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asters’ Literary Theory 名家文论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名家文论•言归】广州活力创新轴:串珠成链、聚能成势,“创”启未来、向“新”而行
来源:羊城晚报-云上岭南 作者:言归 发表时间:2024-10-18 10:56

城脊韵今古,轴线织未来。轴线是组织城市空间和功能的重要载体,如同城市的脊梁和灵魂,勾勒出城市的历史变迁、汇聚为城市的经济引擎、树立着城市的精神标识,是城市发展的主动脉,强有力地影响着城市形象和发展方向。

——2200多年前,越秀山南麓见证珠水涛涛,北京路古道穿梭历史变幻。

——2000年后,在2000年、2009年两版战略规划“东进”战略的引领下,天河北、珠江新城、广州塔逐步建成,古城新中轴蜚声国际。

——面向2049,紧扣全球科技革命的时代脉搏、勇担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时代使命,广州新一轮战略规划提出优化构建凝聚新质生产力的城市第三条功能轴线——“活力创新轴”,承接历史,融合现代,面向科技,想象未来。

壹 历史回望,轴线营城

珠江浩荡舸争先,烈日流金势如虹。生生不息的珠江水脉,不仅见证着广州2200多年来潮起两岸阔的建城史,也在波涛澎湃中见证了广州轴线营城的时代印记。

(一)传统城市中轴线:山水形胜、千年积淀

广州传统城市中轴线由古代、近代两段构成。

古代中轴线以北京路为核心一直延伸至珠江边的天字码头,北京路中叠压了唐代以来5个历史时期的千年古道遗址,已成为了广州千年城址不变、历史繁华兴盛的深刻印记,承载着“千年商都”的历史底蕴。

近代中轴线约2.6公里,北起五岭以南第一楼镇海楼,南至广州第一座跨越珠江的海珠桥,串联了广州第一座综合公园人民公园、中国近代建筑经典中山纪念堂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起义路、海珠广场等,汇聚各级不可移动文物87处、历史建筑93处,是广州云山珠水营城理念、商都繁荣记忆、蓬勃近代思潮、中西文化碰撞的核心承载地。

(二)新城市中轴线:开放勇进、国际舞台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广州开启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旧城中心高密度的建设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新都市的功能需求,广州迫切需要在新区规划建设一个现代化新城市中心。

新中轴线即是城市新区拓展的抓手,也是重塑区域经济格局的重要举措。1987年是广州城市空间发展的关键节点,借助六运会的举办,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应运而生;20世纪90年代,广州市政府在天河体育中心以南谋划推进新城市中心建设;1997年,中信广场建成;2010年,借助广州亚运会成功举办的契机,珠江新城和广州塔相继建成,书写着现代化的繁荣与震撼。

如今,新城市中轴线跨越珠江,淌过海珠湖,不断向南延长至番禺长隆。在北起白云山南麓燕岭公园、南至番禺长隆的18公里区域:经济排名全国第三的天河CBD汇聚众多国际总部企业和金融机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首座珠江两岸人行桥连接花城广场、海心沙广场、广州塔广场,人流如织;文化四馆(大剧院、省博物馆、市图书馆、第二少年宫)和商务三塔(东塔、西塔、广州塔)更新着广州不同时期的城市封面;海珠城央湿地如绿色翡翠,镶嵌其中;汉溪长隆正成为世界级文旅I.P,展示人文烟火,城脊乐园……新城市中轴线不仅刷新了城市的天际线,也引领广州迈向国际舞台,成为广州展现改革开放以来巨大成就的重要窗口。

贰 张弓满弦,蓄势待发

进入科技时代、湾区时代,沿交通骨架整合汇聚科技创新要素,优化构建跨越长约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的科技创新廊道,成为城市提升竞争力、推进区域协同的重要抓手。

从2000年版战略规划开始,“东进”“南拓”一直是广州扩大版图的方向,“东进”推动了广州产业重心东移,“南拓”立南沙为湾区门户并取得跨越性发展。但将视野投放至湾区一体化发展,既有空间方针一是纵深拓展不足,东部园区强而城区弱,与湾区东岸各城市联系少,南沙“孤岛”式发展,与湾区西岸各地弥合不足;二是缺少战略发力点,缺少网络化的交通动脉,和功能协同、各有重点的科技资源投放重点片区体系。

近期,国务院批复的《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新赋予了广州“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地”的核心功能定位,在“一带一轴、三核四极”空间战略部署中明确“一轴”为“活力创新轴”;在广州“三脉”“三轴”“三核”战略空间新图景中,“活力创新轴”同样为轴带之一;这是相较于广州历版城市战略规划的“从无到有”。

乘此之势,广州提出“两洋南拓、两江东进、老城提质、极点示范”的空间发展方针,并在联动传承传统城市中轴线、新城市中轴线的基础上,部署挺起新时代科技脊梁的重要城市功能发展轴——活力创新轴,纵贯广州南北、联动空港和海港、串联全市15个重要平台。放眼这片联动山海的广阔空间,这条兼具发展引领力、创新突破力、产业集聚力的城市功能轴线正跃然而起,成为广州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高地和凝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承载地。

(一)看发展引领力:高效率要素对流强化“高质量”引领

活力创新轴将成为支撑国家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通道。活力创新轴北连白云国际机场、南通南沙港区,轴内布局有知识城站、新塘站、黄埔站、莲花站、庆盛站、南沙站等6大区域性交通枢纽,向东依托广河、广汕等高铁通道,便捷联系华东及沿海地区;向西通过南广、贵广、广湛等高铁通道链接北部湾、成渝城市群及泛亚经济圈,将是支撑湾区辐射国内市场、融入全球竞合的重要经济中枢通道。

活力创新轴将是引领环珠江口“黄金内湾”东西两翼并进的重要载体。随着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狮子洋通道等跨江通道的建设,环湾布局、拥湾发展将是未来珠江口地区发展的共同趋势。活力创新轴通过22号轨道交通快线、广深港高铁、深中通道等链接湾区东岸,通过18号轨道交通快线、广珠澳高铁、东部干线衔接湾区西岸,将成为支撑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创新策源—孵化转化—产业应用”全链条建设、实现湾区两岸完型、推进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建设的关键依托。

(二)看创新突破力:高浓度创新要素加速“高精尖”突破

高浓度创新要素注入动能。活力创新轴内集聚了约30%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约40%的硕博学历人口和关键研发岗位,布局了2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2大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实验室(广州实验室)和3个省实验室(生物岛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以及航空轮胎大科学中心、慧眼大设施、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等重要科技基础设施,为打造重大科技攻关高地注入了强劲动能。

推进空天深海向“高”突破。轴内诞生了我国首艘超深水科考大洋钻探科考船,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作业能力和海域超过10000米的钻探能力;正在建设的航空轮胎大科学中心作为国内最先进的飞行起降动力学研究设施,旨在攻克航空轮胎及起落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布局了国内首家混合所有制商业航天火箭企业中科宇航,以“一箭26星”刷新中国运载火箭新纪录。

聚焦生命科学向“精”突破。轴内拥有目前拥有全国唯一呼吸系统疾病领域广州国家实验室和亚洲最大呼吸中“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正在推进人类细胞谱系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通过绘制人类谱系单细胞精度的“航海图”,有望成为探索人类生命的“导航员”,有力支撑我国在组织重塑、器官再造等方面的创新突破。

助力前沿领域向“尖”突破。轴内由我国科学家领衔发起了“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国际总部,其重要组成“慧眼大设施工程”形成全球首个全自动化、高通量蛋白质组学数据生产系统;广东省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首次成功研制出国际上首批基于应变绝缘体上衬锗(GOI)的晶圆的短波红外(SWIR)芯片;生物岛实验室领衔研制首台国产商业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H-F120,打破国内透射电镜100%依赖进口的局面。

(三)看产业集聚力:高密度产研转化促进“全链群”集聚

重大平台集聚成群。轴内汇聚了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天河智慧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国际生物岛、国际创新城、南沙科学城等各类重大创新平台,集聚了全市约51%的高新技术企业和74%独角兽创新企业,是广州推进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承载地。

战略产业向新而行。生物医药方面,已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国际生物岛等创新平台形成了大分子药物制造、小分子创新药、基因与细胞治疗等较为完整的产业图谱;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已初步形成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天河智慧城-广州科学城两大互联网及软件服务集聚区,初步集聚粤芯、增芯、芯粤能等半导体企业;汽车制造方面,汇聚5大整车厂与全市的新能源汽车产能;海洋科研与经济方面,集聚广海局等科研机构,形成以广船国际、黄埔文冲为代表的海工装备以及海格通信为代表的海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前沿企业敢闯敢拼。广州亿航智能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获颁全球首张适航证,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入选全球唯一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巨湾技研以充电5分钟、行驶207公里的成绩创造了“最快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世界纪录,佳都科技人脸识别核心算法准确率高达99.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抗癌药泽布替尼是第一款年销售超过10亿美元的国产创新药。

叁 轴聚新质,擎领新程

面向全球竞合、立足国家战略、强化湾区担当,活力创新轴将面向世界科学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围绕“国际开放合作承载地、国家自主创新策源地、湾区四链融合引领地”的总体定位,推动建成勇攀高峰的创新之轴、高效共享的开放之轴、宜居宜业的活力之轴、风景优美的山水之轴。

“科技创新”已成为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关键变量,也是广州打造活力创新轴的主题词。如果说传统中轴是老广州的历史见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新中轴是新广州经济、文化、交通的汇聚,展示现代化和国际化;那活力创新轴,就是未来广州的“强引擎”和“硬支撑”,联动传统中轴线、新中轴线,既要支撑广州“东进”“南拓”,凝聚新质生产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也要落实国家对广州“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地”的定位要求,实现经济大市挑起经济大梁。但横向对比世界知名科技创新走廊,广州活力创新轴在科技攻关、创新转化、产业发展、要素供给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广州应该如何直面掣肘,调整发展重心破局?

(一)推进战略科技力量强集聚,构建“一芯两翼”总体格局

纵观国内外成功案例,轴线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骨架,不仅在物理空间上延伸,更是汇聚生产力和集中资源要素的关键。旧金山101公路科创走廊依托斯坦福大学等知名高校、大量风险投资公司及基金,汇聚众多高科技人才和企业,成为贯穿硅谷的全球信息产业创新高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通过强化上海、嘉兴、杭州等9个城市联动发展,共同打造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产业和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先试走廊;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通过整合区域内的科技创新资源,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推动经济转型,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进程。以他山之石为镜,反观广州活力创新轴,面对全球科技竞争的激烈态势仍存在发展制肘,一是新兴产业领域龙头企业不足,轴内突破1000亿元的上市公司和世界500强总部企业多为国有企业,芯片、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等关键技术培育不足,目前仅有24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北京(796家)、深圳(755家)、上海(近700家)的1/3;互联网头部企业较少,仅有网易一家企业进入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指数(2023)》前十。二是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资源浓度不高,轴内布局已建、在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个,总体规模远低于北京(约19处)、上海(约20处)、合肥(约13处),其多在5-10千米范围内集聚全市科学设施的50-80%。三是产业链韧性不强,如在汽车产业领域,广州广汽丰田整车厂3小时可达零部件一二级供应商数量共89家,约为上海上汽大众的1/3,“整零比”(整车制造产值与零部件生产产值之比)仅1:0.35,远少于汽车发达国家1:1.7的比例。

针对这些问题,广州有重点、分段式地推进活力创新轴各类创新要素统筹布局,打造北段知识转化翼、中段智慧策源芯、南段前沿合作翼,贯通创新策源一孵化转化一产业应用链条,塑造汇聚更优创新空间和创新服务、更多创新人才和创新企业的“科创雨林”,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中段营造智慧策源芯,串联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片区、鱼珠片区、国际金融城、广州大学城)、广州国际生物岛、国际科技创新城、番禺汽车城、番禺智造创新园等重点平台,发挥创新孵化和总部引领的引擎作用,聚焦总部服务、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未来交通等领域,统筹创新创业空间供给,推进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强化产-学-研三位一体联动发展,激发土地潜力,协同狮子洋东西两岸共同构建大湾区未来智慧活力典范。

北段共建知识转化翼,串联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天河智慧城(核心区)、天河智谷、东部中心(东江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等重要平台,聚焦集成电路和半导体、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加密中试平台、研究院和实验室布局,以高水平产业园区配套服务吸引智造龙头企业集聚,提供多元弹性的产业空间载体,促进科技研发-智能制造联动发展。赋能北部区域,链接白云机场、北部增长极,推进与广州北部空港-花都-佛山三水共建环广州都市智造带。

南段打造前沿合作翼,串联南沙科学城(庆盛枢纽片区、明珠湾起步区、南沙枢纽片区、中科院广州明珠科学园、慧谷东、龙穴岛北)、南沙湾片区、万顷沙南部等重点平台,以制度先行先试,聚焦海洋科技、空天科技、人工智能与生命健康等前沿产业领域,构建面向前沿合作的新兴平台,加强与港澳的开放合作,推进与深圳光明新城、东莞松山湖共建湾区“创新三角”,推进与环湾区城市在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关键技术与环节的产业协作谋划。加快建设成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泛珠三角区域的交通中枢和科创交流服务中心。

(二)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打造勇攀高峰的创新之轴

俯瞰粤港澳大湾区,广州的“科创之弓”正逐渐拉满,蓄势待发。北起中新广州知识城,南至南沙科学城,串起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大学城等节点,“活力创新轴”正是这条挺起的“弓弦”,释放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为广州建设成为创新之城提供不竭的动力。但这张“科创之弓”却形成强大的“应用靶场”方面还存在一些挑战。一是优势学科专业与攻关领域产业的联动力度仍待提升,活力创新轴及周边共20个“双一流”建设学科与18个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主要集中在化学、临床医学、药学、数学等基础理论学科,对信息技术、芯片、工业软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不足。二是高校周边促进科技转化的创新空间供给不足,环高校周边孵化器和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密度仍然较低,如环大学城、环五山、南沙大科学装置周边400m范围内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密度分别为46家/m2、125家/m2、29家/m2,远低于深圳大学城周边175家/m2水平;部分区域孵化器等创新创业空间分属不同国资主体运营,统筹力度不足,造成租金成本偏高的问题,如广州大学城目前布局5家企业孵化器数量(中关村拥有200多家创业孵化机构),且分属不同国资主体运营,孵化器成本(83-116元/m2/月)达到广州开发区的2倍(40元/m2/月)。三是区域协同力度仍需增强,粤港澳三地科研管理部门在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资金管理、验收评估等方面存在制度差异,也在一定程度制约了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四是创新创业的金融输血功能仍需增强,广州风投创投机构数量不及深圳、杭州的1/2、1/3,风投创投等私募基金管理规模(5216亿元)仅为上海的1/10、北京的1/9、深圳的1/4,且主要依靠国资平台带动。

以问题为导向,广州活力创新轴重点强化创新转化“应用靶场”,通过优化创新-产业集群空间,促进“科研-前沿”跃升,加强“学校-企业”互动,强化激活原始创新创造的空间供给地同时,推进上下游产业链集群发展。

着力谋划集群空间,促进“创新-产业”协同。加强关键技术领域科技攻关,将着力优化形成“16片创新集聚区+18片产业集聚区”的集群空间。其中创新集聚区着力激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校院所和科技企业等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产业集聚区着力保障产业连片优质发展,夯实产业集群发展实力。

围绕原始创新策源,促进“科研-前沿”跃升。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城市科技创新能级提升十分关键。广州需加快现有人类细胞谱系、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等大科学装置的建设,推进国家级深海科技创中心、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总部基地、动态宽域高超声速风洞等系列平台或设施的谋划建设,促进生命科学、深海深空等前沿科技领域“国之重器”落地集聚,加快推进与国际重要创新城市或地区的合作共谋,主动参与或发起更多国际大科学计划,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

围绕关键技术突破,加强“学校-企业”互动。一方面深化环五山、环大学城、环港科大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加强创新主体1千米范围内众创空间、孵化器、概念验证中心、校企合作实验室等嵌入式创新空间供给,另一方面围绕不同类型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需求,加强土地“收储-供给-建设”全流程引导,增强智算基础设施、专业服务设施供给,优化大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统筹力量加强对关键技术领域的科技攻关。此外,广州还在全面提升企业服务效能,提升金融风投、咨询、法律等高等级服务能级,为企业提供接轨国际的科技创新服务。

融湾发展共谋协作,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布局。基于轴内已有产业基础,将着力打造数字经济、智能交通、生物经济、空天深海、先进制造五类产业集群,适应新型生产方式和应用场景。基于产业链图谱完善,在湾区层面加强产业协同布局,如在推进生物医药在创新医疗器械、创新药、特色中医药等生命健康产业全图谱发展的同时,积极增进广、深、港三大生物医药研发创新核对流,加强广深港澳在细胞与基因治疗、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应对、高端医疗器械产业、中医药研究等方面的科技合作;基于智能汽车整车基地优势,积极协同东莞、佛山、惠州、肇庆等共建1小时高端零部件供应链网络等,增强大湾区汽车产业发展韧性与粘性;推动半导体产业链逐步完善,积极对接佛山南海和顺德、东莞、惠州等周边智能家居、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联动深化产业应用场景等。

(三)支撑空间与信息无界交互,建设高效共享的开放之轴

城市的开放性已然成为了衡量其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准。广州作为南中国的重要门户,正致力于打造一个高效共享的开放之轴,以支撑空间与信息的无界交互,进一步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这不仅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协同创新,还将加强广州与全球创新资源的链接,推动城市向更加开放、互联互通的方向发展。但直连直通的交通体系尚未建立,从南至北通行时间约3小时左右,现状道路存在断点多、无快速道路连接且存在限速情况;开放无界的交流平台仍然稀缺,这意味着要适应空间流动化、自由化、复合化的发展趋势,加快打造开放无界的交流平台。

推进“双1小时”畅联计划,加速支撑粤港澳大湾区构建科技协同创新共同体。1小时直连南北,实现轴内平台串珠成链。聚焦提升科研人员商务出行便利度需求,构建“永九快速-开放大道-沙鱼洲隧道-南大干线-东部快速-连溪大道-凤凰大道-万新大道”快速连接通道,以及地铁37号线等轨道线路建设,打通交通堵点,推进重要平台贯通串联。1小时链接东西,构建湾区创新要素对流网。加快建设谋划广(珠)澳高铁,推进广深第二高铁、深港西部铁路延伸至南沙枢纽、22号线东延至深圳等铁路城际建设,推动莲花山过江通道、番中公路洪奇沥大桥改扩建工程尽快实施,完善琶洲、庆盛、南沙枢纽链接港澳的高铁、水运、地铁、低空飞行、公交多式联运接驳方式,实现活力创新轴与湾区东西两岸重大创新平台的1小时对接。

以开放姿态,强化与全球创新链的深度融合。适应空间流动化、自由化、复合化发展趋势,加快打造开放无界的交流平台,围绕主要交通枢纽构建6个区域交流与服务平台,提供广泛的生产服务、会议交流、成果展示等功能;依托琶洲、明珠湾、中新广州知识内的会议会展设施,将建设3个国际科创客厅,畅通创新企业的国际推介与宣传渠道,积极培育全球科技峰会、企业家论坛、未来城市科技展等相关会议会展品牌;适应企业需求和新兴技术发展,前瞻部署多个算力中心,支撑资源互惠共享,织密创新要素对流网,推进全球智慧汇聚于此、本地智慧走向全球。

(四)助力人才与城市共同成长,营造宜居宜业的活力之轴

人才始终是轴线上最重要的生产力。广州活力创新轴致力于营造一个宜居宜业的环境,不仅提供事业发展的平台,更关注人才的生活品质和社交需求,以期构建一个能够激发创新活力和支持人才全面发展的生态系统。然而当前活力创新轴上关键行业人才不足,轴内在半导体、操作系统、精密设备、航空、新材料、创新药等“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研发力量仍存差距,如信息技术、新材料领域的985院校教授数量仅分别为北京的20%、32%,上海的30%、49%,对比上海集聚全国约40%的集成电路人才优势,广州仍存在关键行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半导体人才只有深圳的不到一半,符合专业要求的应届毕业生数量仅4000-5000人,且大多流向长三角、深圳,本土人才占比不到1/5。在公共服务配套和创新人才服务保障方面,未能满足创新人才的高品质生活需求,轴内创新平台内高等级服务设施集聚度仍然不高,支撑人才交流的“第三空间”浓度也仍需提升,例如琶洲西区的咖啡馆等第三空间密度约为0.23个/公顷,低于上海复旦高校集聚区、北京中关村五道口(大于1.2个/公顷)。面对人才短缺和服务设施不足的双重挑战,广州积极采取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将广州打造成一个真正的创新人才磁场。

构建人才活力磁场,提升在全球人才链的吸引能力。以青年友好、人才友好为目标,加快构建满足创新人群多元化的服务组合拳。针对国际及港澳科技顶尖人才,将着重满足出入境便利、科研经费(包括科研财政资金过境免税等)、团队支持等需求,加快推进国际化社区建设;高校及科学家人才方面,营造自由宽松研发环境,探索简化流程、长周期资助制度、弹性考核等制度;企业领军人才方面,加强优质医疗、教育资源的供给;创业人才方面,加大在安家补贴、研发、产权、投融资、培训与专业服务方面予以支持,加强轨道站点周边人才住房、微创新单元、低成本办公空间等的供给。

建设多元人才社区,加强对创新人才的服务保障。面向创业、就业的青年人群,在轨道站点周边、产业园区、科创平台加强多类型、多渠道的青年人才保障性住房供给,协同布局创新创业办公空间与社交空间,建设职住平衡、多元融合的青年创业活力社区;面向高水平外籍学者、科创企业外籍员工等国际、港澳人才,优先在具备便捷跨境交通优势和政策制度优势的地区,打造城绿空间融合、功能复合紧凑、文化多元开放的国际人才社区;面向关键领域、聚焦杰出科学家和优秀领军人才,优先在重要科研院所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区域的周边,打造品质一流、环境优美的研发环境和定制化社区。

(五)促进绿意与创意碰撞迸发,塑造纵横联动的山水之轴

中轴线上的风貌景观常常是闻名于世的城市名片。民国时期程天固的《广州工务之实施计划》中提到“遥遥相对,南北对峙,将来连以宽度百尺之大道,贯以珠江大铁桥,气象巍峨,交通繁盛,对于全市之庄严华丽,生色不鲜。”这是近代广州城市中轴线概念,集中展现了城市高速发展时期的城市大道和摩天大楼。

以纵横联动的宜人空间,激活自然资源全要素创新交流环境。活力创新轴坐标纵横通山达海,沿珠江-东江延展,顺狮子洋-伶仃洋而行,与过往两条轴线记载城市记忆不同,它是支撑广州向陆立稳、向海图强的空间桥梁,书写在山海城廓中。新增的7处生态公园、13处城市公园等各类型各尺度开敞空间,将为创新交流营造宜人环境。

以穿山越海的景观廊道,激活轴内山水本底要素的文旅潜力。串联帽峰山、天鹿湖、长洲岛、莲花山、海鸥岛、黄山鲁等生态景观与文旅资源,构筑1条长约150公里南北贯通、山江海连城的绿美科创公路,分段建设6条特色主题游憩径,沿线塑造品质突出、特色鲜明的景观风貌。

肆 结语

广州是一座敢饮“头啖汤”、充满创新和改革奋进基因的城市,这一纵贯广州南北、联动海陆空综合交通枢纽的活力创新轴不仅是空间上的延伸,更是培育新型生产力的关键动力源,代表着广州在全球竞争的浪潮中不断迸发出的科技创新澎湃生机。以轴育新,以轴聚能,广州活力创新轴将引领粤港澳大湾区踔厉奋进、聚势腾飞。

春山在望,未来可期!

(作者系教授级城市规划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资深人文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