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第七届区议会,首次迎来了三名少数族裔区议员的加入,其中一位便是九龙城区议员利哲宏。
日前,他在接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利哲宏用地道的粤语侃侃而谈。据他介绍,香港目前有30万至40万名少数族裔居民,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地,他们构成了香港多元文化的一部分。然而,这些南亚族裔群体却面临着许多挑战,特别是在教育与就业两方面。
出生于草根家庭的利哲宏,从小努力拼搏,通过苦读取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在母校罗定邦中学任教18年,现已担任副校长。他坦言,这段成长经历让他更加明白教育和就业对少数族裔的重要性,利哲宏将之归纳为两个“E”:“教育(Education)和就业(Employment)是我们最大的挑战,”他说,“很多少数族裔人士中文能力不足,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在香港社会中的融入和发展。像七零后、八零后的少数族裔,因为中文能力较弱,在职场上的机会少之又少。”
利哲宏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搭建更多交流的平台:“互动是理解的基础,理解才能带来尊重、欣赏与接纳。当少数族裔和本地市民有了更多交流,社会才会更和谐,大家才能真正把香港当成自己的家。”
近年来,香港特区政府加大了对少数族裔群体的支持力度,从教育到就业,政策覆盖面日渐广泛。对此,利哲宏深有体会。他回忆:“小时候,虽然中文不是必修语言,但我们可以通过英语继续升学。政府还提供书簿津贴,帮助基层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这些政策让许多人得以走出困境,甚至升读大学,提升社会经济地位。”
即使在进入职场后,政府依然为少数族裔提供了不少专业培训和进修机会。“比如我当老师的时候,通过这些政策,我得以在教育领域一步步晋升,走到了管理的岗位上。”他认为,这些政策不仅是机遇,更是香港社会公平和包容的体现。
从小在土瓜湾长大的利哲宏,对这个地区有着深厚的感情。当得知自己当选九龙城区区议员时,他激动不已:“能为街坊服务是我的荣幸。很多少数族裔也希望为社会作出贡献。作为区议员,我不仅希望服务少数族裔,更希望服务本地市民。用心服务,就是我的简单目标。”
他积极推动各族裔之间的交流,为九龙区的学校搭建桥梁,促进多元文化的共融。“九龙区是一个多族裔、多文化的地方,通过学校和社区活动,我希望大家能够彼此学习、共同成长。”
香港市民王小姐对此深有感触:“利议员在地区播下了很多种子。他不仅为少数族裔提供帮助,也连接了本地居民与学校,让大家在互相了解中找到更多共通点。”
谈及香港的未来,利哲宏饱含深情:“香港是一个‘福地’,只要你够努力,就有机会获得公平的回报。正因如此,我对这片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守护这个家,用心服务每一位市民。”
总策划丨胡泉
总统筹丨蒋铮
统筹丨王漫琪 李国辉 何奔
执行丨彭灏明 彭泽祥
文稿丨梁源
视频丨温泽广
剪辑丨戚容源
包装|林丹丹
海报丨胡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