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婷 图/受访者提供
在卡车停车时为司机提供制冷的驻车空调,如何保证安全?既要放进大块水果,又要确保不割伤手指,榨汁机开口口径多大才合适?一份份标准文件提供着答案。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研”)标准法规首席专家黄文秀的办公室就在广州黄埔,一进门就能注意到桌角堆着的一大沓国际标准文件。这些时常伴她左右、为行业发展指路的文件,曾经也被她视为“天书”。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全世界成立最早的国际性电工标准化组织,被誉为“电工领域的联合国”。黄文秀清楚地记得,2002年时,34岁的自己首次参加在北京举办的IEC大会。多年过去,如今,黄文秀已带领团队累计牵头制修订20项国际标准,提出30多项国际提案,推动中国标准化声音越来越响亮。
克服时差挑战 让不同国家的声音协调一致
9月26日,国际电工委员会医用低温存储设备项目委员会(IEC/PC 130)全体会议召开。黄文秀主持会议,与来自日本、瑞士、德国、英国等国的30名专家共同讨论,推动由中国提出的2项医用低温存储设备的新标准项目建议获得认可。像这样的国际会议,她一年要参加五六十场。
当国际会议在线上召开时,时差就成了摆在黄文秀面前的一道难关:“为了让更多的国外专家参会,也避免自己被其他事务打扰,我一般将国际会议的时间定在中国的晚上8点后,有些会议还会安排在凌晨,结束时已经是四五点钟,脑子都处于兴奋状态,但还是得赶紧睡一觉,因为天亮了还要继续工作。”
在IEC,一项新的国际标准从提案到发布需要3年至5年,中间需要召集多次会议,让不同国家专家激烈讨论、发表意见,最终协调一致才能发布。
“作为国际标准工作组的召集人,第一要懂技术,第二要了解IEC的规则,第三要善于协调不同的声音,共同形成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黄文秀说,要在国际标准化舞台上获得认同,首先要了解IEC的“游戏规则”。2012年,黄文秀首次向IEC提交国际标准提案,目的是填补电理发剪这一产品的国际标准空白,也借此摸清了规则。“提案要得到不少于2/3的积极成员国同意,以及不少于5个国家选派专家进入工作组,才能批准立项。”黄文秀马不停蹄地沟通,争取到足够的国际专家支持,使提案在2013年成功立项;2017年,她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IEC 62863:2017《家用和类似用途电理发剪性能测试方法》终于发布,这也是家电领域首个由中国人主导制定的IEC标准。
倾听行业呼声 将中国技术写进国际标准
1990年,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的黄文秀来到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中国电研前身)机加工车间从事技术工作。5年后,她被提拔为全国家电标委会美容及其他器具分委会秘书长,正式从事家用电器标准化工作。
当时,国际标准化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在欧美国家。国内标准化研究起步较晚,特别在家电领域,产业的快速发展亟须加快标准化的进程。在一次次的国际标准化会议中,黄文秀深深感受到中外标准化发展的差距。
2002年首次参加IEC/TC 61年会时,面对各国的激烈讨论,黄文秀显得有点懵懂,感到很难参与进去;2007年,在马来西亚参加IEC/TC 61年会时,她开始主动参与讨论,并与时任IEC/TC 61主席Derek Johns进行了深入交流。
2009年,Derek Johns接受黄文秀的邀请,到广州开展培训,面对面解答中国家电企业在实施标准中存在的问题。“企业提出了很多问题,有些情况是国内标准没有跟上国际标准的脚步,有些情况则是随着产品技术的创新,现行的国际标准落后了。Derek Johns便鼓励我提出提案,修改国际标准。”这场培训让黄文秀触动很深,从那时起,她开始留意行业的想法,思考如何将中国的技术方案写进国际标准。
在黄文秀参与意识不断增强的同时,她所在的中国电研也加强了国际标准化方面的工作。2010年,中国电研开始实行首席专家制度,黄文秀被聘任为中国电研标准法规首席专家,公司也希望她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担任召集人、秘书长、主席等职务,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018年5月,黄文秀不负众望,通过竞选正式成为国际电工委员会小家电性能分技术委员会(IEC/SC 59L)主席,这是中国家电业首次有人获得IEC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主席职位。
黄文秀认为,要依靠标准引领家电行业的转型升级,尤其是在当前家电以旧换新的背景下,要引导制造商按照新标准来生产新产品,给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选择。为了与行业发展保持同频,黄文秀的标准化视野也越来越广阔,她称这个过程是不断“开坑”和“填坑”的过程:“每一项看似不起眼的国际标准的使用和推广,都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尽管过程艰辛,但还是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