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asters’Studio 名家工作室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名家·叶敏】让每一栋建筑都变成一座无界社区
来源:羊城晚报-云上岭南 发表时间:2025-03-25 12:19

叶敏(米笑),知名建筑师,2006年创立“扉”,以“扉建筑”为空间实践的载体,“扉美术馆”为研究平台,深耕于岭南,通过艺术营造的设计理念致力于城市社区性的建构,让每一栋建筑都变成一座无界社区。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英国皇家特许注册建筑师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讲席教授

2020 WA中国建筑奖居住贡献奖佳作奖

2020 WAN Awards(Mixed Use)金奖

2020 Dezeen Awards年度最佳多户型住宅大奖

Archdaily 2021年中国十大建筑

Dezeen 2020年中国十大建筑。

2021年AD100中国最具影响力建筑设计事务所。

名家代表作

(一)紫泥十二门  

这个在国际上获得多个大奖的建筑项目,是为7个互联网时代的“斜杠青年”量身定制,可以融工作、家居、媒体发布、展览、商业、社交聚会等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为一体的高度混和的空间。“斜杠青年”因为在多个领域涉足,所从事的工作希望有更高的社会关注度,因此他们的作品、产品,以至工作方式和日常生活方式也都希望被展示出来,从而开启和引领有别于朝九晚五的、一种新的都市生活方式。

一个生活博物馆,由内部空间生成的建筑立面

垂直社区

无界社区门户

东南角前后对比,由内部空间生成的立面

激活交流的加厚立面,每当夜幕降临,整个建筑仿佛一系列带框的巨幕,上播着一场场生动的日常生活电影

楼房里的巷道空间

握手楼

(二)北京大学数学学院

通过深度调研北大电教楼的历史,扉建筑给业主提供线索并协助申报北京首批历史建筑,成功保护了这座原本计划拆除的旧建筑,并改造为数学与科学院系楼,以空间演绎数学密码与历史,展现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的人文特质,以行动践行北大“守正·创新”的校训。

改造后智华楼西立面保留电教楼原有色调

改造后明亮的走廊显现模度之美

融入西方数学体现三心拱的门厅

由两个阶梯课室改造而成的2层高带双螺旋梯的图书馆体现了数学与未来

勾股定理暗藏在多功能厅

勾股定理暗藏在多功能厅的采光天窗

融入西方数学宇宙观的大报告厅

大报告厅中菲波那切数列吸音板揭示了黄金分割之美

(三)扉行器无界社区3.0

扉行器无界社区,以剖面设计法把2到3层屋面设计成顺树冠坡度的台阶式“树下剧场”,把建筑表皮扩展为公共空间,人的活动构成活的立面。屋面下是2层通高穿过美术馆的室内街道,使艺术成为日常而更具公共性。内街同时发挥传统村落中“冷巷”的功能,通风降温减低能耗,降低运营的碳足迹。

内建筑——西立面开放的楼梯间透视出丰富的功能内容

顺应树冠坡度的屋面是向小区开放的阶梯剧场

内建筑——楼梯间的拱顶把城市日落收入建筑内

北立面——外立面再生设计

美术馆望向面馆

屋檐下的面店仿如开在街头老巷

设计工作室俯瞰面馆

两层高内街冷巷联结所有功能区

回收再利的建筑模板

PVC水管包裹主楼梯遮风避雨

(四)文立方 

文立方是位于广州二沙岛的著名文化新地标。项目以包含内院的街廓式平面布局,组织展览馆、商铺、餐饮、办公、休闲、演出等等各种功能。内院向街道开放,变成围护感很好的城市公共空间,举办各种活动,把周边的建筑整合成一个内聚性的社区。

采用南方地区最有效的被动式节能措施—遮阳加通风。内院设计有利通风散热。在东南向打开2层高的入口,引入清凉江风。整个建筑向西南是最佳景观,外立面设计成3-5m宽进进退退的外廊,既可观景又作遮阳。通过景观楼梯连接层层外廊,如同“伟大的街道”一直延长到天台,让人饱览城市全景。

文立方外立面

文立方航拍实景

北入口

不设门的入口从东南吸入清凉江风,也释放了与众共享的善意。文立方的外廊,尽揽城市美景的“天上街市”

文立方长廊,为二沙岛居民增加了1km的跑步道

地下停车场通过下沉式花园与内部广场相连

文立方内庭院

文立方内庭院既是秀场的T台,也是摄影展的展厅

在文立方中庭举办爵士之夜,用9的立方,共729个啤酒箱搭起金拱桥作舞台,为二沙街坊及广州市民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五)街区品质提升工程

广州越秀区农林下路的改造,通过划分非机动车道和设施带重构慢行系统,改善人车混行。竹丝岗公园作为核心节点,连通原各自独立的地铁通道口,为市民出行提供捷径。设计的构成元素均以“山”“林”“鸟”为母题延展,艺术化地呈现农林地区的历史与文化,点缀明黄色城市家具,重塑老城宜居活力与社区认同感。

改造前的街道

改造后的街道

地鐵D出口增加通往竹絲崗馬棚崗社區的出口,大大縮短了居民的步行距離

竹模混凝土花基,铜雕骏马,再现竹丝岗马棚岗历史

亲民的口袋公园

划分非机动车道和设施带重构慢行系统

统一的色彩与视觉构成 融入城市飞飞行棋涂装

以“鸟为母题延展设计的树篦子

(六)四海寒舍

四海寒舍项目是首次把粤菜文化“就地取材,粗料精做”转换成设计哲学的尝试。附近村落拆迁收集而来的麻石板,老青砖,老船木,红砂岩,甚至蚝壳都被精心设计,以新形式再现。三进式四合院把场地的8棵古榕抱在怀里。开放而不封闭的合院式布局以浑厚之风配合“粗料”的质朴,对称的布局凸显了“精做”的匠心。

餐厅主入口

第一进合院西立面

第一进院实景图

第二进合院庭院

第三进合院-化龙房夜景图

船木制作的吊灯

农屋小舍

(七)海心沙花城苑项目

以地方特色结合现代主义的“岭南学派”起源于一系列被学术界称为“酒家园林”的园林式餐厅。“花城苑”餐厅的设计以“内建筑”的手法在室内造园,传承并创新了“岭南酒家园林”。两栋旧房子以“河”面连成一体,隔河相望的骑楼街和水榭代表了广州最典型的两种建筑形式。不加装饰地运用芬兰木、镀锌铁等原材料也暗合了粤菜追求原真本味的特色。

建筑立面

水榭飘浮在“水”中

骑楼街和水榭的意境

翻起漣漪的「泮塘」

空间层层递进关系

钢构拱券隔出“品茗阳台”

从水榭望出去层叠关系

泮塘五秀主题水榭小包间——茨菇

以龙窑绿釉花砖凸显岭南风格的九曜房

九曜房门廊地砖纹样来自南越王公署

(八)亿达总部大厦

项目位于广州市中心越秀区不足两亩的用地,标准层高只有3.3米,建筑师用园林的“小中见大”建造“难忘的家”。17层1万平方米不但有学院、壁球馆、酒窖、影院、滑梯波波池、cafe、美术馆,还有“楼梯健身房”——把消防楼梯和开放成花园的消防前室构成日常使用的交通空间,层层不同的花园为楼梯提供变化的风景鼓励员工使用和交流,上上下下之间节省电梯的能耗还健美体魄。用玻璃鱼池作天窗又或者以种植遮挡西晒都是低技节能之举。为获得无柱自由的办公空间,15.3米跨度采用550mm高预应力超宽扁梁,净高满足2.5米甲级写字楼标准。大厦落成后,获得业主的支持开办公益美术馆。十二年来,亿达不仅成为一万员工的家,美术馆亦成为越秀区居民的公共空间、城市文化的聚合点。

亿达大厦的外立面夜景

亿达大厦的外立面

“空中花园” 一般高層寫字樓里不被使用的消防樓梯被設計成通過空中花園聯繫各層的便道,甚至被藝術家宋冬策劃成藝術項目“跑樓梯”

美术馆

“水” 临渊羡鱼

光影艺术

2006圍牆-2017無界的牆

“屋頂花園”沿著天窗種植綠籬遮擋西曬陽光,圍繞魚池設置的活動地板可以變成下沉座區

(九)星海音乐厅大堂改造

设计的理念是“云山珠水”,以长达86米的大弧线把原本被柱子分成十几段形色各异的栏杆统一起来。弧线原木栏杆由15层“等高线”迭出“云山”。每一层以6块层板组合就似五线谱,每层中间垫层设计成琴弦的支架。

地面铺装的设计综合了大堂平面的弧线形,和音乐厅最具特色的外观—如同架起的钢琴的三角型造型,犹如声波一样扩散的三组涟漪交织出一张网。每个网眼都是由三条弧线组成的类三角型。相对于原本的正方形铺装,这个设计对加工技术要求甚高,每个交接口都是六个带弧线的角,必须电脑切割才可完成。犹如河畔沙滩的冲积岩铺就的地面,在“涟漪”图形的作用下产生视觉放大作用,使整个大堂更宽广开怀。地面之水虽然不如高高在上的“山”那么触目,却揉合了三角型与弧线,河滩与声浪,把场所、建筑、文化特性都联系在一起。

星海前厅改造前后对比

大堂

五线谱栏杆与墙面

弧线就像流淌的音乐

标识系统

(十)例外·方所

炫目的都市灯光下,一个幽暗的“岩石洞窟”透出隐隐光亮,吸引人们前去探索一处心灵的静所。穿过洞窟、丛林、平湖、浮岛和远山,侧旁的书屋是唯一的建筑。它采用了东西方共同的原型。15M宽的店面因防火卷闸尺寸的限制被分割成两部分,当中还有几根硕大而倾斜的水泥柱。入口以钢、木组合成立体的切面,隐喻开天劈地,倾斜的柱子就是原始森林。前书廊兼具举办讲座论坛的功能,是传道的地方,是整个“自然界”中的建筑。运用远古时代的建筑样式,重复排列铝条模仿树枝,运用竹子搭出简单的坡屋面,最终构成“屋”的共识。 书是知识,代表人生的追求,是“自然界”的山。“登高使人意远”,在庭园中“山”是进取的。方案把后书廊抬高至900mm,经过坡道缓缓登至高峰以回望生活美学区——庭园中的池。书廊以800-900mm高的矮柜作围栏,从生活美学和文具区看去就是1700-1800mm高低落差的“园墙”——用于展示美学类货品。整个生活美学区展示的多是重视手工制作的独立设计,其注重内心的感受,代表沉思——临深使人志清。咖啡区是“池”中的岛——区分动静。状如莲瓣的围栏把座位分成小片区,即使位置紧迫也不会互相干扰。天地间——不止在方所,天地间都是共修的地方。我们的立意是把一间位于地下室的店铺打造成如同有山水庭园的自然界。

洞天

粤ICP备2024162512号-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