“只招凤城人”之局面,彰显了粤菜逐步成为“国菜”的历史过程。
同时,证明了上海报业文人推崇——对于“食在广州”叫响中华之功不可没。
此一考证,有北上线路与广东食物落地之脉络,内含时间地点人物。岭南饮食文献与上海报刊、文人日记、广告海报等;
多种物态相互印证,交相辉映,让读者于历史尘埃中得一清晰轮廓。
也让我对广州与上海这两座城市——鸦片战争前后的传递与接力,有了非常接地气的一种连贯认识。
他的学术研究既是“笨功夫”,又不失灵动飞扬之联想,个人体验点缀其间,让整本书不学究不呆板,虽然说不上谈笑风生,但也具有相当的可读性。
正因为下足功夫,故新见迭出,从史料到菜品,令人耳目一新:
——食在广州,腊味先行;
——南米北面,唯广东不成立;粤菜馆中常常“独挡一面”;
——新式海派文艺名家大有功于粤菜,傅彦长就是代表人物。
“食在广州”的每一个出品,包括糕点茶点——类似“消失的名菜”,乃至当今依然成为招牌的粤菜名品——对他们的出生谱系,进行了类似于“红学研究”的考证。
可贵处还在于,考证绝非故作深奥,而是从史料出发,旁征博引,用一种淡定从容态度娓娓道来。
我尤其赞赏学者进入所谓日常生活的研究方式与襟怀。
如今大学学者成群,博士教授满地,但大家多在学术圈子里规定套路写作。或许这些文章也有研究的价值,也有理论探寻意义。
但,大多与日常生活无关,与百姓大众无关——尤其是原本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人文类文章。
周松芳身在大学之外,不受学术圈“内卷”拘束。因此,他竟得了一个便利:
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不断地发掘、生发、阐释,出版了一部又一部的著作。
他的研究与广州的食物紧密相连,换言之,他所有的努力都在证明一点:
为何“食在广州”?涓涓细流何以汇成江河进而飘洋出海,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旗帜。他说的所谓歧路小路,何以变为正道大道。
应当肯定地说,“食在广州”是广州最大的一张名片,其探究具有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广东食语》后记中,作者细述成书过程,称编辑后辈为“女史”,力赞编辑“为他人做嫁衣裳”之认真与美德。其态度诚恳真切,让我刮目相看。
再次赞美作者的情怀与功夫。
岭南在哪里,我们的脚步就追寻到那里。
功夫就是时间,时间就是功夫,不战而胜,不负岁月。
松芳功夫,不负岁月,亦是使命与成就。
2024-8 广州
【名家简介】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岭南乡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