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思泳 通讯员 荔宣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
秋风送爽,菊香醉人。11月18日,第64届“羊城菊会”在广州文化公园正式开幕。“羊城菊会”与同是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迎春花会”“中秋灯会”并称为三大展览,是广州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连续举办时间最长的专业菊花展览。
羊城晚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第64届“羊城菊会”于11月17日至12月3日免费向市民开放。本届菊会以“绿美羊城·菊之韵”为主题,呈现“大、高、微、新、传、最”六大亮点,并在全新建设的文化公园西南广场中展出部分主题景组。据悉,本届菊会的展出面积和数量创历史新高。
万菊争艳!本届菊会有六大亮点
从文化公园正门步行而入,映入眼帘的是“羊城菊彩”景组,景组以广彩碟为设计灵感,有一只孔雀开屏,展示广府文化的璀璨。两侧的“秋日胜春朝”“海底私语”则分别以菊花景组呈现蜜蜂采蜜、鱼类畅游等大自然的生动场景。
广州文化公园风景园林施工高级工程师毛伟才表示:“本届菊会有‘大、高、微、新、传、最’六大亮点。菊会最佳观赏期为11月下旬至12月初。”
毛伟才说,“大”是指本届菊会展出的“多彩双层组合大立菊”是最大的大立菊,由近6000朵花组成;“高”是指首次展出高大型品种菊,高达2米;“微”是指展示的微型盆景菊只有传统盆景菊的三分之一大,方寸之间浓缩自然美;“新”是指本届菊会开设了新优菊花品种展区,展出安娜菊和多彩乒乓菊两个系列的新优品种;“传”是指通过举办广东高校菊花艺术园圃比赛、市民认种菊花活动等,让岭南菊花文化薪火相传;“最”是指本届菊会展出规模为近年之最,展出菊花主题景组16座,品种菊500多种,大立菊、悬崖菊、盆景菊、树菊等艺菊1200多盆,各类盆菊、时花超过10万盆。
“羊城菊会”开幕当天,天气晴好,众多景组的菊花在阳光下绽放。有市民捧着“长枪短炮”为菊花景组留影,还有一位小菊迷在现场为菊花写生。三年级学生陈子墨坐在小板凳上,眼观菊花,手坚定落笔,只见她花了约10分钟,就把一盆菊花栩栩如生地画在白纸上。
“从小喜欢菊花,菊花是花中的四大君子之一,它傲霜怒放、凌寒不凋。”陈子墨说,“每逢广州有菊会举办,外婆外公就会带我到现场看、现场写生,今天要画3幅菊花,为‘羊城菊会’作留念。”
记者了解到,今年高温天气时间长、多雨,使珠三角地区的菊花减产了三分之一,本届菊会如何克服天气难题?毛伟才表示,在布展期间对天气情况进行预判,不断和佛山、中山等地的花场进行沟通。
“比如,我们有一个大立菊景组,在种植期间状态良好,但在10月份遇上高温和大雨天,菊花的根部都被雨水浸泡了,我们用大量清水冲洗它的根部,然后定时定量为它施肥,对它抢救复壮。”毛伟才说。
非遗技艺延续,八旬扎菊人匠心打造大立菊
在全新亮相的文化公园西南广场,菊会布展面积扩容了15000多平方米,“扬帆起航”“多彩双层组合大立菊”“菊香荔韵”等景组坐落于此。
其中,作为每届“羊城菊会”的“台柱”,大立菊是每年菊会的热门打卡点。从1978年开始参加“羊城菊会”,为“羊城菊会”服务了40多年的陈仲祥今年80多岁,是羊城菊花艺术研究会名誉副会长。
今年,陈仲祥带来了2组大立菊作品,分别是位于文化公园正门通道中轴线、拥有26圈2100朵花的“火舞大立菊”和“多彩双层组合大立菊”。
大立菊有“满树繁花独一枝”的美誉,其扎作技艺是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仲祥介绍,“多彩双层组合大立菊”是历届最大的大立菊,宽5米、高6米,两层共计7个菊花品种组合而成,共计有6000朵花,是名副其实的“菊王”。
大立菊内里隐藏着复杂的制作技艺,陈仲祥表示:“大立菊的扎制难度在于,扎菊人要对整体造型有把握。大立菊是一个有弧度的半球体状,在扎制前,需要搭钢架设计造型;扎制过程中,以5-6朵菊花为一盆,菊花支撑的竹竿要分割不同长度,比如,位于下层的竹竿要长,上层要短。”
据陈仲祥透露,“多彩双层组合大立菊”需要6个人花费6天时间共同扎制,大立菊花期观赏持续20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