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asters’ Talk 名家说岭南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名家说岭南·江冰】五仙观被誉为“羊城祖庙”,我在这里突然醒悟了根系的意义
来源:羊城晚报-云上岭南 作者:江冰 发表时间:2025-01-23 10:25

广州越秀山上的五羊雕塑名声遐迩,但越秀山下的五仙观名声却没有那么大,是“被严重低估的广州景点”。越秀区为老城所在,访问五仙观,全因“祖庙”二字。

五仙观为何被誉为“羊城祖庙”呢?缘由还在广州别称“羊城”的起源传说。

五仙观源自五羊传说,五只羊衔稻穗由五位神仙携带降临羊城——广州城最重要的建城神话传说,亦是“羊城”与“穗城”城名的渊源所在。

相传周夷王时期,五位仙人骑着口衔稻穗的五只羊来到广州,赠予当地人稻穗,帮助他们度过饥荒,随后羊化为石留在广州。

百姓感恩五位仙人,在他们降临之地建造了五仙观。因此,五仙观被誉为“羊城祖庙”。

上个月随羊城晚报“寻找广州十大魅力街镇”调研团队去花都,意外发现梯面镇也有五羊的故事——

传说“五仙”携稻穗从中原来楚庭(广州旧称),遇杨大仙在此牧羊,闻五仙目的,欣然赠送五羊为“座驾”。

越秀山下有纪念五仙五羊的五仙观,而梯面“高百丈”,因有五羊祖先,又有“龙祖”之地美誉。古代有山脉连接越秀,当地人认定梯面此山为“广州的祖山”。

旧《花县志》有“五羊化石”记载,楚庭后来称为“羊城”和“穗城”,一直沿用到改称广州。

“五羊化石”的金羊石如今依然屹立山之峰巅,令人瞩目。

我闻之拍手称奇:

梯面非寻常之地,与广州羊城居然缘分颇深。当然,如今花都就是广州十一区中的一个区。

走入五仙观,想起梯面,内心感受若此时越秀天气:

冬日暖阳,阳光灿烂。

五仙观历史久远,除牌坊与祭祀五仙古观外,还有众多铭刻碑石,而钟楼与古渡乃最有价值的历史见证。

钟楼巍峨,大钟俨然;而坡山古渡遗址痕迹却荡然无存。

绿树掩映中的钟楼最为抢眼,一楼通道风景甚好。登上二楼,四面风景开阔,梁上悬挂一口大钟,厚重伟岸。

此钟楼誉为“岭南第一楼”,钟在火警时敲响,青铜铸造,平时不得敲击,故又称“禁钟”。建于明朝(公元1378年),比越秀山镇海楼还要早三年。

“岭南第一楼”悬挂的大钟,钟体铸有31个篆书字,内容为:“大明国洪武十一年岁次戊午孟春十八日辛卯广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铸”。 

此钟可与中国著名寒山寺大钟媲美。

寒山钟高1.3米、口径1.24米,重约两吨,因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而名声远扬: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而我眼前的五仙观内大钟:

直径2.1米、高3.04米,重约五吨,远比寒山寺大钟要大得多,但知名度却远远不如。

可见,岭南众多景物,由于不在江南,没有名人传播,传播力影响力相对偏弱。

广州自古水城,番山禺山加坡山。山光水色,二千年沧海桑田。但变化的是江水线海岸线,不变的却是“向海而生,因商而兴”。

所以,大雨落,水招财;古渡兴旺,财运亨通。

看到刘斯奋先生书法,看到羊化为石的铜版画,赏心悦目,皆大欢喜。

艺术的好处就在于凝聚文化记忆,让先人的背影在,让城市的城脉在。

蹁跹天上五仙人,羊驾何年到海滨。

晋汉相传羊无有,观中遗石自轮囷。

——(宋·方信儒《五仙观》)

回望树木掩映中绛红色的钟楼,午时阳光让红墙金光灿灿。突然有一种感动,明白了此生将与羊城有了无法解开的维系:

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第二故乡,根系于此。

2025-1 广州

【名家简介】

江冰,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出版有《岭南乡愁》《文化岭南》等十多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