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家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名家·汤红】着力夯实发展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人才根基
来源:羊城晚报-云上岭南 作者:汤红 发表时间:2024-11-08 08:56

作者:汤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产生过程就是科技赋能文化的演绎,是通过数字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科技手段实现对传统文化产业内容生产与传播的更新和超越。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文化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不断培育文化领域的新质人才,新质人才是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不断创新迭代发展的动力源。着力夯实发展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人才根基,需要构建多层次的人才结构体系、打开边界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创新的人才激活机制来匹配。

一、构建多层次的人才结构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高技能人才队伍规模迅速壮大,素质大幅提升,但仍面临总量不足、结构不优、技岗不匹配等问题。着眼于“到2035年,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素质。这一重要论断从战略需求高度阐述了面向未来、着眼民族复兴、增强文化自信所必须构建的人才结构体系。

广东文化产业规模总量连续20年居全国首位,是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地,在培育文化人才方面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人才供给与现实需求不匹配,培养模式单一、人才政策精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人才结构体系的构建还任重道远。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表现为先进科技支撑的新的文化质态,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显著特征,文化人才队伍的构成要与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线图相适应,实现长板更优、短板补强,形成更加良性的格局。为此,今年9月24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九部门印发了《广东省加快数字人才培育 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加快数字人才培育培养,鼓励高校面向数字经济发展的需求,优化数字人才培养方案,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优化数字人才生态环境等措施;9月3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行动方案》,部署了精英人才“引培”工程,包括未来产业战略人才引培行动、未来产业科技人才汇聚行动、人才创新活力激发行动。明确提出要培养具备科学素养、分析能力、媒体影响力的未来学人才,要充分利用市场化、信息化手段遴选未来产业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未来产业战略人才成长梯队,打造长周期人才培养体系等。

二、打开边界的人才培育模式

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鲜明特征之一是其跨界性质,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促成“文化+”融合发展的模式,其跨越了行业领域、学科领域,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需要技术与管理的综合加持。文化与科技、旅游、教育、金融等产业的跨界融合,不断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和商业模式。当前,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对创新型、复合型文化人才的依赖尤其突出,文化领域新质人才培育特别需要打开边界、深度融合的生态环境。

(一)目标导向,满足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高校是培育人才的主阵地,针对现实需求,要突破师资、科研等资源配置束缚,因校制宜确保课程内容与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对接。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涉及文化领域的主要分布于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两大行业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2年发布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将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列为推进战略实施的8项重点任务之一。高校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培养能够深度应用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以及满足数字创意、数字艺术、数字娱乐、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需求的人才。

“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坚持融合发展,推进“文化+”的战略部署。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协同发展必然要求文化产业人才具有跨界融合能力,高校相关学科和课程的设置也要不断与时俱进地进行系统的整合优化。教育部2023年12月发布的《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提出以美育浸润学生,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到2027年,美育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高校应构建并完善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协同推进的美育课程体系。在这方面,目前国内有多所高校已进行了积极探索,增设了艺术与科技及其他专业相融合的学科,如艺术教育、艺术管理、科技艺术、数字戏剧、音乐科技等。着眼于复合型人才的培育,高校还应改变和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学生提供跨界学习的机会,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加强校企协调育人模式改革,对接产业办专业,推动企业和学校开展定制化联合培养,开展现代学徒制和订单式培养。

(二)立德树人,激发潜能。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区别于其他新质生产力的特性在于必须协调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和商品属性,必须坚持和遵循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这就要求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有创新动力、创造精神和创意技能,还要德才兼备,心怀“国之大者”,具有运用科技手段以文化人的人文精神和行动力,善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用精良优秀的文化产品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要构建“大思政”工作体系,推进思政课改革,大中小学一体化纵向衔接,依托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系统设计,引导和激发学生构建服务于现代化强国、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学习动机和成就动机,自觉形成与国家战略相符的角色期待和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引导文化人才自身发展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承担起弘扬真善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担。

(三)搭建平台,催生成长。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是一条“新赛道”,要努力跑出人才培养的“加速度”,需要建立政府、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顺畅合作机制,为人才的成长搭建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政府、大学、企业要密切合作,鼓励并畅通人才跨地域、跨领域、跨体制的流动。在基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中建立持久良性的“旋转门”机制,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可以设置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引进符合条件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企业科技人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催生成长。依托信息技术、数智化等,逐步集聚形成线上线下的平台体系,形成文创人才平台、项目平台、资源平台等的线上推广、对接交易与线下产业园区的承载的良性互动,进而以文创人才的集聚,牵引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的追随。

三、鼓励创新的人才激活机制

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是走向数智化时代的新文化观,文化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有新质人才的体制机制作为保障,构建良好人才创新生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一)完善制度设计,着力优先突破。着力安排制度设计,构建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人才价值体现的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鉴于文化产业的特殊性,要注重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并重,数字资产价值入表要优先突破。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在全国首次提出构建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全流程单列管理制度体系,对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现资源倾斜,保障合法权益。全流程整合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资源要素配置,建立从创意、立项、研发、产品、产业的全过程资源统筹流水线,赋予文化科技领军人才从提出、立项、产出的路线决定权与资源调度权,实现资源向人才倾斜、向重点聚焦、向其成果输送。坚持法治化原则,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切实保障文创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完善文化人才经理人经纪人队伍建设,进一步释放人才的精力与活力,保证研究人员专心专注于专长。

(三)破除论资排辈,激发青年活力。青年是最活跃的群体,这个群体的状态决定了文化新质生产力有无未来,要更大力度给予青年人才配置资源、最大限度赋予青年人才扛大旗的机会,让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员待遇。”切实解决其面临的职业早期科研支持不够、成长平台和发展机会不足等问题,让青年文化科技人才当主角、挑大梁。

(四)创建良好生态,完善评价标准。下大力气构建与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科技、科研、金融生态圈。支持文化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服务平台、互联网创业和交易平台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鼓励建设创新与创业、孵化与投资、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文化双创服务平台。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种子作用、撬动作用、牵引作用,畅通募、投、管、退全流程。以科学评价为导向,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人才体系与生态构建是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背景下展开的。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人才根基的夯实,要服从国家战略布局,要在大视野大格局中铺排。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广东行政学院中文系)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