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asters’ Talk 名家说岭南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名家说岭南·董兴宝】泰戈尔的岭南见闻与评论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作者:董兴宝 发表时间:2024-04-09 21:19

2000多年前的孟子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对岭南地区乃至全国各地的侵略暴行,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一些国际友人,对中国进行摇旗呐喊,为中国发声。

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泰戈尔,就是其中的一位。1913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一生热爱中国,他的广州行程计划虽然未能实施,但却到过香港,目睹了岭南的社会真实的一面,用他的文字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更难能可贵的是,泰戈尔在20岁的时,发表著名的文章《鸦片——运往中国的死亡》。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泰戈尔在岭南的见闻,以及他笔下对发生在岭南之事的看法。

对鸦片贸易的抨击

“英国坐在亚洲最大的文明古国的胸脯上,把病菌似的毒品一点一滴注入他健全的肌体和灵魂,推着他走向死亡。一个强国向一个弱国出售死亡,出售毁灭,一方获取暴利,另一方损失惨重!”这是泰戈尔在20岁的时候,即1881年发表在《婆罗蒂》杂志《鸦片——运往中国的死亡》文章的原文。他在文章中,义愤填膺,极力抨击英国的鸦片贸易毒害中国人的情形,也表达了对中国人的同情。

“在中国的鸦片贸易中,隐藏着龌龊卑鄙的动机,其中阴暗的偷窃心理比抢劫还要可恶。”泰戈尔直言不讳的强调。他在文章中还说,早在1780年,东印度公司两艘载有鸦片的商船行至澳门附近的大鹏湾。以前中国仅进口两百箱鸦片作为药用,但到了1781年,两千八百箱鸦片进入中国,在当时清朝政府颁布法令,禁止进口药片的情况下,英国人照样走私。查阅《广东通史》等文献资料,泰戈尔讲述的情况,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

泰戈尔还在文章中说,虽然清朝政府禁止鸦片船只在中国海域停靠,但英国人将运输鸦片的船队开到珠江口附近,在中国沿海游弋,腐蚀和拉拢清朝的岭南官员,寻找秘密通道,继续从事非法贸易。

当时的泰戈尔,虽然没有来过中国,但他对当时岭南人们吸食鸦片的危害及情形,做了非常详细的描述,他在文章中写到:

一个英国人在佛山参观烟馆,一位抽鸦片的对他承认,他十分之八的收入抽鸦片抽掉了。末了愤愤地对英国人说:“你从英国来的,一定也做伤天害理的鸦片生意啰!哎,我问你,你们的女王是个坏女人吧?我们给你们上等的茶叶、丝绸,可她送来的是害人的毒药!”这就是普通中国人对英国的看法。

可见,泰戈尔对中国人的同情、对英国人的愤慨,十分生动的跃然于文字上。在当时鸦片大量输入中国,很多岭南人也在吸食鸦片,虽然他们知道鸦片的危害,但染上毒瘾后无法自拔,严重影响了中国人的社会、经济发展,最终清朝皇帝派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销毁鸦片,然后中英矛盾激化,爆发了鸦片战争,这段历史众人皆知,我们不再重复叙述。

泰戈尔的香港见闻

“云雾、雨丝把天空搅得一片模糊;香港的山峦隐约地出现了,清泉从山坡上汨汩地流下来,仿佛潜入水中的一群魔鬼把头探出水面,水珠从他们的蓬发和胡须滴落下来。”

1916年,泰戈尔在去日本途中,经过了香港,并在香港进行了短暂的停留,为此,他专门写了篇《途径香港》的文章,讲述了当时他的见闻,这是泰戈尔在文章中第一次到达香港时对其描述。

当时在船上,泰戈尔的观察十分细致,他观察到:“水手隔一会儿就用结着绳子的皮筒,从海中取水”。他好奇的问水手为什么取水,水手告诉他:海中每股海流的温度不同,不断取水可测出水温,测算海流的走向,弄清楚海流的速度对船速的影响。泰戈尔对中国人的智慧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泰戈尔在船上上,还仔细观察了码头上正在劳动的中国搬运工人:“他们每人穿一条蓝裤子,光着上身,他们这样的体魄和劳动,以前见所未见他们是那么壮实,身体没有一丝多余的累赘。”

泰戈尔发现,勤劳的中国人之劳动,并不是靠他人的监督,他甚至以诗人的浪漫情怀,感觉中国的人“劳动仿佛是他们的身体之琴弹奏的一支曲子。”可以说,他对中国人的喜爱,溢于言表。

在诗人的眼中,中国人的劳动,如诗如歌,他还赞美了中国人刚健的身躯,通过目睹中国人的劳动之美,他感到中华民族储存了巨大的能量,他还预言,一旦中国人掌握了科学,世界上没有什么势力能够阻挡中国的发展。

100多年过去了,我们现在再看看泰戈尔的预言,颇有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泰戈尔笔下勤劳、智慧的中国人,特别是“敢为天下先”的岭南人,用几十年的时间,赶超了西方一些国家两百年的发展,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我们同样也赞叹当时诗人泰戈尔,面对羸弱的清代中国,能有如此独到的智慧和眼光。

拒绝日本人邀请

在日本人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之后,他对日本人的野蛮和无耻进行了强烈的谴责。曾与泰戈尔有过交往的日本诗人野口米次郎曾两次致信泰戈尔,为日本人的侵华罪行辩解,泰戈尔在广州、香港相继沦陷前后,一一回信,毫不客气地给予驳斥,我们看看泰戈尔在回信中怎么说的。

首先,泰戈尔对日本的诗人、文化界人士受战争的熏陶,并未战争辩解感到遗憾、羞愧,并表达了自己的愤怒,他认为这也是诗界、文化界的悲剧。他在回信中直接写到:“想起来令人难过的是,在战争狂热的熏染下,某些领域卓有创见的艺术家竟陷入迷惘,天才人物竟把自己的名望和真诚供奉在战争魔鬼的祭坛下面。”

其次,泰戈尔旗帜鲜明的反驳日本侵略中国的理由,他说“对中国人民发动一场残酷的战争,践踏文明的一切道德原则。这铁的事实,是任何辩解也改变不了的。”他甚至还无奈的说,即便是自己说了没有用,自己也要坚持说。

对于正在进行的战争走向,泰戈尔也进行了预言,他警告日本说,

“中国是不可战胜的。突然面临一场残酷的战争,中国以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保卫自己的山河。”可见,他不但对中国赢得这场战争有信心,还对中国人的抗战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泰戈尔虽未能亲眼看见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但历史的发展完全证实了他的预言。

最后,鉴于当时日本的侵略战争还在继续中,泰戈尔在回信明确拒绝了日本诗人的邀请,同时他还是表达了自己美好的愿望:“假如我能使中日两国停止惨烈的战斗,和睦相处,共同为建立亚洲的新世界而奋斗,我认为这是我一生的荣幸。”泰戈尔还是以他诗人的情怀,期待各国的诗人们,能高唱和平之歌,人类社会的兄弟们不再用科学发明的武器互相残杀。

泰戈尔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泰戈尔是近代中印文化交流的奠基人之一,1924年,他应邀访问中国。历任中国国家领导人对其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例如,周恩来总理1956年参观国际大学时赞扬泰戈尔是“憎恨黑暗、争取光明的伟大印度人民的杰出代表……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泰戈尔对他们的热爱,中国人民也不能忘记泰戈尔对他们的艰苦的民族独立斗争所给予的支持”。

如果你对泰戈尔热爱中国更多的故事有兴趣,可以翻阅2016年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泰戈尔与中国》,该书详细收录了泰戈尔与中国的多部相关作品。

作者简介

董兴宝,山东潍坊人,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现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广东工作6年,曾担任广东清远市政府文化顾问(2014-2018年)。主编出版过《北江茶道》(南方日报出版社2014年出版)、《清远故事》(新华出版社2017年出版)和《中华洞河之道》(广州出版社2018年出版)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