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asters’ Talk 名家说岭南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名家说岭南·江冰】广州博物馆与中国大酒店联手,让“消失的名菜”重上餐桌,“食在广州”锦上添花活力四射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作者:江冰 发表时间:2024-08-09 12:24

中国大酒店,入正门上滚梯,二楼进入餐厅,高大宏阔,豁然开朗。天花板紫色吊灯满布,仿佛一架巨大的紫葡萄架,让人心旷神怡。

应邀出席“消失的名菜”第四季品鉴会。

欣然前往,果然精彩纷呈,大开眼界。

大屏风后,有嘉宾交流区;区后只摆六大圆桌,空间相当宽敞,绰绰有余,通畅舒适。

小舞台上有大屏幕,上书“粤味共享”,夺目抢眼又色彩靓丽。

餐桌布置极为讲究,既有岭南风味,又不失文雅时尚。今天品鉴“消失的名菜”,居然做成了十多张卡片,麻绳小花捆扎,颇具创意。

每道菜上桌时,则由小学生用粤语解读,十分应景,并有推广粤菜之意。

更有粤曲演唱助兴,营造广州浓浓粤味氛围。

“消失的名菜”品鉴是一个优质创意,为“食在广州”锦上添花并注入活力。

广州博物馆负责整理老菜谱,中国大酒店厨师团队负责复活出品,二者携手,堪称绝配。

上次参加《消失的名菜》一书之分享,今天则亲口尝鲜。从古籍到餐桌,他们共同搭了一座彩虹桥。

主办方播放宣传片,其中一句:

“消失的粤菜在粤语中传承。岁月虽已远,时光正新鲜”。

十分入耳入心;美丽承诺,我喜欢我赞成。

对照菜品名片,逐一品尝,美不胜收。瞧瞧菜名已然陶醉:鲍你笋到飞起、蟹黄炒奶、岁岁有今朝、荷包涨卜卜。

不妨分享部分菜品——

“翻屋企饮汤”,一句粤语很广东。

老广正餐一般以一盅汤为开场,回家喝煲汤也是广东人对家的温情注解。

此品“木棉花陈皮炖水鸭”,以广州市花木棉花搭配陈皮炖水鸭;

水鸭滋阴降火,最消暑气;木棉陈皮清热健脾,犹在夏天搭配,抵挡南方湿热天气。

“岁岁有今朝”出品,牛肉用面粉裹涂油炸,外壳酥脆内里嫩滑,妙在牛肉底下垫上老广最爱的“饭焦”;

粤语中的“饭焦”就是锅巴,尤其是煲仔饭的锅巴,又香又脆。而粤语中“岁”与“脆”发音相近,“焦”与“朝”同音;

故取名“岁岁有今朝”。

“荷包涨卜卜”——我喜欢这句粤语,粤味极其浓郁。

此菜名为上汤娥姐粉果,粉果是广州西关传统小吃,常为家常蒸制;

而此品上汤娥姐粉果是油炸后蘸以特制汤品食用,金黄酥脆的粉果形似荷包,寓意金玉满堂,因此得名“荷包涨卜卜”;

粤菜中大有文化,此品意头好,合乎老广务实经商的传统观念。

蟹黄炒奶出品,又名珊瑚玉乳。

炒牛奶是广东顺德的经典名菜,创始于中华民国初年。牛奶经粤菜软炒法烹至凝固,融入膏蟹肉与蟹黄,奶香中带着蟹鲜,成就经典的蟹黄炒奶。

又一道菜品名“三羊开泰”,实为三种食品组合:鸭屎香柠檬冻、潮州鱼饭、虾多士。

三道风味各异的菜品组成酸甜清爽、焦黄香脆、咸香回味……

三种味道环绕纠缠,让你的口感位于上下盘旋、千回百转,左右逢源之境界……

心旷神怡,飘飘欲仙矣。

席间推杯换盏,相互祝福,祝贺合作成功。

中国大酒店董事长陈女士、广州博物馆朱馆长与徐总厨来到各桌敬酒,又让我对广州博物馆与中国大酒店合作——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更多一份感激与敬意。

他们为“食在广州”注入活力,值得载入羊城功劳簿,堪称行业跨界合作的成功范例。

创意与实践,美德与功劳,我为文赞赏,不吝华采美辞。

春风化雨,老树新花。食在广州,活力四射,生机盎然。

2024-8 广州

【名家简介】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岭南乡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