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磊
图/主办方提供
8月18日下午,2023南国书香节活动现场,“《大学如何回忆——怀想中大(增订版)》阅读分享会”在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百年校庆对一个大学来说,是上一个台阶的最好时刻,应该趁这个机会有一个大的发展。”谈到明年即将迎来建校100周年的母校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一级教授、博雅讲席教授陈平原说。
《大学如何回忆——怀想中大(增订版)》是陈平原为庆贺中山大学百年校庆特别刊印的随笔集,去年10月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时代记忆”“我的大学”“师友情谊”“校园文化”四个部分。
作者用深厚的感情和优美的文笔回忆了上世纪80年代身为学子的求学经历、描绘了大学校园生活、记录了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和感人的温情。
陈平原常说:我的学术训练和精神蜕变是在中大完成的。在他看来,自1978年3月10日走进中大校园那一天起,就与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陈平原与大学结缘也不仅仅是“上大学”、更是“读大学”——将“大学”作为一种教育形式、一种社会组织、一种文化精神,去阅读、辨析、品鉴、研究。
“我希望,我的回忆不只是怀旧,还有反省和批评的精神。我要将个人的回忆放在大时代的背景中,让大家都能看看我们走过的道路。”陈平原说。
因此,这部随笔集也收录了作者在中大的演讲和与中大相关的文章,对中大的发展寄予厚望,读者从书中可以感受到大学的时代脉搏和历史潮流。
活动现场,中山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李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原校长林伦伦,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彭玉平,与陈平原共同分享阅读感受。
“学者不只是待在书斋里,也是待在社会里。所以学者不能只有一支笔,要有两支笔。”在彭玉平看来,陈平原就有这样的“两副笔墨”,因此他的论文有质感、有光泽,有理论深度、也有文学光辉。
“陈平原是很重感情的人,他对家乡的热爱一直藏在心里,总想为家乡做点什么事。”林伦伦说。李萍认为,陈平原的作品里能看到中国知识分子纯粹的风骨和理想,“感谢他给了我们这样一本书,用最平凡的方式揭示了最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