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asters’ Talk 名家说岭南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名家说岭南】今天,我们如何谈论故乡?
来源:潮州日报 发表时间:2023-08-09 17:45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古往今来,多少唯美诗篇,围绕着故乡抒发真挚情感。故乡,是人们最柔软的心弦,是中国文学永恒的主题。

今年,著名学者陈平原教授推出著作《故乡潮州》,用学术眼光深情凝视生于斯长于斯的一方水土,审视故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这位集北京大学一级教授、北大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诸多身份于一身的学者,始终保持着对家乡潮州的关注。他是最早提出潮州作为“活着的古城”这一特殊价值的学者,在前年潮州文化论坛上首次抛出“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古城”,引发古城在时代担当中的新期待。《故乡潮州》一书的出版,再次把潮州推向读书人的视野。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我们如何讲好潮州故事,以优秀文化赋能城市建设发展?近日,陈平原教授走进潮州文化大学堂,与文化学者林伦伦、韩山师范学院副校长黄景忠,围绕“今天,我们如何谈论故乡”主题展开对话,畅谈各自心目中的“故乡”与“潮州”。

边缘与第一线

陈平原教授是最早提出“活着的古城”的学者。而在《故乡潮州》一书中,陈平原教授指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必须努力理解其历史文化命脉,并尽可能适应它,再略作调整与发挥。”潮州这样一座边陲小城,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形态,它的历史文化命脉是什么?

陈平原:

我在十多二十年前,就感受到潮州作为“活着的古城”的独特性,也曾在潮州市政府一个决策咨询会上提了出来。我在全国各地旅行,发现很多古城被拆得太厉害,或者商业化太严重,要么居民大都撤出来了,只剩下老人。而对于潮州,我感慨,古城被尽早地保存下来,没有大的变动。而且至今,古城里依旧有烟火气,依旧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一派生机勃勃。在这个意义上,古城还是“活着”的,不只是一座凝固的“博物馆”。

每次回到家乡,都会碰到这个话题——什么是潮州文化的特质?我老是回避,原因是什么呢?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一股热潮,谈“城市精神”。大家都力图用几句话甚至几个字,来描述自己城市的精神特质。但我觉得这样的论述效果并不好,意义也不大。我更愿意在历史文化现实中讨论城市的成长。这座城市是如何走过来的?今天面临怎样的处境?今后该往哪个方向去?如此具体的描述,对于理解一座城市更有意义。

谈论潮州,必须意识到潮州与其他城市的差异,与同处于沿海地区城市的差异。“礼失而求诸野。”边陲地区,必定会有与中原不太一样的地方。历代王朝首都的所在地离我们很远,这个地方在生存发展中属于南方边陲,所谓“省尾国角”。但在跟东南亚、跟海外对话的时候,潮州是处在第一线,而并不是一个边缘地区。

其实任何一个地方的文化都是有由头的,远古的由头。谈潮州文化一定要记得,要从“古今中外”四个方面来看,从中华文脉角度来谈,也要放在明清以降的五六百年,和海洋文化的对话、和世界各国的对话,乃至其拓展的历史来讨论。我们不仅是中原文化的古典遗存,我们也是面向海外开拓进取的一个桥头堡。古今中外几个线索联系在一起来谈潮州,那样的复杂性会增加一点,可能更加生动,而且贴合我们的实际生活。这样来讨论文化,就不是简单的几个字所能概括的。所以,如果要我讨论潮州文化,我更愿意讲一大堆的故事,而不愿意用几个字来描述。

感性的温度和理性的光辉

如何评价《故乡潮州》一书?作为一部谈论故乡的作品,其最大的特色在哪里?在文学史上众多关于故乡的著作中,它有怎样的价值?

林伦伦:

我家里的藏书之中,平原兄的著作最多,不但我喜欢,我太太也喜欢。《故乡潮州》这本书,我读了不止一遍,书中的文章发表的时候,每篇我都拜读,自己写文章时也常常引用。所以这是我理解得最透彻,也是最喜欢的一本书。

我在对《故乡潮州》的书评里有一个小标题叫《感性的温度和理性的光辉》。“横看成岭侧成峰”,站在某一个高度,大家对故乡的事物都有不同看法。而如何围绕故乡进行理性分析?平原兄提出“活着的古城”,这是一个很专业的术语。我最佩服的是《六看家乡潮汕》,从不同角度逐一观察分析。我的研究对象是方言,更多关注微观的东西,而平原兄则超出方言来看待方言如何保存和发展。这种理性的光辉,源自平原兄的读书量大,以及世界上他走过的地方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得多就有比较。他到每地讲学,都跟专家学者交流学问。他所写的关于故乡的文章,有其他描写故乡的作品很难达到的高度。

黄景忠:

在中国文学史上,特别是古代诗歌里面,一提到故乡,许多名篇立即就会浮现出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些都是表达乡愁的。为什么乡愁是文学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我认为,每个人的精神和灵魂,都需要有一个归宿。故乡就是很多人、尤其是旅居在外的人的归宿点。

关于故乡的作品,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鲁迅的《故乡》,它创造了一种与古代诗人寄托乡愁不同的表达范式。鲁迅在《故乡》里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关切,但它不是一种单纯的乡愁。他心目中的故乡,是美丽的豆腐西施,是十一二岁、手捏着一柄钢叉、非常有生命活力的闰土。三十年之后回到故乡,豆腐西施变成一把圆规,闰土变成一个木讷、愁苦的老人,因为经济的窘迫,更由于精神的束缚。他们的精神不断被限定,然后衰败枯萎。鲁迅所表达的是故乡的幻灭,是一位思想家对故乡的思考和批判。所以鲁迅的《故乡》对我们影响很大,后来很多描写故乡的作品,实际上深受鲁迅的影响。

陈平原教授这本《故乡潮州》,创造了另外一种写作范式,是一位学者对故乡的关切和思考。他以学者的眼光,跳出故乡看故乡,把故乡放在时间和空间的框架里面分析。时间的框架是故乡如何从历史中走过来,现在怎么演变。空间的框架是和别的城市对比,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中考察故乡。陈平原教授在《六看家乡潮汕》里面说,必须不时跳出“此山”,兼及体认、表彰与反省。这就是学术眼光,把自己放进去,回忆生命,同时理性地看,既看到优点,同时也看到缺点,所以读他的文章,时常有出人意料的论断。

我们经常形容潮汕为“省尾国角”,陈平原教授引用金克木的《说边》:“现在的人喜欢讲中心,不大讲边,其实边上大有文章可做。没有边,何来中心?”从另外一个视觉来看,潮汕地处于边缘上,反倒有一种未被中心遮蔽的特殊性和丰富性。

讲到“活着的古城”,我更喜欢另外一篇文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古城》。用一位学者的眼光来看,古城的魅力在哪里?很多人认为是湘子桥、牌坊街、灯光秀、工夫茶,而陈平原教授通过与那些商业化古城的对比,提出潮州是“活着的古城”,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穿梭其中,可以感受到老百姓的烟火气,感受到平静的、清幽的、雅致的生活状态,这是现代社会很难得的东西。

所以《故乡潮州》既有作家的感情表达,又兼备学者的眼光,其价值在于创造了学者对家乡的关切和思考的一种表达范式。

陈平原:

《故乡潮州》出版对我来说是一个还愿的过程,我怀想我的家乡,但我希望让我这个怀想能够蔓延开去,让外地人也能关注潮州这座古城、这座古城的存在方式、还有这座古城的生活方式,或者说古城的文化形态,这是我的目的。

林伦伦:

平原兄写这本书,目的就是“为家乡做点事”。这些年,我们做了很多“为家乡做点事”的事,这本书就是“为家乡做点事”的其中一件事。我们写乡愁的文章,包括理性的分析也好,感性的感受也好,其实就是为了启发更多年轻人的“文化自觉”,让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在树立“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更加坚定“文化自信”。这就是《故乡潮州》真正的目的,以及其价值所在。如果高三的同学都喜欢看这本书,看完能够有所收获,那么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年长一点的看这本书,了解到我们的古城原来这么好、为什么这么好,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充分体现出来了。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家里的故事也很美妙

“故乡”是一个温暖的词汇,但这种温暖,是否需要经历离别才能体认。是不是远离故乡的人才有乡愁?林伦伦教授新近也推出了《乡愁如梦》一书。身处家乡的“在地者”,为何也会有乡愁?

陈平原:

客观上,走出去的人更容易体会到故乡,不管是好或者缺憾。只不过谈这个话题,很容易变成一种客套话,我才努力把自己的思考带回来。离开故乡以后,对故乡的怀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有些人离乡若干年后又回来,那时对故乡的看法会发生变化。今天的高等教育存在一个毛病,培养选拔的过程中,很多人从小就想出去,想考上北大清华。当考上各种各样的好大学变成一个目标以后,他们一路走来并没有对故乡留下多深的记忆,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家里的故事也很美妙。我希望现代社会的人们,尤其是高三学生,请记得这一点。如此,当你走遍天下,才会觉得拥有自己的根。不管你留在这个地方,还是走一圈再回来,或者以后不再回来,因为各自的立场以及阅历不同,谈论故乡的方式会不太一样。但有了这个“锚”,会让你停留的时候、思考的时候,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尺度。

林伦伦:

人不一定要远离故乡才会产生乡愁,有时候也可能会有“在地的乡愁”。年长的人经常会回忆年轻时、儿时的往事,那也属于一种乡愁。离得越远,乡愁固然越浓。而我前后有二十七年时间在家乡工作,我心中的乡愁,可以说是一种沉浸式的乡愁。

不同的故乡共同造就了我们

有一种论调说打工潮引发下,中国开始出现一群“没有故乡”的人——孩子从小在异乡生活成长,被视为“外地人”,当回到陌生的出生地,同样被视为“外来者”。他们的故乡在哪里?“故乡”对这个群体来说会否消亡?

陈平原:

这个状态近些年很严重,尤其在珠三角地方。但我经常引用周作人的观点,故乡不只一个,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故乡也是我长期生活的地方。在这个地方生活久了,对它有感情,那就是故乡。除了谈潮汕,许多人不知道我还有另外一个话题是谈北京。今天做北京学研究,都会以我九十年代一篇文章作为起点,题目就叫《北京学》。我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对它有接触、有感恩、有感悟,我必须对它有所回报。因此,我在北大开设一门课程,带着我的学生,用脚丈量这座城市,用心体会这座城市。小孩子在深圳长大,在北京长大,深圳、北京就是他们的故乡。祖籍固然重要,但是长期居住的地方就是故乡。要关注祖籍所在的故乡,也要关注当下生活的城市,不同的故乡共同造就了我们,这样的话才不会产生分裂,才不会纠缠于自己是不是深圳人、是不是潮汕人。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古城”的当代价值

文化更是一个人的根和魂。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中华文化重要支脉的潮州,“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古城”潮州,会否成为更多人的“心灵原乡”?按这种期待,潮州要做好哪些准备?

黄景忠:

是这样的。“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古城”潮州,在当代、在现代生活中有其独特价值。为此,我们不仅要打造、呵护好城市的景观,更要把留在生命痕迹里的东西表达出来,把跟生活方式相关的东西表达出来。

林伦伦:

日久他乡亦故乡。希望在潮汕出生、长大的孩子们,够强化对生我养我的故乡的感情,这是我们谈论故乡的目的,也是我们把家乡建设好的责任。也希望家乡越来越好,走出去的孩子们能够记住他们的根、能够回来。

陈平原:

多年以前我回潮州演讲,当时社会上有一句口号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但我说,若干年后,我们一定要做到“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这在别的城市不见得能做到,但在潮州应该做得到,而且也是潮州可以傲视当下的一个重要标志。

古城潮州拥有丰厚的资源禀赋,未来发展有无限的可能性。希望能进一步寻根、溯源、挖潜,从“古今中外”四个方面找到传承发展的着力点,共同推动潮州文化繁荣发展、生生不息。

长远来看,文化也能创造产值,如何让文化赋能,用文化让潮州显得更有价值,创造潮州的文化产值,应该是潮州以后发展的方向。另外,沿海的城市有很多共同点,应该组建一个联盟,比如潮州、温州、泉州,然后共同来谈论潮州学、温州学、泉州学,有很多共同的话题和经验,也有很多共同的欠缺,在这方面共同提携,并且做成一种文化论坛,为了当下、为了潮州、为了世界。那样才有可能更好地走出去,把这里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转化为重要的文化产值。请记住世界上那些历史文化悠久的著名城市,那里的人是如何经营自己的城市的。

《故乡潮州》导读

“近年出版的各种著作里面,《故乡潮州》是我特别看重的。因为我24岁离开家乡潮州,中间在外拼搏多年,写了很多很多的书,大大小小有八九十种,但是没有为家乡写一本书,心里面很过意不去,所以一直在努力。”

“我谈的是家乡,但背后的思路,其实不仅仅是怀乡。有怀乡的成分,但是怀乡之外,更多考虑的是经济全球化时代里面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以及地方性知识的发掘、呈现。”

“(谈论家乡),单是议论不够,还要体贴、同情、以及介入,这是我谈潮州的姿态。文体上兼及文和学,论述时兼及古和今,姿态上兼及远和近,努力把对家乡的回忆、思考和当下家乡的改造结合在一起,为家乡做一所力所能及的小事。”

——陈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