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8日,傍晚的北京,大雪甫霁。
就在这个时刻,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日,也是我个人的另一个“生日”。因为,十年前由我首倡的“孙中山文化”概念终于正式写入了“纲要”:“支持中山深度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十年努力,终于成功,对我本人来说,个中意义无啻于人生又一个新的开始。
湾区,从地理概念上看,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总结一下湾区的共同点不难发现,当今世界,发展条件最好的、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群,都集中在沿海湾区。比如,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是世界公认的知名三大湾区。可以说,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由此衍生出的经济效应称之为“湾区经济”。
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当然首先是从地理位置上来考虑的,其发展的核心,无疑是经济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利益共享产业价值链的培育,金融核心圈的共建,全球创新高地的打造,大湾区优质生活圈的营造,全域旅游产业的建设、“一带一路”开放新格局的构建,等等。
就经济建设和发展来说,自从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提出,尤其是“纲要”发布之后,各界已经阐述得非常充分。然而,大湾区融合发展还有一个核心元素,同样值得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这就是“纲要”中提出的“共建人文湾区”,这是湾区建设最高、最核心的层面。人文湾区建设的目标,是共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开放创新型湾区新文明。在我看来,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建设的一个关键是要注重人文价值链的发掘、融合和利用。而人文价值链,恰恰是粤港澳大湾区非常突出而独特的东西,是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所不具备或者不是很突出的独特的元素。粤港澳地区有着非常丰富而集中突出的人文价值链,而这正使得这个大湾区的交融与合作具备了人文性最大公约数的核心和灵魂。
首先是历史的同一性。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自古同属于百越之地,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后,又基本同属于南海郡范畴。两千多年来,虽然政制和行政范畴不断变化,但11个城市的人文历史总是维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其次是族群的同一性。粤港澳地区,尤其是广东地区,历史上主要由广府人、客家人和潮汕人三个族群组成。大湾区11个城市,虽然也有一定数量的客家人和潮汕人的族群,改革开放后在一些城市特别是深圳等几个城市外来人口超过了本土人口,但绝大多数城市都是以广府人为主体。
第三是语言的同一性。与人口的同一性一致,广州话是11个城市共同的话语体系,即使外来人口占多数的城市,除深圳、珠海外,广州话的地位也依然处于核心地位。
第四是文化的同一性。11个城市,除了香港和澳门渗入了殖民文化外,作为中华文明之一的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一直占统治地位。
因为以上因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之前,11个城市的交流合作,尤其是人文的交融,其实就一直伴随着时间和历史的进程,而以各种方式在各个空间紧密进行着。今后,这种人文元素将是大湾区交流合作最重要的无形力量,是最高的竞争力,我们应该十分重视发掘总结,应该十分智慧地开发利用。
让我十分惊讶的是,在所有这些人文的渊源之中,还蕴含着一个奇迹性的现象,那就是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11个城市,无不与孙中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不深深烙上了孙中山的印记。这是包括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甚至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群所没有的一个奇迹。正因为如此,“纲要”中明确提出“支持中山深度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在整个“纲要”中,唯一提到的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孙中山先生。
中山,是孙中山的出生地,是他的故乡;澳门,是孙中山从学校走进社会从医的地方;香港,是孙中山赴夏威夷、早年求学和革命的根据地;广州,是孙中山革命的圣地;深圳,孙中山领导的庚子首义比辛亥革命早了11年;东莞曾经是孙中山家族的祖居地;珠海在孙中山时代同属香山县,与孙中山的关系极深;孙中山曾三次莅临肇庆谋划革命;佛山、江门,都有许多华侨华人追随孙中山革命。11个城市都有着众多的孙中山文化遗存。
我还注意到,孙中山早于1919年就在其《实业计划》中提出空前宏伟的建设蓝图,其中第三计划就是建设一世界大港。近一百年前,孙中山就已经注意到珠江口地区具备的港区优势,并将其视为国际发展计划的重要拼图。在《实业计划》之第三计划中,孙中山开篇就阐明广州是此“世界大港”的中心。在孙中山的构想中,这个“世界大港”应当涵盖广州、香港、澳门,并同时联动珠江沿岸诸多城市。这个“世界大港”涵盖当时的广州、香港、澳门、东莞、佛山、三水、大良、香山、小榄、江门、新会诸地。只是,相比如今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格局,当时珠江西岸城市远比东岸密集和发达。
由于各种缘故,孙中山的有生之年没有实现他的构想,100年后,这个伟大的梦想正在付诸实施。
2007年,我最早提出了”孙中山文化”的概念,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孙中山的思想、主义,他的精神与品格;第二个方面是指这些思想、主义、精神与品格背后的文化元素;第三,“孙中山文化”更少不了孙中山本人作为文化人、演讲家,乃至诗人、书法家的文化背景。孙中山,是中华优秀文化最重要的代表和遗产。毛泽东、习近平同志在谈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都用“从孙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要总结、继承这样的表述,这说明孔子文化、孙中山文化都是中华文明最核心的代表。
孙中山是中国二十世纪三大伟人之一,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推翻了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他最早规划了中国的铁路和港口,他的“建国方略”对中国各方面建设都进行了规划和设计,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先行者;孙中山是全世界与“一带一路”关系最密切的伟人之一;孙中山第一个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这正是“中国梦”最早的雏形。最重要的是,孙中山文化的特质,除了有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又吸收了世界先进文明,是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相融合的“咸淡水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特质高度吻合、高度一致。
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孙中山文化”应该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桥梁和纽带,是旗帜和品牌。我们要以孙中山文化为重要载体和媒介,配合“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全方位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当然,“孙中山文化”还必须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珠江文化、岭南文化、海洋文化、华侨文化、近代文化,以及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和新旧时期的移民文化来开展交流与合作。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文湾区,要将文化交流和合作列入重要的规划之中,而将“孙中山文化”作为最重要的文化品牌来安排部署,并将它作为11个城市共同的人文价值链,作为利益追求最大的公约数,打造成最具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将人文价值链转化为现实价值链,则是一个最现实、最佳的选择。这样,就可以推进和保障大湾区战略的全面实施,提升大湾区发展的战略地位和意义,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应有的贡献。
2019年7月3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在“共建人文湾区”中指出,“支持中山建设孙中山文化国际交流中心”,更是将大湾区的人文价值链予以了更大、更长的延伸和扩展。
龙行粤港澳,珠江向大洋。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文价值链,我们充满期待,我们充满信心。
2024年5月26日稿
名家简介
丘树宏,广东连平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广东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广东作家协会副主席兼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中山市政协原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现居珠海。
已出版个人诗集《隐河》《以生命的名义》《长歌正酣》等10部,人文社科和经济类著作《思维洼地》《心的看见》《中山传》等10部。
2003年,凭一首抗击非典的大爱诗歌《以生命的名义》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作家协会以同名大型节目播出后而走进中国诗坛,被誉为“时代歌手”。曾获人民日报年度散文奖、《诗刊》诗歌金奖、《人民文学》《文艺报》和《文学报》等征文金奖、《诗选刊》中国最佳诗集奖、《芒种》年度诗人奖、《中国作家》郭沫若诗歌奖和鄂尔多斯文学奖、广东省“五个一”奖和鲁迅文学艺术奖(两届);为中央电视台大型史诗电视剧《辛亥革命》《下南洋》等撰写主题歌,在中央电视台和广东电视台等播出歌曲百余首。有多个作品翻译成英文、日文在国际诗坛交流展示,歌曲《我们的孙中山》《华侨,中国桥》《完美之梦》等多首歌曲在海外华人华侨中传唱。
近几年来致力于长诗、史诗和大型舞台节目文学台本创作,已完成《30年:变革大交响》《孙中山》《共和国之恋》《海上丝路》《海上丝路•香云纱》《Macau•澳门》南越王赵佗》《宋庆龄》《伏羲颂》《珠江》《九连山下》等二十余部;主创并兼总编导的大型交响组歌《孙中山》,曾由国家文旅部、国务院台办和侨办等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安排,并分别与广州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马来西亚槟州交响乐团等合作,在海内外演出十余场;主创的大型音乐舞台作品《孙中山》《英雄珠江》《南越王赵佗》《咸水歌》等在中央电视台和广东电视台播出,在央视播出歌曲近30首,大型史诗《海上丝路》在2023首届丝绸之路全球诗歌春晚中重点推介,长篇电视诗《天地人和》在2022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年会和“2022和合文化全球论坛”中展示交流。
首倡“孙中山文化”概念并力推纳入国家战略命题,创设“中山杯”华侨文学奖、孙中山文化节,创建“香山香”沉香区域品牌,策划组织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和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一系列国家级活动项目,以及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走进中山、中央电视台“中华长歌行”走进中山、孙中山文化高铁行、孙中山文化粤港澳行、香山建县860周年和870周年中珠澳系列活动等大型人文活动,影响广泛。
首倡“庆龄文化”概念,认为庆龄文化包括以下主要内涵:伟大的爱国主义,伟大的正义品质,伟大的博爱襟怀,伟大的现代意识,伟大的政治信仰。此概念受到业界关注。
首倡“赵佗文化”概念,提出“赵佗:中华统一英雄、岭南人文始祖、海上丝路先驱、三大族群亲宗”历史定位,受到广泛认同;主创全国首部大型交响史诗《南越王赵佗》在河源、广州公演,并在广东电视台播出;发表《赵佗文化:一个重要的岭南命题》《<报文帝书>:岭南史上第一文》等一系列论文,引起国家和学术机构及各媒体关注;力推赵佗文化在河北、广东两地的发掘研究交流合作,成果丰硕。
《创建海上丝路“粤侨文化圈”》被选发国务院参事室“国是咨询”内刊,继“孙中山文化”之后,个人第二份建议成为国家领导层国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