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丹阳 通讯员 沈高
“我居然在高速服务区玩了3小时!你敢信?”在社交网络博主的镜头下,位于汕尾的长沙湾服务区的日落、蓝鲸造型天幕和现烤生蚝摊位分外吸引人。
今年,深汕西高速长沙湾服务区首次服务春运,靠“颜值+体验”意外出圈,日均车流超1.7万辆次。有网友调侃:在广东,“next level”(进阶至下一层级)的高速服务区是来“卷”旅游业的吧?
“文旅+”出奇招:
高速服务区“开整”打卡点
传统服务区只求“快进快出”,长沙湾却反其道而行之——把服务区变成旅途的“目的地”之一。距离汕尾知名景点金汀湾5公里的长沙湾服务区提取海洋文化中“鱼跃”意象,打造独具特色的粤东海洋风情服务区。
“一下高速就被‘蓝鲸’震撼了,像进了海洋馆!”深圳市民林小姐一家从南澳岛回深圳路上途经此地,靠着小红书的指引专门来打卡。
两条ETFE气枕膜打造的“鲸鱼”凌空跃起,白天透光如水晶,夜晚灯光变幻似极光。该服务区还藏着“小心机”:屋顶动态光影、滨海观景绿道、海洋涂鸦墙,甚至有炮台遗址和古村景区,让旅客忍不住放慢脚步。毗邻的长沙湾炮台景区春节期间推出民俗主题游活动,增设红色文化展陈、滨海观景打卡点及亲子互动项目,成功吸引众多家庭游客。
数据显示,试运营半年,长沙湾服务区日均客流5000人次,节假日破万。客流的增长直接带动了周边特色产业的发展。在服务区附近的晨州村,生蚝养殖户推出的“现开现烤”摊位,生蚝日均销量较平日翻倍;能看超美日落特色咖啡店也迎来客流高峰。
据初步统计,春节期间长沙湾服务区商户总体营收上涨50%,周边餐饮、农特产销售也呈现出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
体验“三重爽”:
拍照、干饭、遛娃全包
“长沙湾服务区,治好了我的‘服务区恐惧症’!”来自外地网友的评价更能引发共鸣。
第一重“爽”:拍照自由。“这里简直是摄影基地!”一名摄影博主特意带了三脚架:蓝鲸天幕、炮台落日、生蚝摊烟火气……九宫格根本不够发。服务区甚至被网友开发出“隐藏机位”:“站在炮台遗址拍服务区全景,山海同框绝了。”
第二重“爽”:美食不踩雷。“生蚝现撬现烤,15元6个超鲜甜!”“汕尾薄饼酥到掉渣,比市区贵2块但值!”社交平台上,长沙湾服务区美食测评帖热度飙升。服务区还“卷”出新花样:潮汕炸物、油柑汁、非遗茶艺体验。连东北游客都点赞:“比泡面强100倍!”
第三重“爽”:遛娃不费妈。亲子家庭成了“回头客主力”。有网友分享攻略:孩子能在海洋主题游乐区放电,老人逛逛农特产市集,自己喝着咖啡看海,“一家三代各玩各的,终于不用在车上鸡飞狗跳了。”
“破圈”背后:
多方联动的“交响共鸣”
长沙湾的爆火看似偶然,实则是“交通+文旅+民生”的精准落子。
——算准“文化牌”:服务区紧扣汕尾海洋基因,从“鱼跃”造型到生蚝美食,再到炮台遗址联动,把地域符号变成沉浸式体验。
——打通“产业链”:周边服务区与长沙村炮台景区互联互通,游客“顺路”逛古村、买特产,村民在家门口增收。晨州生蚝、汕尾虾饼等“土味”变“潮品”,农户直供摊位省去中间商,价格实惠还新鲜。
——做足“人情味”:春运期间,志愿者送姜茶、办非遗集市,有乘客留言:“排队时有人递热茶,瞬间暖到心里。”服务区还预留108个充电桩、613个车位,新能源车车主感慨:“不用抢桩打架了。”
长沙湾服务区的走红,再次撕掉了服务区“廉价快餐+简陋厕所”的旧标签,再次证明在广东,服务区可以是“微型文旅综合体”,用设计美感提升体验,用地域文化制造记忆点; 交通枢纽能成为“经济引擎”,通过“服务区+”带动周边产业,把“过路经济”变“落地经济”。同时,民生工程要“细节控”,充电桩数量、厕所洁净度、小吃定价,这些“小事”都是留住流量的关键。
正如网友所说:“当服务区开始‘卷’文旅,卷的是对民生的用心。”下一个“出圈”的会是谁?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