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asters’ Talk 名家说岭南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名家说岭南•董兴宝】腰间挂秤的中国人—外国人笔下的岭南风土人情(3)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发表时间:2024-07-02 14:57

“中国人在做银钱交易中,常带着称金银的厘秤,将其挂在腰带上。”这是曾在广州洋行工作的美国人亨特在《广州“番鬼”录》中,对清代广州商人的印象。

上述美国人亨特1829-1842年在广州美商旗昌洋行工作,他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书籍,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广东通史》等史志书籍多次引用他的著作。

那么,根据美国人亨特的观察和记录,在广州做生意的商人,为什么在腰间挂在秤呢?本文将详细讲述其背后的故事。

清朝的流通货币

马克思曾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通过看古代的影视作品或文学作品,许多人自然的认为金银是古代的法定货币。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或者不能简单的这样认为。

日本经济学专家滨下武志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是一本专业性很强的书籍,他研究了大量中国货币、金融的权威资料,得出的结论是:

“在中国的货币流通史上,几乎没有过黄金流通的历史,基本上是白银与铜钱复本位制。其中,铜钱归中央管辖铸造,白银则由民间银炉铸成马蹄银,作为秤量货币流通。”他还说,白银与铜币有一定的比例,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比例。

实际上,滨下武志书中的“马蹄银”,就是我们在影视或文学作品中常见的银锭,古人常用它来完成商品买卖的支付,甚至是卖官和卖官的“贿赂”。

关于铜钱作为清代的法定货币问题,《广州“番鬼”录》也有记载:“这个帝国除了铜钱之外别无其他硬币,人们对铜钱已很熟悉,它仅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之需,除了货币兑换商用来增加其储备外,在重大的交易中从不使用铜钱。”该书中还说,尽管这种铜钱规格很低,却是标准化的,无需称重,给每个人的交易带来了方便,但作为银块则不同了,不同机构铸造的银块有不同的重量。

对于美国人亨特和日本人滨下武志记载的观点,在由两位美国女学者韩书瑞(SusanNaquin)和罗友枝(Evelyn Rawski)合写的著作《十八世纪中国社会》中也有体现:“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就是建立在一种双金属通货制的基础之上,日常购物用铜钱,较大的商业交易用白银。16世纪白银成为通用货币,大部分税收都以银子来计算交付,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清代。”

那么,在当时如何用白银来实现支付或交易呢?比如,就马蹄银而言,由于是来自民间铸造,其大小、重量,甚至是成色,都是非标准化,完全不同于来自国外的银元,如墨西哥鹰元,也不同于民国时期发行的“袁大头”银元,那么,在交易过程中,如何辨别重量呢?这就需要用秤来度量,精确称出其重量。

如何称银块的重量

“在商馆里,成堆的白银正在被检验,白银放进铜秤盘里,又被取出,锵然有声,这是旧广州生活中每日每时不可或缺的、炫目的伴随物。

”这是来自《广州“番鬼”录》中的一段记载。

根据该书记载,当时广州的商馆里有“看银师”,即鉴别银钱的人,或称“银师”,当时用于交易的银块,在入库之前必须经过鉴定并过秤。每经过一次手的银子就称一次,打上一个戳记,用广州话来说便成了“戳洋”或“戳钱”,每次的“戳记”是看银师在检验时加的,以保证其质量。

对于《广州“番鬼”录》中上述“秤银”交易的做法,显然是在中国人和外国人做生意的“商馆”里进行的,我们不能简单的以偏概全。那么,作为中国人日常之间用金银交易的情形,是否也要类似的称重呢?

答案是肯定的。美国人亨特还在书中说“中国自公元903年以来就有称量金银的习惯做法”。他还说,在广州常常见到一些中国商人,腰上挂在称金银的厘秤。

对于历史上中国人开始“称量金银”的时间,我们无法进行进一步的准确考证,但我们在查阅明代一些外国人到中国旅行后留下中的著作中,也提到了称银子金银交的事。

中华书局1990年出版的《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书中,收录了葡萄牙人加斯帕·达·克路士的《中国志》,这本在1569年出版的介绍中国的书籍中提到了当时广东的金银交易情况。

“中国没有金银钱币,只通行金银的重量,每件东西都按重量买卖,因此人人在家里都有秤和秤砣,那都是非常完备的。”在克路士的记录中,确强调每家都有一杆秤,随时可以秤成金银的重量。

他还在书中说:“南方的人们总带着一副秤砣和秤及碎银子到市场去买东西。秤是一根小象牙杆,一端用绳子挂着秤砣,另一端挂着一个小秤盘,秤砣的绳沿杆移动,那上面标出重量。”可见,这位葡萄牙人的观察非常的细致。他甚至还说,更大额的金银交易,则有精致的大秤,配备全套“法码”——中国人往往称其为“秤砣”。

对于中国人随时携带“秤”之事,西班牙人胡安·冈萨雷斯·德·门多萨,于1585年编撰出版《中华大帝国史》的也有记载:帝国流通的货币用金、银制成,但不注明币值,要用秤称,所以他们都随身带秤来称小块金、银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门多萨还观察到:“如果是大宗生意,他们就先在家中用大秤和大秤砣称好”,他对于大宗交易的记录,与克路士的记录相印证。

曾在潮汕地区被广东官府关押和旅行的西班牙人阿德里亚诺·德拉斯·科尔特斯,根据他在岭南旅行期间的观察和记录,于1625年出版了《中国纪行》一书,也提到“在中国,所有人都会一直带着一杆小秤,用其称量购物时需要支付的银两重量,卖家在收钱之前要看清楚银两的重量。”

通过上述几位外国人的书籍记录,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在我国明清时代,如果是用金银块进行的各种交易,必须用秤来称重,因而更多的中国人,随时携带着“秤”,甚至是挂在腰间。

客观的地说,对于我国古代的历史真实情况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可以合理的推测:作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古代社会,更多人以“耕读”为重,但对于生活在繁华的城市里,而且对于经常做生意的人说,可能会随身携带着“秤”,以满足随时用金银交易的需求。

作为明清时期到华的外国人,应该是观察到了这一现象,而留下了“所有中国人随时带秤”的记载,但未必是“每个中国人腰间都有一杆秤”。

对于腰间挂秤之事,直至清朝末年、民国初期,依然存在,而且,不仅仅广州的商人如此,全国也大抵相同。例如,德国历史博物馆古钱币研究员米歇尔·昆泽尔(Michael Kunzel)在《青岛发行的德国货币》一文中提到:“中国人一般带上一个便携式快速秤到市场,以便对所有东西再认真称重,而出门的人需要这个秤以便对支付路费的银子进行称重”。我们知道,德国在青岛发行货币的时间为1897-1914年的清末民初之间。

那么,对于对于中国人腰间挂着秤的现象,到什么时候结束的呢?实际上,清末民初随着标准银元或纸币的广泛使用,以及银块交易逐渐退出市场,中国人腰间挂秤这种现象,也逐渐消失了。

如果说,2000年左右,看到人们在腰间挂着手机或BB机或者腰间挂着串串钥匙,是最常见的现象,那么,对现代人来说,在腰间挂一杆秤,是不是特有趣、特罕见的事情?这种现象,只有在古装剧的影视作品中看到了。

名家简介:

董兴宝,山东潍坊人,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现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广东工作6年,曾担任广东清远市政府文化顾问(2014-2018年)。主编出版过《北江茶道》(南方日报出版社2014年出版)、《清远故事》(新华出版社2017年出版)和《中华洞河之道》(广州出版社2018年出版)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