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铮
“侨,是睁眼看世界、出海闯天下的特殊群体。是伟大的时代、开放的政策、侨乡的基因,给了我作为一名来自粤东的普通家庭孩子,闯荡天下、报效家国、成就自我的机会、勇气和信心。”
“‘侨’是我们家庭几代人的共同烙印,‘回国参加建设’是我们几代人的共同心愿和实践,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我们侨界的共同愿景和强大动力。”
2月10日,广东省第十二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广州开幕。会议现场,广东省现代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教授唐丹玲与阿联酋广东商会暨同乡会会长张钦伟向记者讲述了他们与“侨”之间的故事。
回国参加建设
是几代人的共同心愿
“我的家庭和成长与侨有着深远的渊源。我的曾祖母、外祖母和母亲都出生、成长于东南亚国家。外祖母和母亲怀着一腔热血回来建设祖国。”唐丹玲介绍,20世纪80年代,她考入中国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就读生物专业,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唐丹玲因表现优异,获得了广东省侨联的优秀归侨子女奖学金。
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唐丹玲的专业与水生生物相关,这也为她后来在博士阶段攻读海洋遥感专业打下了基础。在美国、日本留学,参加科研工作后,唐丹玲被中国科学院作为海外优秀人才引进回国工作。她说:“如今,我的孩子在海外留学后也回国服务,孙辈也在国外出生随家归国。我与我的‘六代侨’家庭始终与祖国的建设发展紧紧连在一起,对国家的悉心培养,对广东‘侨’的沃土滋养,我们心怀感激。”
在采访中,唐丹玲多次提到“回国参加建设”这几个字。她说,回国参加建设,是她家几代人的共同心愿和实践。对唐丹玲而言,从事海洋科研工作,既是她兴趣爱好驱使,也是国家发展有需求。
2020年,唐丹玲加入南方海洋与科学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在南沙继续深入开展她热爱的南海科学研究。“依托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广州),我们建立了广东省海洋生态遥感中心,对低空经济的遥感,海洋生态环境的遥感,海洋水质方面的遥感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将卫星遥感技术用于海洋牧场的研究与建设。”
谈及“侨”这一身份给她带来的影响,唐丹玲直言:“侨为我打开了睁眼看世界的基础。因为这个基础,我看世界的眼光更开阔,包容性更强,在国际合作的过程中,让我具有天然的优势。”
出海闯天下
是这个时代给予的底气
“是伟大的时代、开放的政策、侨乡的基因,给了我作为一名来自粤东的普通家庭孩子,闯荡天下、报效家国、成就自我的机会、勇气和信心。”祖籍潮汕的张钦伟是“侨一代”。他紧握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成为一名出海闯荡的新生代华侨。
2001年,张钦伟带着家乡的针织产品踏上闯荡之路,从“北漂”俄罗斯到出海阿联酋,成为世纪初将广货带到中东的主要粤商之一。“我们融入当地,组织成立了阿联酋广东商会暨同乡会,如今已有 600多家会员企业。”张钦伟说,“在海外打拼二十余载,我深刻感受到家乡广东蓬勃的发展劲头为我们的事业注入了强大动能,更是体验到了海外侨胞对祖国和家乡那份炽热且深沉的眷恋。”
据介绍,近年来,张钦伟及其所在的阿联酋广东商会暨同乡会协助“广货”走进中东地区,通过投资建立多个广东商品营销平台和项目,以中东市场为支点,为广东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搭建平台和渠道。“商品涉及新能源汽车、电子、建材等多个行业,目前,已有超过1200家广东企业通过这些平台建立了自主产品的国际市场渠道,让‘广货’闪耀国际市场。”张钦伟说。
张钦伟还提到,阿联酋广东商会在当地还打造了一个手机批发城和手机批发市场,“复刻”深圳华强北,在当地受到欢迎之余,还辐射到了非洲地区。谈及市场变化,张钦伟表示,如今不少国内的企业开始主动开拓中东市场,尤其类似网约车等新模式,他相信智能化、信息化的产品将会在中东地区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