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asters’ Talk 名家说岭南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名家说岭南·江冰】美食之都顺德,满街都是家园感
来源:羊城晚报-云上岭南 作者:江冰 发表时间:2025-05-12 23:06

美食之都顺德,食物弥散着文化。名人鿄銶琚故居餐厅食饭,别有一番风味。顺德近代富裕,梁为当地银号后代,香港发达,捐赠故乡;接受西风,传统道德,广东此等人才不在少数,梁即是。

故居餐厅招牌菜:菊花过桥鱼。

云南过桥米线方式烹调,鱼骨熬汤滾烫激荡鱼片,随即放入蟹爪菊,汤美鱼嫩花鲜。亮点还在摆盘,鱼片切成花瓣与菊花盘相映成趣。

天绿香炒牛展,天绿香为一种野菜,又称树仔菜、五指山野菜、减肥菜、泰国枸杞等。天绿香是一种多年生常绿小灌木,其嫩茎叶可食用。

上桌时菜面只见两片牛展,食时才发现牛展不少,掩藏菜中。让我联想老广不炫富,粤语说“老广唔露富” 。

煲仔饭乃粤菜著名出品,顺德亦是出品地之一。上佳大米与食材多拼:

腊味鸡肉鸽肉三丁融合充分,嚼劲触觉与食材味觉在此碰撞,点几滴广东酱油,好似点燃引信瞬间爆发:

米香与肉香彼此携手相互提升,美味升腾而起,欲飘欲仙。

煲仔饭精彩还在米饭底层锅巴,真正用明火烧出来的米饭,让砂煲缓解了速度,慢的过程中有肉油自上而下滋润,点点滴滴丝丝缕缕,缓缓渗透。

这次第,怎一个香字了得?

锅巴奇香卓越不群,唤醒童年记忆中的盎然生机,让你久久回味。

寻味顺德第一餐,迎着夏风吹来的方向。

意外中的惊喜,就是网络流行的“小确幸”,或许,亦是顺德人的“生活哲学”。

一方富裕,便有科举;科举发达,便有名声,政治经济文化,锦上添花,一起旺盛。八面来风,贵客盈门,小吃大菜,与酒比肩。

加之美食之都,加之文旅推广,加之百年西风与传统交织,顺德美食借当年上海滩“大厨必出凤城”名头,水涨船高,掂过碌蔗;百年虽往,依然强劲,势头不减。

福地福地,就在顺德。

“得就得,唔得返顺德”——老市长黎子流的名言,流传甚广,与顺德如影随形,大家都知道啊!

“得就得,唔得返顺德”——黎子流在担任广州市长时立下军令状,表达了他解决广州用电问题的决心。

广州人至今盛赞老市长面对困难敢于担当的精神。此句俚语中的那份自信自豪,令我羡慕不巳。

我与已过世的黎市长做过活动吃过饭,他亲民的顺德人风采犹在眼前。

顺德美食街有两条:

一条新式街道,民国西式建筑及骑楼满满岭南风;一条民国老街,窄巷石板路,小铺面相对。

老街一二层老房子居多,民国名人故居多间,最有顺德地方特色;巷口连接大街,巷尾玉虚宫香火旺盛,百年前时光依旧,我尤其喜欢。

漫步其间,看各类食品工作坊就在眼前。

比如莘村老店二姐私房粽,边包边烧边卖,一排高压锅,煮不同粽子,热气腾腾。

粽叶清香飘过一条巷子,让你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亲切且温暖。

买粽的人络绎不绝,本地居民骑电动车来买,游客挑选买,更有年轻人边手机付钱边吩咐老板: 打开现食。

我熟悉的广东人邱姐告诉我:

——广东包粽用得最多是下面的三种: 顺德用的是粽叶,柊叶是肇庆裹蒸粽用的,荷叶包的是糯米鸡。

——粽叶芦属于禾本科植物,是一种高大草本植物,像芦苇;主要用于包粽子。其叶子煮熟后不容易破裂,清香扑鼻。

——叶子要煮过再用。我家婆就很强调要用粽叶才能包出她认为的“粽味”。

粽叶揭开刹那,米香肉香与叶香迅速四溢,与牛肉烧肉等等香味汇合,美食之都,顺德味道。

老街走个来回,流连忘返。

想想乡村振兴及文旅推广后,各地老街老巷,招揽游客手法大同小异,媒体报道,考察学习,加上政府推波助澜,大小彩旗迎风飘扬,铺面装修各有千秋,却不免有同质化倾向。

但顺德老街优势处有三:

——用尽“美食之都”传播及非遗资源,让每一出品都拖出一条长长的历史渊源。广告招牌多见“寻味顺德”,主打当地传统小吃,亦有咖啡冰淇淋等年轻人喜欢的西式食品。

——招揽生意一般不声嘶力竭,多有居家做生意的淡定;可以从口音外貌态度上判定是否顺德人,当地人保有乡镇热情与质朴;尤其名人故居,自豪难以抑制,但点到为止,并不拉客。

——铺铺随意入座,习以为常,目光亲切,一如家人;让你不拘束无负担完全放松,松驰感触目皆是。看似寻常最奇崛,见过世界大场面的顺德人,有一份自信的礼数。

总之,百年岁月铸就,岭南名镇气场,不虚饰不矫情,总有淡定踏实沉着之风在场。

风来,我慢慢走;雨来,我打伞走;任你风云变幻,我顺天意,顺民心,美德在心;

双皮奶,拌鱼生,伦教糕,鱼皮角,陈村粉,野鸡卷,好味好味,慢慢食啦,唔使急,一路慢慢走。

海阔天空,从不胆怯飘远方,一刹那恍惚,游子回故乡。

“得就得,唔得返顺德”。

迷了,醉了……真好,真的回家了!

2025-5 顺德

【名家简介】

江冰,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东财经大学教授。

粤ICP备2024162512号-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