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2月20日,香港经济民生联盟(简称“经民联”)的多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及全国政协委员联合公布逾20份建议和提案,涵盖影视产业、跨境电商、知识产权、华侨便利通行及航天教育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对香港未来发展的深远布局与前瞻思考。
林建岳:深化大湾区影视合作,打造香港“国际影视之都”
全国政协常委、刚获政府委任为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的林建岳提出,香港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国际影响力,深化大湾区影视合作,推动香港成为全球第四大国际电影节举办地,进一步巩固其“国际影视之都”地位。
他建议,中央支持粤港澳三地联手,将“香港国际电影节”打造成世界级电影盛事,为优秀国产电影提供更广阔的国际展示平台。他还提议推出更多支持政策,包括进一步放宽香港影视从业者北上发展门槛,深化大湾区影视业合作,并借助合拍片优势,充分挖掘大湾区丰富的拍摄资源。
林建岳强调,未来应加快整合大湾区电影与电视产业资源,拓展国际市场。例如,定期举办电影行业交流及论坛,给予香港电影业界国民待遇,使其享受国产片的相关政策优惠,并简化及加快影片审批流程,以推动香港电影业走向国际。
此外,他建议,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一区两园”为基础,以创新、专属、专项方式研究试行各项通关措施,提升物流通关效率,实现港澳地区跨境物流“一日送达”,以优化贸易便利化水平,增强香港在国际供应链中的竞争力。
梁美芬:推进“港标内认” 促进知识产权跨境流通
全国人大代表梁美芬聚焦知识产权领域,提出成立大湾区知识产权跨境转换枢纽的建议。她主张推行“港标内认”知识产权评估机制,使香港评估师的评估报告可直接作为内地融资抵押依据。
她还建议试点科研人员“跨境持股”,允许港澳高校科研团队以技术入股内地企业,并按香港税制享受股权分红,以鼓励港澳创新科技成果在大湾区落地转化。
建议设立“国外华侨来往内地通行证”
全国政协委员杜家驹建议,为便利海外华侨往来中国,可设立“国外华侨来往内地通行证”。凡是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任一方具中国籍身份的华侨二、三代,即可申请该通行证。他建议,持证者可使用“自助查验通道”,以大幅缩短过关时间,提升出入境便利度,方便他们往来中国从事商业活动、旅游及探亲。杜家驹认为,此举不仅能加强华侨与内地的联系,也有助于充分发挥华侨社群在国际合作中的桥梁作用,为促进中外经贸交流搭建双向平台。
联名提议三地共建横琴航天教育基地
由香港经民联提出的《粤港澳合作打造大湾区航天教育基地》提案,获得数十名全国政协委员的支持。全国政协委员胡剑江指出,该建议旨在充分利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区位、政策及资源优势,建设国家级航天教育基地,以加强港澳青少年在航天科技及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培养,并助力提升其国家认同感。
针对为何选址横琴而非香港,胡剑江回应媒体提问时解释,横琴紧邻珠海,地理位置优越,同时珠海航展已成功举办多年,享誉国际,具备较高的行业影响力。因此,在横琴设立航天教育专区,不仅能与珠海航展形成联动效应,也能更好地吸引国内外航天资源,推动粤港澳三地合作,促进香港在航天科技教育领域的发展。
文、图、视频|特约撰稿人梁源 记者王漫琪
视频剪辑|记者 温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