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东侨界人文学会郭守敬研究中心与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星际陨石——大湾区深空人文特展”计划于今年4月中旬正式开幕。届时,将在澳门科技大学展出约30颗珍贵的月球陨石、火星陨石、灶神星陨石等罕见天体标本。
据本次展览策展人、广东侨界人文学会郭守敬研究中心主任王植树介绍,本次展览展期预计为三至六个月,并将对公众免费开放。本次展览将创下多项粤港澳大湾区“首展”纪录,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一块重达888.68公斤的巨型铁陨石。该陨石被誉为展馆的“镇馆之宝”,其表面熔蚀纹路保留了穿越地球大气层时所留下的炽热印记。此外,展览还将展出极为珍稀的月球陨石和火星陨石,以及来自1976年中国吉林陨石雨的珍贵陨石标本、灶神星陨石与俄罗斯陨石等多样标本,其中不少种类更是首次在大湾区公开展出。
中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月球一座环形山、“小行星2012”均以其名字命名。近年来,郭守敬研究中心逐步构建了“三维联动”的发展模式:在文化领域,系统梳理郭守敬的天文历法成就,通过弘扬郭守敬的科学精神以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在科研领域,与国内外陨石收藏机构合作,建设了陨石数据库,收录包括南极地区在内的全球各地陨石样本;在产业领域,与大湾区高校、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合作,共建陨石资源共享平台,促进陨石在科研与教育领域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为本次展览录制了视频,并希望此次展览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科研资源的联动发展,推动大湾区成为我国开展太阳系及宇宙相关研究的重要平台。欧阳自远指出,陨石是太阳星云的原始物质,对于研究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具有重要价值。从吉林陨石雨的研究到探月工程,陨石始终在推动我国陨石学、行星科学与天体化学领域的发展。
文|特约撰稿人 梁源 记者 王漫琪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