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方略》不仅是孙中山先生的三大著作之一,更是近代中国谋求现代化进程的标志性文献。这部鸿篇巨著囊括了《孙文学说》《实业计划》和《民权初步》三大核心部分,其中《实业计划》更是为中国的发展绘制了一幅宏伟的蓝图。
在《实业计划》中,孙中山先生展现了他对于国家未来发展的深刻洞察和远见卓识。他构想建设沿海商港和渔业港口,将中国的海洋资源转化为经济动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孙中山先生明确提出了在横琴建设港口的设想,将横琴岛与大陆紧密相连,打造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
南部广东省及海南岛海岸,应建四渔业港,如下:
(12)汕 尾 在广东之东海岸,香港、汕头之间。
(13)西江口 此港应建于横琴岛之北侧。西江口既经整治以后,横琴岛将借海堤以与本陆相连,而有一良好港面地区出现矣。
(14)海 安 此港位于雷州半岛之末端,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之海口相对。
(15)榆林港 海南岛南端之一良好天然港面也。
他还计划浚深西江河道,在横琴与三灶两岛筑堤,清除暗礁和沙洲。
吾人论广州河汊之改良,须从三观察点以立议:
第一 防止水灾问题 近年水灾频频发生,于广州附近人民实为巨害,其丧失生命以千计,财产以百万计。受害最甚者,为广州与声包间,其地恰在广州河汊之直北。吾以为此不幸之点,实因西南下游北江正流之淤塞而成。以此之故,北江须经由三水之短河道,以入西江,借为出路;同时又经由两小溪流,一自西南,一自芦包,以得出路。此二溪者,一向东南行,一向东北行,而再合流于官窑。自官窑起,复东北流,至于金利,又折而东南流,经过广州之西关。自北江在西南下游淤塞之后,其淤塞点之上游一段,亦逐年变浅;现在三水县城上游之处,亦仅深四五英尺。当北江水涨之时,常借冈根河(即思贤滘)以泄其水于西江。但若西江同时水涨,则北江之水无从得其出路,惟有停积,至高过芦包上下游之基围而后已。如是,自然基围有数处被水冲决,水即横流,而基围所护之地域全区均受水灾矣。欲治北江,须重开西南下面之北江正流,而将自清远至海一段,一律浚深。幸而吾人改良广州河汊之航行时,亦正有事于此项浚深,故一举而可两得也。
救治西江,须于其入海处横琴与三灶两岛之间两岸,各筑一堤,左长右短以范之。如是则将水流集中,以割此河床,使成深二十英尺以上之水道;如是则水深之齐一,可得而致。盖自磨刀门以上,通沿广州河汊之一段,西江平均有二十英尺至三十英尺之深也。如有全段一律之水深,以达于海,则下层水流将愈速,而洪水时泄去其水更速矣。除此浚深之工程以外,两岸务须改归齐整,令全河得一律之河阔;中流之暗礁及沙洲,均应除去。东江流域之受水灾,不如西、北二江之深重。则整治此河,以供航行,即可得其救治,留俟该项论之。
此外,在《实业计划》的自序中,孙中山先生还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他认为,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发展实业,能够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他进一步指出,发展之权,掌握在我们手中则存,掌握在他人手中则亡,今后中国的存亡关键,就在于实业发展。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实业发展对于国家命运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孙中山先生对于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怀。
欧战甫完之夕,作者始从事于研究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而成此六种计划。盖欲利用战时宏大规模之机器,及完全组织之人工,以助长中国实业之发达,而成我国民一突飞之进步;且以助各国战后工人问题之解决。无如各国人民久苦战争,朝闻和议,夕则懈志,立欲复战前原状,不独战地兵员陆续解散,而后路工厂亦同时休息。大势所趋,无可如何。故虽有三数之明达政治家,欲赞成吾之计划,亦无从保留其战时之工业,以为中国效劳也。我固失一速进之良机,而彼则竟陷于经济之恐慌,至今未已。其所受痛苦,较之战时尤甚。将来各国欲恢复其战前经济之原状,尤非发展中国之富源,以补救各国之穷困不可也。然则中国富源之发展,已成为今日世界人类之至大问题,不独为中国之利害而已也。惟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此后中国存亡之关键,则在此实业发展之一事也。吾欲操此发展之权,则非有此知识不可。吾国人欲有此知识,则当读此书,尤当熟读此书。从此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以推求众理。庶几操纵在我,不致因噎废食,方能泛应曲当,驰骤于今日世界经济之场,以化彼族竞争之性,而达我大同之治也。
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文献,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座灯塔。其中所涉及到的横琴内容,也成为了最早提出的横琴开发方案。
如今,横琴已经实现了与大陆的全面互联互通,通过浚深西江河道、筑堤以及清除暗礁和沙洲等措施,极大地改善了交通条件。横琴客运码头已建设完成,游艇码头也正在建设中,展现出横琴对于水上交通发展的重视。此外,横琴还积极支持国际科技合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这一切的发展举措与《实业计划》中的构想不谋而合。横琴已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着全球的目光。回望历史,展望未来,我们更加坚信,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中国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随附横琴简史:南宋末年,宋帝逃至横琴井澳(今深井),在十字门大海战中,仅井澳反击战火攻获胜。元朝初,马南宝井澳起兵反元兵败,元末大横琴山被海寇王一占据。明朝朱元璋迁徙横琴岛民入军,剿灭海寇,废岛。清初,横琴属迁界之列,大横琴岛成非葡籍商船重要交易地,中期十字门水道商贸繁盛,小横琴作用凸显。清末,清政府失澳门治权,葡人扩界索权,引发香洲开埠。民国初,孙中山《建国方略》中提出横琴开发方案。抗战期,横琴被日军占领。
1949年11月13日,解放军攻克大小横琴岛,横琴解放。
名家简介
丘树宏,广东连平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广东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广东作家协会副主席兼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中山市政协原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现居珠海。
已出版个人诗集《隐河》《以生命的名义》《长歌正酣》等10部,人文社科和经济类著作《思维洼地》《心的看见》《中山传》等10部。
2003年,凭一首抗击非典的大爱诗歌《以生命的名义》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作家协会以同名大型节目播出后而走进中国诗坛,被誉为“时代歌手”。曾获人民日报年度散文奖、《诗刊》诗歌金奖、《人民文学》《文艺报》和《文学报》等征文金奖、《诗选刊》中国最佳诗集奖、《芒种》年度诗人奖、《中国作家》郭沫若诗歌奖和鄂尔多斯文学奖、广东省“五个一”奖和鲁迅文学艺术奖(两届);为中央电视台大型史诗电视剧《辛亥革命》《下南洋》等撰写主题歌,在中央电视台和广东电视台等播出歌曲百余首。有多个作品翻译成英文、日文在国际诗坛交流展示,歌曲《我们的孙中山》《华侨,中国桥》《完美之梦》等多首歌曲在海外华人华侨中传唱。
近几年来致力于长诗、史诗和大型舞台节目文学台本创作,已完成《30年:变革大交响》《孙中山》《共和国之恋》《海上丝路》《海上丝路•香云纱》《Macau•澳门》南越王赵佗》《宋庆龄》《伏羲颂》《珠江》《九连山下》等二十余部;主创并兼总编导的大型交响组歌《孙中山》,曾由国家文旅部、国务院台办和侨办等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安排,并分别与广州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马来西亚槟州交响乐团等合作,在海内外演出十余场;主创的大型音乐舞台作品《孙中山》《英雄珠江》《南越王赵佗》《咸水歌》等在中央电视台和广东电视台播出,在央视播出歌曲近30首,大型史诗《海上丝路》在2023首届丝绸之路全球诗歌春晚中重点推介,长篇电视诗《天地人和》在2022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年会和“2022和合文化全球论坛”中展示交流。
首倡“孙中山文化”概念并力推纳入国家战略命题,创设“中山杯”华侨文学奖、孙中山文化节,创建“香山香”沉香区域品牌,策划组织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和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一系列国家级活动项目,以及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走进中山、中央电视台“中华长歌行”走进中山、孙中山文化高铁行、孙中山文化粤港澳行、香山建县860周年和870周年中珠澳系列活动等大型人文活动,影响广泛。
首倡“庆龄文化”概念,认为庆龄文化包括以下主要内涵:伟大的爱国主义,伟大的正义品质,伟大的博爱襟怀,伟大的现代意识,伟大的政治信仰。此概念受到业界关注。
首倡“赵佗文化”概念,提出“赵佗:中华统一英雄、岭南人文始祖、海上丝路先驱、三大族群亲宗”历史定位,受到广泛认同;主创全国首部大型交响史诗《南越王赵佗》在河源、广州公演,并在广东电视台播出;发表《赵佗文化:一个重要的岭南命题》《<报文帝书>:岭南史上第一文》等一系列论文,引起国家和学术机构及各媒体关注;力推赵佗文化在河北、广东两地的发掘研究交流合作,成果丰硕。
《创建海上丝路“粤侨文化圈”》被选发国务院参事室“国是咨询”内刊,继“孙中山文化”之后,个人第二份建议成为国家领导层国策参考。
作者简介
卢建,中央电视台艺术名家栏目语言类特聘顾问、《中国乡村》杂志社编辑、珠海市知联会理事、珠海市香洲区社科联委员,已出版图书20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