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asters’ Talk 名家说岭南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名家说岭南·董兴宝】外国人笔下的梅关古道——广州十三行系列(16)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作者:董兴宝 发表时间:2024-06-19 22:17

自1757年,清朝仅留粤海一关对外通商后,全国的进出口商品交易,都由广州一口经营,全国各地的出口货物,或从广州进口的货物,甚至往来的外国使者,都源源不断地从广州往返中原或北京。这些货物、人员都是从哪些通道或道路进出岭南的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查阅了《广东通史》并从中找到了答案:自明朝以来,在进出岭南的商路中,北路是广东与北方各省商贸往来最多的商路。

所谓“北路”,即北江水系和驿路,也是自古以来“广东官路”的主要通道。从广州出发,沿北江而上,经三水、清远、韶关等地,然后越过大庾岭,抵达江西。此路因时有“诸夷”贡使及公差通行,又称“使节路”。

大庾岭,因山上有众多梅树,而又被称为“梅岭”,是岭南之“五岭之一”,位于广东和江西的交界处,而南雄梅关居大庾岭顶上,被称为“岭南第一关”,这条古商道也被称为“梅关古道”。我们今天来看看,外国人是怎么记载这条古商道的呢?

翻越古道的外国人

“据我所知,自17世纪开始至1870年,从大庾岭穿越,往返广州和内地的外国人有以下几位:

1655年,纽霍夫(Nieuhof)的使团自南至北

1693年,布维(Pere Bouvet)自北至南

1722年,戈比(Pere Gaubil)自南至北

1793年,马戛尔尼(Lord Macartney)自北至南

1794年,范博阿姆舍(Van Braamsche)的使团和戴斯贵那斯(Desguines)自南至北

1816年,阿美士德(Lord Amherst)使团自南至北

1847年,米尔纳(Rev.Mr.Milne)自北至南

1869年,巴伯(Barbour)和他的随行者自南至北”

德国知名的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1868--1872年间曾对中国进行七次地质考察。1870年,他从广州去北京途中,穿越大庾岭、经过梅关古道时,留下了上述的记载。这些记载都收录在《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中。

这位叫李希霍芬的德国人,或许有的读者不熟悉他,但世界闻名的“丝绸之路”,就是来自他的英文命名,逐渐被我国和世界各国引用。

我们言归正传。在李希霍芬的记载中,英国马戛尔尼、阿美士德都是读者熟悉的英国使者,这些外国使者,就是随着当时繁华的商路,由大庾岭上的梅关古道,往返岭南和中原之间。

“晚上,几个来自宜章的商人来了,从他们那里我得知,南雄通道在这里叫梅岭,在我的地图上标示的是梅岭关。另外还有一条海拔更高的通道叫作大庾岭,并以此在欧洲地图上标注了山脉的名字。”

李希霍芬在其日记中详细记录了大庾岭及梅岭关的情况,只是,他作为当时的外国人,语言不畅,记录得还是不太清晰,甚至弄不清梅岭是大庾岭的一个别称。

但李希霍芬作为地理学家,还是认真观察了大庾岭的高度。他在日记中说,大梅岭不过是一道低矮的关隘。在九江的时候,我根据长江和汉江的长度,推测梅岭的高度最高应该在450米。

他还说,从梅岭脚下到最高处只需要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因此梅岭的高度最多也就400多米。而在此之前的外国人认为梅岭高2500米,显然是错误。

事实上,大庾岭的最高海拔高度是1000米,李希霍芬推测梅岭400多米高度,是“根据长江和汉江的长度”测算出来的,在当时没有现代先进的地理测绘仪器的情况下,他具体怎么计算出来的呢?我们不是地理专家,无法核实和验证他的具体方法。

李希霍芬提到的“马戛尔尼自北至南”路过梅关古道,倒是正确的,马戛尔尼使团成员也留下了记录。在《在大清帝国的航行》中有如下记载:

1793年,英国政府以为乾隆祝寿为名,派使团访问中国。当时使团所乘“狮子”号轮船副船长爱尼斯·安德逊,负责护送马嘎尔尼为首的使团晋见中国皇帝,期间写下日记,记录了从北京到广州途中,路过大庾岭的见闻:“中午时分,我们抵达一个山的山麓。这山是这样的险峻,我们必须下来牵着马上山,行两英里路”。

古道的重要性

梅关古道为什么成为出入岭南最重要的商道呢?对此,《广东通史》中做了阐述。

在古代,水路是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其运输能力远远超过人力和马匹,而梅关古道则是连接珠江上游——北江与江西赣江的重要关口,翻越了大庾岭后,可继续乘船由赣江入鄱阳湖,再经湖口入长江,直达南北大运河,继而到达北京。有此可见,这条古道,成为广州通江南和华北地区的公私商旅往来最重要的商路。

明朝时期,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往返北京和广州时,也路过梅关古道并留下了记载,在《利玛窦中国礼记》中,他这样写到:

“梅岭山屹立在两河之间,标志着两省的分界线。越过它要花一整天时间,翻山的道路也许是全国最有名的山路。”他在记载中说的“两省的分界线”,实际上是指广东和江西的分界线,他的描述是正确的。

他还在记录中说,从山的南麓起,南雄江开始可以通航,由此流经广东省城,南入于海。山的另一面,在南安城,有另一条大河流经江西和南京,途经很多其他城镇,东注于海。许多省份的大量商货抵达这里,越山南运。

通过他的记载可以看出,早在明朝时,从岭南往返北方省份的大量货物,就是从这条古道上往返的,只是,无论是从南进入广东,或者从广东北上岭南的货物,虽然大部分可以走水路,但路过梅岭时,“旅客乘马或者乘轿越岭,商货则用驮兽或挑夫运送。他们好像是不计其数,队伍每天不绝于途。”

根据《广东简明史》的统计,自广州1757年一口通商后,全国各地运往广州的货物达到80多种,包括茶叶、丝绸、大黄、皮货、药材等,大量货物就是经过了这梅关古道运往广州的,通过外国人的记载,我们可以想象出当年商路的繁华。

事实上,梅关古道的历史,比明清时期外国人的记载更为悠久。

根据《广东通史》的记载,早在唐朝时期,粤北就是岭南通内地的重要通道,当时广东与江淮地区的经济联系更为紧密。唐朝前期广东的漕运一般先至扬州,再转运两京。广州等地从海外进口的货物,大部分也流向江淮市场;而江淮的陶瓷、丝绸等则南运广州,运销海外,而这些货物的运转,必须经过大庾岭,因而南北商旅往来甚为频繁。

但是当时大庾岭“以载则曾不容轨,以运则负之以背”,往来不便。开元四年(716年),曾在唐代任宰相但去官家居的韶关人张九龄上书朝廷,要求重修大庾岭路并获准,并被委派主持其事。张九龄募集民夫,利用农闲,凿平险峻,拓宽路面;又在沿路设置驿站,以供歇息,从而修成“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的新道,使“高深为之失险”,“转输以之化劳”,交通顺畅,广州的对外贸易和其他方面受益匪浅。

如今的“梅关古道”遗址,也是广东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重走下“梅关古道”,感受当年曾繁华的古商路。

名家简介


董兴宝,山东潍坊人,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现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广东工作6年,曾担任广东清远市政府文化顾问(2014-2018年)。主编出版过《北江茶道》(南方日报出版社2014年出版)、《清远故事》(新华出版社2017年出版)和《中华洞河之道》(广州出版社2018年出版)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