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家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名家·陈永正】陈永正:弘扬岭南诗教,赓续中大文脉
来源:羊城晚报-云上岭南 作者:陈亮、蔡嘉鸿、潘俊华、刘畅、宋金峪、王炯勋、方可茵、周敬雅 发表时间:2024-11-20 09:46

他常常自称是“一流的诗人,二流的书家,三流的学者”,自幼手不释卷、饱读诗书,不断增厚学问、涵养诗心,年逾八十依然崇奉着“学问要一辈子做,写诗也是一辈子的事”的信条。他是容庚、商承祚的“关门弟子”——所带的最后一届研究生,耳濡目染中承继二老的学问与风范,并将中大人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悄然传递。他带着学生读诗、解诗、写诗,让诗词滋养学子心灵,发扬诗教传统,为中华文化“续脉”……他是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陈永正。

【人物档案】

陈永正,1941年12月生,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1981年毕业于中大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中大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中大古文献研究所教授。广东省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入选“当代岭南文化名人五十家”。代表作有《沚斋丛稿》《诗注要义》《岭南诗歌研究》《陈献章诗编年笺校》《屈大均词笺注》《王国维诗词笺注》《梁鼎芬诗词笺校》《岭南书法史》。

【心中的“中大精神”】
博学为先,笃行为要

1961年,就读华南师范学院(现华南师范大学)的陈永正陪同考入中大数学系的弟弟,第一次踏入康乐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十字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他认为,纵使跨越百年,校训始终是中大精神所在,也体现了几千年中华文化的主体精神。在他看来,博学为先,也是治学根基。“如今专业人才不断涌现,很多人专注于‘挖深井’,这固然是重要的,但我们还需要小河、湖泊、大海,只有博学才能有广阔的思维。”而笃行最重要,学需与行相结合,勤于实践才会真正有所得。

求学中大:
酷爱“滥读”,直追“十年”

陈永正少时便是一名“小博士”。其时,广州夜空可见满天星斗,他常拿着星图仰头观察。“哪里是星宿,对应西洋的是哪个星座,北斗七星是怎样的,我都知道。只有了解了才会知道,中国古代诗歌为什么甚多写到北斗、南斗。”

对于早年的学习历程,陈永正笑称,说出来恐“不合时宜”——“我对考试分数从来都不太重视,中小学的成绩都是中下等。课本内容我一天就能看完,更多时间用来看课外书,我从小就是‘滥读’。”正是广泛涉猎的阅读习惯,塑造了他丰富广博的知识体系。

1978年,陈永正以第二名的高分考上中大中文系古文字专业研究生。他回忆道,当时宿舍是四人一室,大家每天从早八到晚十,除了吃饭休息,全都在看书、做笔记。“那时都觉得,要‘把被耽误的十年追回来’,没有人浪费一分一秒。”

古代传统学问关注义理、考据(训诂)、辞章(文章)。为此,陈永正既了解中国传统的注释学,也学习西方传入的诠释学。同时,通读《说文通训定声》等,认真学习每一个字词的本义、引申义、发展变化。“三年古文字训练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对文字、训诂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

他不仅“吃透”古文字学领域的大小书籍,还对中西哲学、古今小说、科技类专著、工具书等怀有浓厚兴趣,这对他后续读诗、解诗、作诗均起到了极大作用。“对天文、地理、历史、宗教不了解,你就无法成为杰出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在陈永正家中客厅,一面巨大书架墙摆满各类书籍,他向记者展示了其中的《元和郡县图志》《方舆胜览》《通典》等,他在研究、注释诗词时经常翻阅,从书本残旧程度可见一斑。

读研时期除了埋头攻读,他还注重实践,将学术研究与诗词创作结合起来。“辞章之学很重要的是创作。学习,不光要‘学’,更要‘习’,一个学者如果只做研究而不创作诗文,在我看来总是有所欠缺。只有真正动笔尝试,才能体会文学的精妙。”

师从大家:
将传统文化融入生活
把教书育人当成志业

在陈永正求学治学路上,中大有几位博学多才的大先生为他点亮了明灯。

在五六十年代进入中大前,他便与一些前辈学者建立了联系。中大的音韵学专家方孝岳教授是他的专业引路人,建议他深入研读《说文解字》《说文通训定声》;中大中文系原主任吴三立教授是朱庸斋先生的老朋友,陈永正作为朱庸斋弟子,在诗词和书法方面得到吴三立悉心指导;陈寂教授则与他经常饮茶聊天、诗词交谊,唱和作品多达二十余首。“这群老先生,不仅有学问,还对青年后辈热诚地指导,当时我说喜欢诗词、古文字,他们是从心底感到高兴。”

入学中大后,陈永正师从容庚、商承祚两位大先生。容商二老在学问上各有千秋而性格迥异,但对他同样影响深远。容老温和亲切,交游甚广,和各界名人书信往来,家中有两百多人的一千多封来信。“他选了一部分给我们研究生看,其中王国维的指定要认认真真看,还有陈寅恪、董作宾、顾颉刚等,甚至他的前辈刘体智也有好多问题向他请教。我才知道容老年轻时既是一名杰出的学者,也是杰出的组织家、活动家。”

毕业后留校,陈永正有了更多与容老相处的机会,对其了解也逐步加深。“他每一次写字,几乎都是我来磨墨,一边磨墨一边聊天。我和他总共接触五年,关系是比较亲密的。”

与容老不同,商老则较为严厉,不轻易讲话,“但每句话都有分量”。商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动手尝试,例如教古文字时,会手把手教如何拓石刻、铜器,让每个人都试一试,“这种教导方式非常难得”。

这些大先生不仅在学术上引领了陈永正,也教会了他如何进德修身,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礼仪深植于心、融入生活。“中华文脉就是这样一直代代传承着,我期望现在的青年教师也能够像以前的这些老先生一样,不仅把教师当成一种职业,更是一种志业,上课不是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是要真正地传道、授业、解惑。”

延续文脉:
百年传“诗教”,一生守“诗心”

中大在发展历程中,注重诗礼乐教一体的精神,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中大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有一个重要的传统,就是诗教。”陈永正介绍,早在1933年,中大中文系主任古直主编文言杂志《文学杂志》,刊登师生的古文和诗词。其后,黄际遇、方孝岳、陈寂、詹安泰等善写诗词古文的中大学人辈出。这种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对古典诗词的教育和传承一直延续至今。

作为诗词名家,陈永正致力于在中大弘扬彰显诗教传统,2006年他参与创办了“岭南诗词研习社”,组织不同院系的学生研习古典诗词、创作旧体诗词,邀请各路名师举办讲座,并出版诗词刊物《粤雅》等。同时,推动举办粤港澳台大学生诗词大赛,该赛事于2011年扩大为“中华大学生诗词大赛”。2010年,中华诗教学会成立,陈永正任会长,带动更多高校加强中华传统诗词教育。

对于传统诗教在更广范围传扬,陈永正颇感欣慰:“很多学校的诗社就是看着中大成立了,为了参加大赛而成立。因此,中大是较早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并且影响越来越大。现在全国很多高校都在模仿我们的形式办社、办赛,这是中大诗教精神辐射出去的成果。”在诗教推广过程中,他参与的《中华诗教当代传承与创新》项目于2017年荣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一等奖。

陈永正多次给学生义务讲授诗词课程,他反复叮嘱学生,“不要恃着有小慧,年轻时有小慧可以写一两首好诗,但小慧会很快耗尽,没有学问的支撑,诗词很难进步。”他不断鼓励学生博览群书,掌握文史知识,经常查阅《渊鉴类函》《艺文类聚》《初学记》等类书,以掌握丰富的典故、词汇、句法、作法,再将其化用到创作中。这种理念也在他的专著《诗注要义》中得到了系统论述和集中体现,这本书从训诂字词、考定史实、书写诗意等九个方面深入探讨了诗歌注释的方法,是中国诗歌注释学的重要开创性成果。

如今,年逾八十的陈永正仍坚守“诗心”,笔耕不辍。对于传统文化的未来,他保持着坚定的信念。“有人担心中华文化的脉络会断裂,但我从未担心过。只要还有人在创作、写诗,这条文脉就会一直延续下去。”诗教传统正是这条文化脉络的一部分,它以一种静水流深的方式,默默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大人。

文丨 陈亮 谢欣希(实习生) 

图丨 蔡嘉鸿

拍摄|潘俊华 刘畅 蔡嘉鸿 宋金峪

剪辑|王炯勋 方可茵

设计|周敬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