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FOOD 美食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星”味南乳肉飘香长堤20余载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周乐乐 发表时间:2024-06-22 11:18

粤菜向来讲求色香味俱全,以优质大豆为主要原料,红曲米、绍酒等为辅料精制发酵而成的南乳,既可调色又可调味,堪称调料界“色味俱全”的佼佼者。南乳风格独特,适合以之入馔的菜肴并不算多,但每一款都会在老广味觉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其中,南乳猪手、南乳肉、南乳粗斋煲等都可跻身经典粤菜行列。

葱汁乳香兼具,南乳红肉炸“出色”

毫不意外地,在不久前发布的2024年广州米其林指南榜单中,已经连续两年摘得米其林一星的“信记海鲜饭店”今年仍然居于榜中。若问必点的一道菜是什么,第一次去的人或许会有点难以置信——去海鲜饭店吃饭,必点的居然是南乳肉?

传统味“翻新” 星级酒店也效仿

“信记的菜式大部分是传统粤菜,如今菜单上的每道菜,可以说是经过无数街坊食客‘用嘴投票’才得以筛选出来的。”信记负责人之一莫小姐介绍。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长堤大马路见证了广州夜市最繁华的时期,在同期的众多大排档中,以信记、胜记、梁锦记和区仔记最为火爆,被食客称为“四大名记”。于1984年开业的信记海鲜饭店,初期其实并没有南乳肉这道菜。“后来有段时间猪颈肉特别受欢迎,几乎每家餐馆都在做,当时老板和厨师团队便开始研究,如何用烹饪猪颈肉的方法制作南乳肉。”介绍这段往事的,是信记的另一位负责人兰姐,她是老板的妹妹,陪伴信记走过了数十年风风雨雨。

传统粤菜中的南乳五花肉,原是以类似红烧的方式烹饪。信记的南乳肉则以油炸而成,既保留了传统南乳肉的香味,吃起来也像猪颈肉般特别香口。“有些人会觉得,这道菜看起来也不难做,不就是用南乳腌入味后再油炸嘛。但他们试过后就会知道,这个味道是信记独有的,因为南乳汁的调制、五花肉的肥瘦厚薄都是有讲究的,外面很难复制。”兰姐信心满满地说。

当年兰姐负责采购,为了买到一罐靓南乳,她可谓费尽心思。“以前的南乳是用埕装的,那种南乳的品质特别好,南乳味特别香醇。后来南乳改为玻璃瓶装,就再也回不到以前的风味了。”为此,兰姐试遍市面上不同牌子的南乳,“当时我都试到有点怕了。”不过,所有努力和坚持都是有回报的。当年风头无两的“四大名记”,如今就只有信记和胜记仍坚守长堤。摘得米其林一星后,信记的名声愈发响亮,而这道改良版的传统粤菜也为人熟知,甚至五星级酒店也来效仿。

炼奶伴碟,“中式培根”广味更浓

很多人并不知道,信记的南乳肉原名“葱汁乳香肉”。葱并非指香葱,而是干葱头(即红葱头),“我们将干葱头打成汁,加入南乳以及其他酱料,按比例调和成酱汁。”莫小姐解释:“五花肉油炸后比较油腻,干葱汁能平衡南乳的甜味和五花肉的油腻感。”

三层肥肉三层瘦肉的新鲜五花肉,是制作南乳肉的最佳比例。“五花肉要冻硬才能切,但不能用机器,否则肉很容易碎,而且要保证每片肉都是直身,不能卷边。”在信记工作了20多年的厨房大佬罗师傅强调,每片五花肉都得切成长约十二三厘米,约为一根牙签的厚度,“按这个规格做出来的南乳肉才能达到咬下去脆,吃起来化口的效果。”

为了让酱汁牢牢裹在每片肉上,师傅需按顺时针方向不断翻拌肉片与酱汁,直至把酱汁捞至起浆。何谓起浆?“就像做布拉肠的粉浆,不能太水汪汪,粉浆滴下时应为线状。”腌制几十斤重的肉片当然费力,但并非只靠蛮力,还需讲求技巧。“如果不停地翻拌,肉片是无法充分吸收水分以及干葱和南乳香味的,所以要不时静置一会。”

信记的南乳肉被熟客称为“中式培根”,罗师傅表示,南乳肉要炸得漂亮,首先刀工要到位,其次油温不能太高,80℃~90℃的油温最佳。“南乳的颜色比较重,五花肉裹了粉浆后,油温若超过90℃,南乳肉很容易就会炸焦。”浸炸约1分钟后,五花肉呈现如淌着蜜汁般的枣红色,油脂中透着金黄色的油光,格外诱人。

信记南乳肉的摆盘方式也非常“老广味”,碟底垫着吸油纸,佐以一小碟炼奶伴碟。需知粤菜的伴碟酱料味道多样,辣椒圈豉油、喼汁、淮盐、酸梅酱……为何选择炼奶?“粤菜强调平衡味,咸甜搭配,味道层次会更丰富。”莫小姐笑笑说。此外,粤菜的风味与温度有莫大的关系,刚出锅的南乳肉脆而不油,香而不腻,美味指数达到巅峰。然而用餐时间久了,肉会变冷。如何让人仍有品尝的欲望?“蘸一点炼奶,食客的味蕾就能重新打开啦。”

老广说的“南乳肉”,其实不是肉?

你知道吗,“南乳肉”这个名字背后,其实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食物:一个“肉”含量为百分百,一个“肉”含量实为零;一个是南乳风味浓郁的粤菜,一个是不含南乳的岭南非遗小吃代表。不是肉的“南乳肉”,究竟为何物?

旧时,广州街头常有盲公叫卖:“卜卜脆,南乳肉。”在老一辈广州人心中,“南乳肉”是南乳花生的代名词。南乳花生为何名为南乳肉呢?那是因为老广习惯将“花生米”叫做“花生肉”,南乳花生自然就被称为“南乳肉”了。

在莫小姐的记忆中,她小时候曾吃过以南乳调味的花生,但如今已不多见。现在市面上的南乳肉,其实是用八角、花椒、蒜、五香粉等香料煮熟后炒制而成的。不同的香味相互融合,味道与南乳相似,而花生米的颜色也与南乳的枣红色相近,因此得名“南乳肉”。

据悉,南乳肉是由清末年间广州一个名为“盲公德”的盲人制作的。如今,南乳花生已成为广州十大手信之一,其制作技艺被列为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位于教育路的“盲公刘·广州非遗手艺小吃(北京路店)”,主理人刘展明就是南乳花生非遗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南乳花生以及南乳花生雪糕。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店内有两种南乳花生,但只有不带壳的方为真正的“南乳肉”,带壳的实为普通花生。

温馨提示

该店营业时间不定,到店前最好先打电话咨询具体营业时间。

这些岭南名点中也有南乳香

蛋散

开油镬炸蛋散,是广州人农历新年必不可少的“仪式感”。以南乳、盐、黑芝麻、面粉制作而成的蛋散,色泽金黄,咸香酥脆,早于清末时期已闻名大江南北。创立于1956年的坚记面店其貌不扬,最显眼的是存放在玻璃橱窗里的、如面盆般大小的伊面,很多人都忽略了玻璃橱窗一角常年放着的几包蛋散。冬天买的人多,店员通常会将蛋散按大包和小包用食品袋分装好,方便食客随时来买。广州夏天天气潮热,蛋散放在食品袋里容易受潮,因此店员会把它存放于大大的玻璃瓶里,待食客下单后再分装。试过的人都说,坚记的蛋散味道格外咸香,南乳在其中的作用功不可没。

咸煎饼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广州有家名为“德昌”的茶楼,与广州酒家、陶陶居等老字号齐名。咸煎饼的创始人,正是德昌酒楼的点心部总厨谭藻。据说,喜欢吃南乳花生的他,某天突然灵光一闪:何不把南乳加入面团中制成点心?自此,德昌咸煎饼的美名渐渐传播开来,与油炸鬼、牛脷酥一起被老广称为“油器三宝”。

广州卖咸煎饼的小食店不少,最为老广熟悉的莫过于位于海珠南路的林记粥品店。林记的咸煎饼每日现做现卖,形状如车轮般,圈内被捏得稍薄,口感格外酥脆,南乳味亦非常香浓。林记的老板娘芬姐表示,南乳虽然香口,但吃多了很容易上火,咸肉粥有“坠火”的功效,因此与咸煎饼搭配最适宜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