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 岭南非遗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惠州木雕:从濒临失传到创新发展 “老手艺”传承之路渐宽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作者:杨锦强 发表时间:2024-09-06 10:06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锦强

“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难成品。”一块平平无奇的木料,经过手艺人的精雕细刻、耐心打磨后,便能华丽变身为一件栩栩如生的工艺品,这就是木雕。在惠州,木雕是一门传统手工技艺,其长期广泛地流行于民间,具有典型的“客潮惠味”,并以精湛的工艺制作、丰富的题材内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享有盛名。

过去,从古朴的门窗到精致的家具,再到寓意吉祥的摆件,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发现木雕的影子。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惠州民间掌握这项手艺的人越来越少。去年10月,惠州木雕工艺被列入惠城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尽管如此,惠州现代木雕匠人们仍在坚守与传承古老技艺精髓,同时巧妙地将现代审美观念与创意灵感融入其中,创作出千姿百态、别具一格的木雕工艺品,让观者在赞叹之余,也能体会到传统技艺与现代风格完美融合的艺术魅力。

本期《惠州文脉》将走近惠州木雕,与大家一起了解木雕文化、制作技艺,感受木雕产品的“巧夺天工”,探讨木雕老手艺如何焕发新活力。

一刀一刻夺天工,古木焕发“第二春”

位于惠城区水口街道机场路,有一间手工木雕工作室——格物艺术空间,店面不大,如果没有细细留意的话,大多数人也许不会走进这间工作室。推门入内,可以看到室内摆放着不少用各种木料制作而成的木雕摆件,精美而生动。该工作室的主人骆志平,今年38岁,是惠州木雕工艺非遗项目负责人。

谈起木雕,骆志平滔滔不绝。他告诉记者,一块普通的木料,要完成从平凡到非凡的蜕变,成为一件精美绝伦的木雕作品,要经过构思、绘画、雕刻、打磨、精修等环节,耗时数月甚至数年。

“木料刚砍伐下来时,是不适宜直接使用的。”骆志平介绍,木料要经过时间沉淀,以确保其整体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再通过桐油或石灰水浸泡,达到防虫防蛀防干裂的作用,同时增加其坚硬度、柔韧度,从而为后续的雕刻打下坚实的基础。

选定材料后,需要根据木料的形状、纹理、色泽等自然特性,结合自身的想象力,构思出木雕的主题、形态等,并绘制草图,通过将构思中的形象具体化,为后续的雕刻工作提供指导。“其实,构思花费的时间远胜于动手时间,因为要反复揣摩如何巧妙利用木料的自然特性。”骆志平说,灵感突现时,无论是夜半梦回还是日常小憩,都需即刻捕捉并记录,生怕其稍纵即逝。

紧接着,根据草图造型,运用各种雕刻工具,如厚平刀、圆凿等,逐步削减木料,在木料上塑造出作品的大致轮廓。随后,进一步将粗糙的作品细化,灵活运用相应的工具凿出作品要反映的动态及大致线条,并进行精雕细刻。同时,对作品进行打磨,使其变得光滑细腻,达到理想的质感。在打磨的基础上,对其精细的部位或纹路等进行局部修理、加工,确保作品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最后,把雕刻完成的木雕作品涂上保护漆或打蜡上光。

至此,一件精心雕琢的木雕作品正式完成,成为传承文化、展现艺术魅力的重要载体。

“寻得一块好木料,并将其雕琢成作品的过程其实是非常享受的。”骆志平告诉记者,所谓的榆木疙瘩,其实是有生命的。在雕刻的过程中,仿佛能与其进行无声的对话,达到心灵相通的境界,从而在一刀一刻中保留它原始的韵味与风貌,并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和内涵,让它焕发“第二春”。“在手工雕刻的过程中,蕴含着手艺人的情感、时间与思维,非机械所能及。这就是手工雕刻与机器雕刻的本质区别。”

近50人坚守传承,产业化难题待解

惠州木雕历史悠久,深深根植于惠州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是惠州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范围广泛,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题材选择上,也是丰富多样,既有古老民间传说的神秘莫测、古今人物的生动刻画,又有花鸟虫鱼的细腻柔美、飞禽走兽的雄壮威猛,还有江海水族的深邃浩瀚与戏剧故事的悲欢离合,都深具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

其实,早在唐朝以前,惠州地区便已有将木雕及其制成品融入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实例,如中国三大著名道观之一的元妙古观,始建于唐朝,其木质结构中就大量使用了木雕构件,历经岁月洗礼,至今仍在使用,是惠州木雕技艺悠久历史的见证者。

历来,惠州作为东江中下游的中心城市,处在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汇地带,各种文化在此相互交融、兼收并蓄。同样,木雕作为这一文化沃土上的传统技艺,自然而然地吸纳了各文化之精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貌。

“从史料上来看,至清代中晚期,惠州木雕艺术逐渐发展成熟,以构图明快、刀法细腻、寓意深刻为特色,形成了一种独树一帜的风格,也逐步从实用转变为供人们欣赏和收藏的艺术品。”骆志平说,其中以清代精品《八仙》木雕最为突出,至今仍被惠州市博物馆馆藏。


据他介绍,惠州木雕以多层次浮雕、散点透视构图、保留平面的装饰,形成较为鲜明的雕琢艺术特色。雕刻技法有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透空雕、高浮雕等十多种雕刻技法。而雕刻材料应用广泛,因精雕细刻,较少上色,一般选用色彩较淡的木材作为雕刻用材,如荔枝、龙眼木等色彩较淡的木材,也有选用红木、海南黄花梨、紫檀木等颜色较深的木材作为雕刻用材的。“主要是根据雕刻设计者和艺术表现的需要而决定,有时也会选用几种或者多种颜色的木材来雕刻组合成木雕艺术作品。”

据了解,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惠州木雕艺术品基本上淡出市场,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众多木雕艺人也重新选择其他行业营生。20世纪80年代,木雕工艺已濒临失传。

“近几十年来,幸得惠州民间木雕手艺人竭力挖掘,并有所发展和创新,慢慢形成以‘仿生雕法’为代表的惠州木雕,作品多次获奖,远销海内外。”骆志平告诉记者,目前惠州有近50人从事木雕行业,但真正掌握艺术技艺的人并不多,很难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

非遗项目进校园,培育技艺接班人

去年10月,惠州木雕工艺被列入惠城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非遗项目的传承,若仅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支持与宣传推动,其生命力将难以长久维持。”骆志平表示,只有强化非遗自身的“造血功能”,进行活态的、创新性的发展,同时通过创意转化和适应市场,使其与时俱进,融入现代社会,才能实现自我增值与可持续发展。

昔日家喻户晓的木雕,如今却逐渐隐退于公众的记忆之中。不忍看见木雕艺术日渐没落,骆志平如今正与惠州市理工学校协商,计划在其校园长期开设木雕课堂,打造一个集教学、实践、展示与传承为一体的木雕研学基地,从而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木雕、欣赏木雕、传承木雕。

“通过前期摸底调查,发现不少家长、学生对免费木雕课堂很感兴趣。目前学校也准备了一个300多平方米的场所,同时也正在引导、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对木雕的浓厚兴趣与手工技艺。”骆志平说,争取今年在校园内开设课堂,后续将打造为一个产学研基地。

根据骆志平的初步想法,每周在校园内为学生提供2至4节木雕课程,时长约为两小时,由其及经验丰富的两位徒弟进行免费授课。同时计划将基地划分为手工区域和机械区域,在手工区,注重手工体验与创意发挥,让学生亲手触摸木雕的温度,鼓励其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在机械区,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实际项目,如简单的商品木雕,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锻炼手艺,并从中赚取一定的报酬,实现实践与创收并举。

“也会通过这一平台,发掘并培养在木雕领域有天赋的学生,作为非遗传承人的后备力量。”骆志平说,同时,积极寻求木雕技艺的产业化路径,引导学生探索木雕与现代产业的结合点,如传统古建筑木制拼图设计等,让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

此外,他告诉记者,正在考虑与李家拳非遗开展合作,通过木雕艺术,精细雕琢出一整套李家拳经典动作与神韵的作品,让其拳法精髓更加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激发公众对武术文化的浓厚兴趣,从而实现木雕艺术与非遗武术的双赢推广,让两个领域的非遗共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将聚焦惠州特色元素,如东坡文化、西湖美景等,巧妙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之中,通过创意与匠心的结合,雕刻出一系列具有惠州独特印记的文创产品。”

【文脉人物】

骆志平:“半路出家”玩木雕作品曾多次获奖

骆志平,出生于1986年,祖籍河源,从小对工艺美术有着浓厚兴趣。其于2004年在惠州市博物馆东江民俗文物馆工作时,结识了惠州民间雕刻师陈远生,通过多次交流,对木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一直跟随陈远生学习木雕。

“陈远生师傅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民间雕刻师,周围大小寺院的佛像、梁柱、窗花等绝大多数雕刻作品均出自其手。”骆志平告诉记者,身为那个年代的手艺人,雕刻木作主要目的是养家糊口,以前他常常挑着装有一整套木雕工具的担子走街串巷。

骆志平学有小成后,为更全面系统地掌握木雕技艺,便前往福建、杭州、义乌、东阳、潮州等地进行学习交流。同时收集各种木雕传统技艺资料,购买大量雕刻相关书籍,深入学习研究,使其木雕技艺突飞猛进。

“2007年至2013年期间,木雕市场火热,经常会接一些木雕商品单子,如手串、佛像等。由于重复制作同一类型的作品,雕刻技艺陷入了一个停滞期,难以突破既有的水平框架。”骆志平说。

此时,陈远生也步入晚年,因其小孩不在惠州工作,且深感木雕行业的艰辛,他便将承载其生计的木雕工具及多年积累的雕刻心得,悉数传授于骆志平,希望他能将木雕技艺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为不负师傅的厚望,骆志平尝试各种办法突破瓶颈。“当尝试转换题材时,特别痛苦,如从竹子转至花鸟或鱼虫,发现怎么也雕刻不出来。”他说。

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骆志平一直在写生绘画、种养植物的过程中度过,经过长时间思考与尝试,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能否将二维的绘画转变为三维的雕刻?这一想法的转变,让其慢慢尝试从笔到凿子再到刀,后来一瞬间的顿悟,其成功突破瓶颈期。

“经过尝试,最终雕刻出让自己感觉满意的作品,并在2015年的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铜奖,同时,那件作品也荣幸地被一位收藏家所收藏。自那时起,便更加坚信自己雕刻方向是正确的,也支撑着自己持续在雕刻世界里深耕细作。”他说。

此后,骆志平多次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各种比赛。据介绍,其木雕作品曾多次获得“金奖”“银奖”“铜奖”,如在2016年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获得银奖;2017年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博览交易会获得铜奖;2017年“弘扬工匠精神-广东省木雕艺术作品展”精品奖评审活动中获得金奖;2020年珠三角工艺美术创作大赛“工美金匠奖”评审活动中获得金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