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Chinese New Year Greetings 老广贺春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400多年历史的泮塘“老龙”起水:夫妻舵手坚守龙船文化 后生“扒仔”接棒起航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作者:马思泳 发表时间:2024-06-03 08:06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思泳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

广州荔湾湖公园“龙船窦”埋藏着泮塘村有400多年历史的“老龙”。“老龙结契”是泮塘龙船和佛山盐步“老龙”广为人知的佳话。龙船鼓响,“老龙”雄风再现,泮塘龙船承载着数代泮塘人的龙船情结,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书写泮塘仁威历久弥新、团结友爱的龙船精神。

夫妻舵手成佳话

“每年农历四月,我的龙船瘾就来了!”泮塘首二三约龙船会负责人梁绵海年近60岁,他从10岁起参与起龙仪式,40多年来从未间断,“11岁开始我上船扒,我当时坐的是中间位置。14岁开始,村里长辈教我掌舵龙船方向,我便担任执梢。”

梁绵海的父亲曾是泮塘首二三约龙船会负责人兼“老龙”仁威一号船鼓手。“父亲1999年去世之后,我学习打龙船鼓,也继承了龙船会负责人的位置。”梁绵海说,每逢农历四月,要开始筹备扒龙船的大小事务,组织兄弟们召开龙船会,准备起龙、龙船景、龙船饭等工作,“农历五月初一去石井、农历五月初五泮塘龙船景、农历五月初六到佛山盐步探望‘契爷’,这三个重要的日子,每年一定会记住。”

梁绵海也是泮塘首二三约女子龙舟队筹建人之一,他说:“按照传统,女士是不能扒男子龙船。为了传承龙船文化,我向村民提议筹建女子龙舟队,打造女子龙船,后来也得到大家的大力支持。”

梁绵海的太太蔡少玲是现任泮塘首二三约女子龙舟队队长,2014年的端午是她印象深刻的日子,“我们专属的‘凤船’和新打造的男子长龙船同步下水,此后,我们妇女每年都有龙船扒了!”

刚开始,蔡少玲担任旗手一职,但她心里有股“打鼓劲”,“我的家族都是打狮鼓,我对打鼓十分感兴趣,空余时间到祠堂练习,在家也拿着筷子敲……鼓声是龙船的指挥口令,必须要牢记鼓点。”

2024年,泮塘首二三约女子龙舟队迎来10周年,发展至今龙舟队成员完备。在蔡少玲心中,龙船联结了乡亲的友好关系,“每逢端午时节,外村的女士前来探访,我们都主动让她们扒龙船,大家相互礼让。”

“老龙”文化后继有人

“今年我有9天都在扒龙船啊!”荔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扒龙舟”代表性传承人李凯帆常年参与泮塘首二三约的龙船事务,龙船在“80后”的他心中有着重要地位,“我的龙船魂在两三岁时已埋下种子,小时候过端午,爷爷就带我‘睇龙船’,龙船是我们爷孙的记忆。”

1999年,李凯帆如愿坐上“老龙”扒龙船,至今仍未间断,他说:“龙船寄托着村民的乡土情感,代表村民上进、团结的精神。泮塘龙船还吸引了周边居民参与,龙船维系了乡邻之间的友谊。”

《老广明代龙舟那些事》《明代龙舟“鼓”声音》《龙舟故事辩谬》……这些都是李凯帆和专家学者合作撰写的文章。“从2006年起,我开始请教村内外的老人、专家,收集了关于传统龙舟的一手资料,钻研龙舟活动的历史渊源。”李凯帆说,“通过研究龙舟活动,我还发现泮塘龙船鼓有着自身的特色,它的招式花样多,和其他村落存在区别。”

近年来,李凯帆还将龙舟文化带进校园、社区,向大众介绍龙舟运动、习俗等,有时带上龙船鼓、龙船桨给大家体验。目前,李凯帆正参与筹备2024广州国际龙舟赛的彩龙比赛,“今年我们将结合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非遗、泮塘等元素装扮龙船,展现荔湾民俗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