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艾修煜
“风里面听莺声啭,风里淡淡诉情怀暖……”
这是刚刚收官的央视一套热播剧《珠江人家》中的粤剧插曲。
辨识度颇高的粤剧唱腔、风情浓郁的岭南画卷、琳琅满目的粤菜粤点、一波三折的动人故事、豪气干云的家国情怀……这部粤产年代大剧闪耀荧屏,收视率一路上扬,最高收视率更突破3%,目前稳居2023年央视一套黄金档剧集收视冠军宝座。
透过《珠江人家》这一爆款之作,环视广东文艺发展的新格局不难发现,近年来,文艺粤军奋楫争先、勇攀高峰,已推出一大批扎根本土、深植时代的文艺精品,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展现了岭南文艺精品创作的丰硕成果,也为广东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揭开了崭新篇章。
立意深厚
岭南文化与家国情怀并重书写
文艺创作应当从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素材和灵感,同时反映时代主流价值、回答时代课题。
秉持着这一创作思路,《珠江人家》开创性地将岭南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粤药、粤菜、粤剧三大行业相关元素相融合,以陈氏三兄妹的分离、成长、团聚为主线,展现了他们在家国风云变幻的岁月里,既能为个人事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更可为保家卫国牺牲小我、赴汤蹈火的拳拳之心,彰显了岭南人爱家爱国、敢为人先的精神内核。
该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后,以破3%的收视率,成为今年央视一套截至目前的收视冠军。可以说,《珠江人家》既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现,也为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做出了示范。
据悉,为了充分表现岭南文化风采,《珠江人家》剧组多次到广东各地深入采风。导演吴斌透露:“粤菜、粤剧、粤中医药部分都有扎根行业几十年的顶级专家跟组,配合剧组工作,勘误指导。演员们也很敬业,不仅在开机前做足功课,现场更不断请教专家,他们体验角色、进入角色、创作角色的诚意是观众能看得见的。”
《珠江人家》犹如一部“色香味俱全”的岭南文化百科书。“色”包含了郁郁葱葱的岭南风光和粤剧的浓墨华彩;“香”是粤菜的馨香,代表着烟火气和触动人心的脉脉温情;“味”则囊括了粤药香味、粤菜美味、粤剧勾画脸谱的铅粉松烟味,令人回味悠长。而这些,共同折射出亮丽多彩的岭南文化。
《珠江人家》对家国大义的书写也称得上浓墨重彩。剧中,中共地下党员陈氏夫妇为掩护同志撤离而惨遭杀害后,陈氏三兄妹历经劫波,在因缘际会下得以骨肉团聚。国难当头之际,兄妹三人义无反顾地继承父辈革命衣钵,用一腔热血谱写出抗日救国的壮丽篇章。
陈氏兄妹的成长之路,形象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青年在历史进程中的觉醒与奋战,深刻解读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联,同时点明了一个事实:近代以来,无数岭南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抛洒热血,广东近现代革命史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史的重要一环。总编剧高满堂如是评价《珠江人家》:“爱恨情仇不俗,家国情怀泪目,更有薪火相传,且看云卷云舒。”
匠心创作
扎根于对粤式生活的沉浸式感知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好的作品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
无数实践证明,文艺工作者只有扎根基层、深入群众、积极拥抱生活,才能萃取创作灵感,领悟艺术真谛。
《珠江人家》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台前幕后工作人员脚踏实地的付出。编剧柳桦透露,《珠江人家》的剧本从采风到开机定稿历经14个月。为了创作好这部剧,柳桦要求自己沉浸式写作,“听粤语歌,看粤语电影、电视剧,出门吃饭也要去粤菜馆子,还专门买了《广东话正音字典》……我也说不好这样有多大效果,这更像是给自己一个仪式感,告诉自己,一定要写好这部剧。”
为了拿出扎实的剧本,柳桦广泛请教了行业专家,还啃下了两百多本有关粤剧、粤菜、岭南中医药以及岭南文史、风俗方面的书籍资料,“虽然是笨功夫,但也是真功夫,很有效。”
行业专家、粤剧导演陈少梅则透露了郭晓婷、曹骏等演员开拍前每天学习粤剧的状态,“演员每天上午从酒店出发来跟我们汇合,我们一句一句地教”。除了现场教学,还由专业的粤剧演员把唱段拍摄下来,“我们发给两位演员,让他们慢慢学、慢慢练”。
粤剧教学进行了两个月,《珠江人家》才开机拍摄。陈少梅表示:“开拍后我们也没有闲着,就坐在工作间看监视器,如果哪些画面觉得不对、不准确,就会立刻跟吴斌导演沟通,并把意见传达给演员。我们就这么跟着剧组工作了半年多。”
在主创团队的匠心打造下,尽管《珠江人家》讲述的是发生在岭南的故事,但仍让全国观众“共振共情”。吴斌表示:“准确、深邃的文艺作品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希望更多观众能借《珠江人家》感知岭南文化的魅力,增加对岭南这片土地的认知,进一步领略岭南人民敢为天下先、乐观进取、务实变通的精神气质!”
爆款频出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文化力量
广东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机缘,孕育了无数名人名家、大师巨匠,他们以各种方式,书写了关于岭南文化的万千气象。此次,《珠江人家》凭借央视一套收视冠军的成绩,再一次印证了岭南文化的巨大吸引力。
柳桦表示,广东是文艺创作题材的“富矿”,古有南越王、林则徐,近有广交会,他在《珠江人家》剧本的创作过程中,屡屡发现新题材,并打算“单独存起来,留着以后写”。柳桦感叹:“岭南这片土地充满着活力与机遇,这里的人和故事写不完!”
吴斌亦认为,岭南文化“是电视剧创作领域的沃土”。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广东创作的《公关小姐》《英雄无悔》《情满珠江》《和平年代》等影视作品,以题材优势、价值观念引领和现实风格独创,开启了打造粤产剧品牌的历程,近年来《太行之脊》《追梦》等广东大剧也取得了不俗反响。吴斌表示:“岭南‘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特点决定了它在艺术创作上的发展性与延伸性,有了好土壤,必然会出好庄稼。”
事实上,“出圈”的远不止粤产电视剧。潮汕英歌舞火爆短视频平台,热播剧《狂飙》带旺江门旅游,粤剧电影《白蛇传·情》《谯国夫人》摘“华表”揽“金鸡”,舞剧《咏春》一票难求、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观剧热潮,音乐剧《广交天下》入选全国优秀音乐剧展演……近年来,广东文化频频迎来“高光时刻”,文艺“爆款IP”频现。
以广东音乐、粤菜、粤剧、武术、龙舟、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传统文化艺术,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东的“根”和“魂”。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努力下,这些瑰宝不仅频频绽放新光彩,还纷纷借助电视剧、电影、舞台剧、短视频等新形式和媒介手段,实现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系列精品力作助力推进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新时代岭南文艺新高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彰显了文艺澎湃力量,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