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asters’ Talk 名家说岭南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名家说岭南•董兴宝】豆腐趣事——外国人笔下的岭南风土人情(42)
来源:羊城晚报-云上岭南 作者:董兴宝 发表时间:2024-11-02 17:02

中国人种植大豆和食用豆腐的历史悠久,其起源有多种说法,被广泛认可的说法则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岭南人食用豆腐的历史同样悠久,并且在岭南不同的地区,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豆腐菜品和食用文化。

比如,客家菜中,豆腐是最常见的食材之一,梅州酿豆腐是当地传统名菜之一,有着几百年的悠久历史。

再如,英德“九龙豆腐”也是广东著名的豆腐美食,当地人用优质山泉水制作的豆腐特别嫩滑鲜甜,别具特色。

而粤菜中的“蟹黄豆腐”更是一道名菜,深受食客喜爱。我们今天来看看,在外国人的笔下,是怎么记录国人常见的这种食品的?

早期记载豆腐的外国人

熟悉英语的朋友都知道,中文的“豆腐”一词,在英语中翻译为 “tofu” 或 “bean curd”。

“bean curd” 是比较直白的英文表达,“bean” 是豆子的意思,“curd” 有凝乳、凝块的意思,直接描述了豆腐是由豆子制成的凝块状食品。

而“tofu”有音译的成分,一些资料介绍说其来自日语 “豆腐(とうふ)” 的发音,在 19 世纪,随着西方与日本的交流增多,西方人从日本了解到这种食物,并采用了日语中的发音来称呼它。

对于外国人是先从中国还是先从日本了解到的豆腐,并创造了“tofu”的单词,并无定论,但早在1676年欧洲的出版物中,已经提到了“豆腐”:

“中国常吃的最普通、最便宜的食品,全国所有的人,从皇帝到平民都食用它;不仅皇帝和大人物视之为美味,老百姓也把它当做必需的营养。它就是豆腐,即菜豆的浆。中国人从菜豆榨出浆汁,搅动它,制成像乳酪一样的大饼,五六指厚。整块白如雪,触之若大软木塞,再细嫩不过。它可以生吃,但一般与蔬菜、鱼及其他东西烧煮着吃。”

这是《闵明我行记和礼仪之争上帝许给的土地》一书中的记载,该书作者是西班牙传教士闵明我,在清朝早期时候,即1669年,他从澳门到达广州,随后在国内富饶的江浙地区旅行。返欧后,于1676年出版了著作《中华帝国历史、政治、伦理及宗教概述》。

这部庞大的著作分为七个论题,其中第六部分是作者个人行记,而《闵明我行记和礼仪之争上帝许给的土地》一书,就是他环游世界的记录,他游历了当时中国经济最富庶、景色最美好的地区,留下了上述对“豆腐”的记载。

该书的原文中用“Teu Fu”来称呼中国的豆腐,说明至少在清朝早期的时候,欧洲人已经关注和记载中国的这种食物了。该书中还说,豆腐单吃没有味道,但如上所说烹调后,味道好,在油里煎尤佳。他们也指出,把豆腐水分收干,用烟熏,加以茴香,这是最好吃的。

我国自古以来就大量种植大豆并制作豆腐食用了。对此,这位外国人同样也观察到了,他在书中说:

难以相信它在中国的消耗量是多么大,也很难估计在中国产多少菜豆。中国人只要有豆腐、蔬菜和米饭吃,就不需要其他的食物,在中国,任何地方只用半个便士就能购买一磅豆腐。豆腐还有一个优点,即对人的身体来说,它在广大地区不同的环境和气候中都同样适用,因此,各个省份的人都食用它。豆腐是中国最了不起的食品,很多人宁愿吃豆腐也不吃鸡。

时至今日,用豆腐做成的各种美食,也常见于我们的餐桌上,只是,随着人们可选择食物的增多,其重要性比古代下降而已。

我们继续回到外国人记载豆腐的话题。清朝时期,还有一些到过岭南的外国人,记载了“豆腐”,比如,1752年,瑞典人彼得·奥斯贝克到广州旅行后,在其著作《中国和东印度群岛旅行记》中描述“广州的街道见闻”时写到:

鱼被切成块后摆在小桌子上卖,这些小桌子也能像前面说过的筐子一样被挂在杆子上。另外咸肉和豆腐——一种类似我们的奶酪,但用黄豆做的东西——也是这样处理的。

通过这些外国人的记录,我们可以看出,至少在17世纪,欧洲人已经观察并记录了中国的“豆腐”,而目前豆腐的英语单词,我们不敢轻易苟同“来源于日语”的说法,会不会是欧洲人在中国观察甚至体验豆腐后而创造了“tofu”一词呢?

豆腐趣事

虽然欧洲人在17世纪就观察和记载了中国的豆腐,但豆腐传入欧洲,或让欧洲人开始食用,还是发生在19世纪的事情。

根据史料介绍,上世纪70年代,中国豆腐首次以“大豆奶酪”的名称出现在瑞士货架上。在1907年,中国人李石曾用法文写成《大豆的研究》一书,其中介绍了中国豆腐,引起当地人很大兴趣。1909年,李石曾在巴黎西郊创办中国豆腐公司,以机器新法制作豆腐,产品除豆腐外,还有豆可可、豆咖啡、点心以及各种罐头食品,豆腐在当地尤其是素食者当中大受欢迎。

英国著名的汉学家麦都思,于1845年在中国江南丝绸与绿茶之乡旅行记后,写下了《丝绸与绿茶之乡见闻》一书(该书又译为《中国内地一瞥,写在丝绸乡和茶乡游历途中》,见《1867年以前来华基督教传教士列传及著作目录》麦都思条),该书中说:

“我记得,在伦敦参加一次地理讲座的时候,看到演讲者坐在一种石膏模样的物品上。我鼓起勇气上前看,结果那个物品就是中国人用作食物的东西。于是,这位博学的演讲者抬起手,带着遗憾、诧异和惋惜的语气说,在中国生活必需品是如此的稀缺和珍贵,以至于中国居民只能沦落到吃石头;在场的听众都十分同情中国人。”

该书的作者解释说:中国饭桌上最主要的食物就是米饭,但中国一直没有足够的饭食来满足他们的胃口。为了降低对米饭的需求,中国人使用了调味料,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是豆腐,它由豆制品混合石膏粉漂白而成。

我们知道,豆腐的制作主要是利用大豆蛋白的凝胶特性。大豆蛋白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变性和聚集,形成凝胶结构,从而使豆浆凝固成为豆腐。石膏,即硫酸钙,起到这种凝固作用,但总的来说,用的石膏比较少,豆腐的主要成分还是大豆制品,因此,说中国人吃“石头”,显然有些言过其实了,现代人读来,显然是“笑料”。

通过这位英国人的记载,我们也可以看出,至少在19世纪中期时候,欧洲人只是听说或看到了对中国豆腐的记载,并未普遍使用豆腐。在欧洲人眼里,用石膏制作的豆腐很重,放在水里时会沉下去,所以吃进肚里是不是会很不舒服呢?

后来,欧洲人真正品尝了中国的豆腐后,写道:由于它质地柔软和温和,食者会连同米饭轻易地滑进嘴里,原来并无不舒服的感觉。

种植大豆及制作、食用豆腐,的确是源于中国,例如,美国行政法专家、1913年曾担任北洋政府宪法顾问的美国人古德诺在其著作《解析中国》中说:中国人长期耕种土地的经验使他们知道许多欧洲人所不知道的可供食用的植物。中国人还很早就发现,大部分人类所必需的营养成分都可以从植物中获得,豆类(特别是黄豆或东北大豆)、大米、黍、小米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对于百姓常见的豆腐,在欧洲人眼里,都有不同的看法或观点,甚至有诸多误解,那么,对于更为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问题,是不是更是如此呢?期待你的思考与交流。

名家简介:

董兴宝,山东潍坊人,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现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广东工作6年,曾担任广东清远市政府文化顾问(2014-2018年)。主编出版过《北江茶道》(南方日报出版社2014年出版)、《清远故事》(新华出版社2017年出版)和《中华洞河之道》(广州出版社2018年出版)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