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艺戈 实习生 陈婕 李亚楠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作为一种“会飞的艺术品”,风筝从古至今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同时,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代表,风筝也蕴含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在深圳市罗湖区,就有这样一位“做风筝的人”,他便是深圳市罗湖区级非遗文化“于氏风筝”传承人于灏。
“于氏风筝”的制作,用料讲究,技艺繁琐,从清朝光绪年开始,已经有百年历史。
自幼学习风筝制作 来深后拾起传统手艺
于灏是“于氏风筝”第四代传承人,其手艺传自爷爷于清波,于清波则是跟着父辈在风筝的起源地山东学的艺。
2006年,于灏作为风筝爱好者受邀参加第一届深圳大梅沙国际风筝节。来自世界各地的风筝爱好者和国内的风筝大师聚集在深圳,风格迥异的风筝在大梅沙海岸漫天飞舞的场景让从小学习传统风筝制作的于灏印象深刻。“看到五颜六色的风筝在空中飞扬,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漂亮的风筝,那次的风筝赛让我对传统风筝的认知有了很大的改变,同样也加深了我对风筝的喜爱。”于灏表示。风筝赛后,于灏便着手拾起传统风筝制作这项手艺,正式成为“于氏风筝”传承人,让这项起源于齐鲁大地的传统文化在深圳生根发芽。
“做风筝讲究扎、糊、绘、放四艺,放飞风筝只是入门的第一步,风筝制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民间手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于灏介绍说,风筝制作里面包含了工艺美术、数学、物理、气象和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专业指向性不明确,因此入门容易,要想在这个领域深耕却绝非易事。做风筝是细致活,刻竹签、扎起、绘画、糊裱,再到放飞之后的调试,每一步都是慢功夫,于灏制作一只风筝一般需要花费一周左右的时间。春风十里纸鸢飞,但风筝的最佳制作时间却是秋冬季。“深圳地处南方海岸,湿度大、入秋晚,因此制作风筝就得等十月以后,否则制成的风筝不仅不美观,还很难放飞成功。”于灏说道。在制作风筝这件事情上,于灏总是一丝不苟,力求精益求精。
寓教于乐 在教学中让非遗绽放光芒
中国的风筝文化博大精深,唐诗宋词、元曲明画中,都能看见有关风筝的点滴,风筝在古代不仅是人们娱乐的工具,还兼具传递信息的功能。于灏的风筝灵感大多来源于传统文化,将文化典故与风筝相结合,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在选择画片的环节,我喜欢将传统故事、名人典故画在风筝上,展现风筝在文化传承上的功能性,让小朋友在放飞风筝之余,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于灏表示。
多年来,于灏一直坚持风筝教学工作,他提到,无论进到社区还是学校,学生们对制作风筝的热情都十分高涨。对于风筝的教学,于灏也有一套自己的方式,“课堂上我不会给定孩子们风筝的样式,我喜欢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筝。事实上他们也做得很好,每当看到他们成功放飞亲手制作的风筝后脸上绽放的笑容,我所感受到的快乐是无以言表的。”于灏说,正是课堂上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对风筝的热情,让他在风筝传承的路上乐在其中,越行越远。于灏认为教育是很好的媒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十分乐意以教学的方式,将风筝文化传播至深圳的每一个角落。
非遗也青春 结合现代元素助力风筝传承
风筝作为一个玩具抑或是一个体育项目,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率可以说是十分广泛的,硬翅类、软翅类、板子类、长串类……各式各样的风筝流行于市面,但是传统的手工风筝却越来越少。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工业的冲击,让传统手工艺的生存越来越窘迫,“于氏风筝”亦是如此。但是,对于这种生存现状,于灏却有自己不同的见解。
“中国的传统风筝,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和这个工业化的时代似乎有一些脱节,花很长时间制作的风筝,可能卖不了好价钱。但是作为手艺人,我是苦苦挣扎却乐在其中的。”于灏认为自己制作的风筝是有灵魂的,是金钱无法衡量,其他东西无法替代的。
在风筝传承上,于灏也一直致力于寻找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技术之间的平衡。于灏感叹道:“现在的年轻人都非常有想法,动手能力很强,我这一代做得更多的是传承,我希望下一代能结合现代技术,无论是3D打印还是电脑设计,能够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更多的创新。”经过十多年的风筝运动推广,深圳也引进了许多新式的风筝,如3D软体风筝、夜光风筝、室内无风风筝、海上冲浪风筝等,“筝”奇斗艳。
历经十几年的风筝赛事,于灏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风筝爱好者,不仅拓宽了社交朋友圈,在交流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有关风筝创新的启迪。现代材料的不断发展和知识储备量的增加,让传统风筝的创新成为可能,于灏希望在做好传承的同时,推陈出新,转变图案、样式,将深圳特色融入风筝制作,让“于氏风筝”走向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