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何文涛 朱绍杰
5月16日,“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展”在乳源瑶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开启首站巡展,这是在2024年广东省文博场馆建设流动展览布置工作基础上的一次全面升级。
记者从近日发布的《广东省 2024年度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获悉,过去一年,广东省文博场馆建设不仅在实体流动展览方面成果丰硕,在数字化云端空间以及全省各地市“博物馆之城”建设中也成效卓越。
精品展览走进千家万户
《报告》显示,广东省流动博物馆目前有合作单位161个,全年向省内外推送展览73个,其中实物展览29个、图片展览44个;在基层巡展370场次,其中实物展72场次、图片展298场次,观众数量超700万人次。
广东省流动博物馆作为国内首个以“免费巡展+文博服务进基层”为核心模式的省级文博服务平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歇。
截至2024年底,已完成“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展”“小昆虫大世界”“那城·那镇·那村”3大展览的布置工作。
在广东省文物局的指导下,展览筹备了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建设相关的政策文件、书籍报告、古籍文献、图纸模型、陶塑雕塑、非遗文创、邮票音像等实物展品193件,以更加立体、多元的方式呈现八大主题游径的精彩内容。
此外,《报告》还指出,过去一年中,流动展览模式也做出诸多创新尝试。
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开展“流动+”跨界合作,推动展览走进企业,将“年画里的中国”送至华润置地长隆万博悦府展出,共同打造“传统文化进社区”文化项目;打造文博服务与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联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将“名著华章——三国名言的立体阅读之旅”展览送至茂名市博物馆展出;在全国首创展览服务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将“广东省廉政文化展”送进广清高速公路服务区,打造“旅客的博物馆”;扶持非国有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将“年画年年年年吉祥——中国木版年画艺术展”送至广州瑞丰茶文化博物馆,作为其开馆以来第一个临时展览展出;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林芝风情摄影展”送至广州市黄埔区鹅山新所艺术中心展出。
非国有博物馆发展态势良好
2024年,广州在文创工作方面取得新突破:出台《广州市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实施办法》,印发《广州市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和激励工作指导意见(2024-2026年版)》。
广州全市13家文博单位被纳入首批试点单位,广州市文化文物单位文创开发资源对接会上,首次公布市属文创试点单位的200多个代表性IP资源。据统计,2024年局属文创试点单位共设计开发300款文创产品。
而深圳的“博物馆之城”建设则呈现出新特征。一是初步形成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类型多样、举办主体多元的博物馆体系;二是精准施策,非国有博物馆发展态势良好。全市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居全省第一,2015年开始,市级层面出台《深圳市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办法》,近5年来持续发放全市非国有博物馆运营补贴累计4484.97万元。
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燕子湖片区的深圳自然博物馆是深圳市“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深圳自然博物馆以“河流三角洲”为设计灵感,于2022年动工建设,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0.53万平方米。至2024年底,深圳自然博物馆主体钢结构已完成封顶,转入装饰装修阶段。
佛山“博物馆之城”建设在过去一年也取得可喜成果。2024年,佛山市祖庙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南海区博物馆、顺德区博物馆等6馆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三水区博物馆等3馆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实现已建成国有博物馆均为国家级博物馆。
据统计,佛山市博物馆、顺德区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数量分别位居全省第二、第九。全省排名前10的博物馆中,佛山占有两席,其中广东大观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位居全省第二,在非国有博物馆中居全省第一。珍贵文物数量排名前10的非国有博物馆中,佛山也占3席。
数字科技为博物馆建设保驾护航
《报告》显示,2024年全省博物馆全年举办线上展览610场。在广东省博物馆协会开展的第一届广东博物馆线上数字展览精品推介中,共推出线上展览精品奖5个,线上复刻展览优胜奖9个。
此外,广东省博物馆还依托虚拟现实体验中心,搭建广东文化遗产虚拟现实管理和展示平台,目前已完成40多个虚拟展览的采集和制作。
在数字化保护方面,2024年全省共完成12个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的评审与验收。
广东省建立了全国首个省级动态藏品数据库——广东博物馆藏品数据库,该数据库面向全省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实现了文物信息化、标准化和流程化管理,目前已录入约75万条藏品数据,预计未来将动态录入总计251万条数据。
与此同时,广东省博物馆推出三维文物活化利用展示平台及文物数字影像授权利用平台,推动文物数据的共享与活化利用。
广东省博物馆牵头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发展面向文物科技保护的中子散射技术》正式立项,首次利用国家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研究文物保护领域技术难题,探索文物科研“无人区”。
值得一提的是,由广东省博物馆协会、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与保障中心、广东省数字政务协会等单位共同起草的《博物馆数据安全管理规范》(T/DGAG027-2024)团体标准也在2024年正式发布,作为全国博物馆行业首个针对数据安全管理的团体标准,为行业数据安全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