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海婵
“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亲”。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临近,惠州各地摩拳擦掌,精心准备“文旅大餐”。在老惠州人眼中,过中秋节,仪式感满满。是夜,几乎全城轰动,彻夜狂欢,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
惠州民间传统的中秋活动异彩纷呈,光绪《惠州府志·风俗》有记载:“中秋,士民具酒馔会亲朋,荐新芋,妇女则拜月卜祥兆。”此外,还有扎灯笼、驳山歌、点孔明灯、祭祖等,这些习俗不仅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内涵,也承载着老惠州人的儿时记忆与浓浓乡愁,更是彰显出惠州民俗文化中多种文化形态兼容的地方文化特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少中秋旧俗已经淡化,甚至不复存在。羊城晚报记者通过挖掘惠州传统风俗,重温老惠州人的中秋故事,体验这座千年古城的传统中秋韵味。
古城五彩缤纷庆中秋
灯笼荟萃、对唱山歌热闹非凡
中秋节历史悠久,但来源不甚明确。惠州民俗学者林慧文介绍,远在周朝,就有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并出现“中秋”一词。到了唐代,民间已出现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宋太祖时,朝廷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惠州民间过中秋节称“过八月十五”,客家话多称“过八月半”,博罗等地也有称“接月华”的。当地过中秋节有不少传统的习俗:阖家团圆、拜月赏月、吃月饼、扎灯笼和玩灯笼等,也有对歌、点孔明灯等大型公众性的娱乐活动。
林慧文介绍,中秋之夜,一般阖家团聚吃团圆餐。紧接着,便迎来了最重要的仪式——拜月(祭月)和赏月。待月出之时,在户外摆上祭物供品,月饼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民间常有一种用白糖糯米粉做成的白饼,谓“月光饼”。除此之外,瓜果类也是拜月光必不可少的,风栗(板栗)、菱角、青榄、红柿、芋头、柚子六大件,都是地方特产美食,备受欢迎。
一切准备就绪,便开始点香焚烛祭拜月亮。旧俗中,拜月光者多为女性,且有卜巧之习。拜毕,一家人会在月光下边品味食物边聊天,或去参加公共娱乐活动。
中秋之夜,全城灯火通明,热闹非凡。惠州民间常有中秋玩灯笼的传统,普及程度与规模甚至超过了元宵节,放眼全国都较为罕见。“在惠州居民的心目中,中秋节才是真正的灯节!”林慧文介绍,月亮初升,人们将灯笼点亮,挂于壁上,或由小孩提着满街跑,灯笼则五彩缤纷。
为何惠州会有中秋玩灯笼的习俗?林慧文介绍,这一渊源无从考究,但肯定和广东以前流传的“竖中秋”有关。“竖中秋”又名“树中秋”,习惯在中秋时节,将竹子竖在门外,然后吊上几盏小灯笼;或用彩纸、竹子制成各种鸟、兽、虫、鱼、瓜果串吊起来。据记载,这是明清以来广东一些地方特有的风俗。惠州的中秋玩灯,当是“竖中秋”的一种延续和变种。以前流行的一些惠州山歌可以印证:“八月十五竖中秋,有人欢乐有人愁,有人月饼食无尽,有人见到口水流”“八月半,竖中秋,食月饼,开罗柚”……
如今,拜月、玩灯笼等部分习俗仍在流传,也有不少习俗早已淡化,甚至消失。昔日,点孔明灯也是备受青睐的活动,盛行于精于竹器制作、扎纸的桥东一带。林慧文说,惠州人制作孔明灯时,先用竹子扎制成高四五米,直径2米的圆筒,顶尖,之后用纸或布糊好,只留空底层。再在底部置一燃料器,或放油纸燃烧。点燃以绳所做的定时引线。孔明灯升空不多时,鞭炮便在空中爆响。20世纪中叶为防止火灾,才被明令禁止。
20世纪50年代之前,还会上演大规模驳山歌活动,全城瞩目。当晚,两岸居民多聚于屋外河边赏月,灯笼点点,茶果飘香。这时,有人撩唱起来,对岸就马上驳接,你敬一句,他回一句,一驳便不得开交。两岸观者如云,随着驳歌者“斗”得深入,诙谐的语言,往往引发出阵阵笑声。
乡间“八月都是节”
“舞火狗”“伏三姑”别具一格
惠州广袤乡村则遍布着别具一格的中秋习俗,如拜山祭祖、舞龙、舞火狗等,从中也可一窥惠州民俗文化中多种文化形态兼容的地方文化特性。
每年中秋,革命老区惠东县高潭镇上空明月高挂,村民手舞“长龙”穿街走巷,鞭炮齐鸣,鼓声大作,整个小镇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里。据悉,当地中秋舞龙已延续200多年,其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个说法是承传当地一个武举人为庆祝衣锦还乡,召集族人在中秋之夜舞龙,之后舞龙活动便相传下来。
远在200公里之外的龙门县“北大门”蓝田瑶族乡,则是上演独具特色的“舞火狗”。当夜色降临,篝火燃起,少女们全身插满香火,唱着古朴的歌谣,迈着矫健的步伐,队伍蜿蜒起舞,欢呼声不断……神秘独特的“舞火狗”,吸引不少珠三角游客慕名而来。相传,先祖靠狗奶养大,要瑶民永记狗作为“再生之母”的恩德,规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团圆节(中秋节)之夜,举行舞火狗活动。舞火狗既是一种瑶族对狗图腾的崇拜礼仪,又是瑶族少女的成人礼仪,每个少女要参加2到3次的“舞火狗”,方能向族人宣示自己已经成年,进入谈婚论嫁的行列。
在惠城区横沥镇,依着东江而居的数万客家人“八月都是节”,中秋当天更是开怀畅饮。他们大多都是数百年前从福建或梅州、紫金迁徙而来,遵循传统的俗礼,从八月初一至卅,依序进行祭祀活动:初一祭炎黄二帝,初二祭姓氏老祖,十五至卅祭家神。
惠州遍地散落的客家围屋,是大家庭也是小社会,有着非常浓郁的中秋习俗特色,鲜为人知。在博罗凤安围,嫁进来的媳妇在八月十五期间要为娘家人“送中秋”。“送中秋”的时间十分讲究。出嫁女在八月初一至十五期间,一定要送完“中秋”,即中秋节期间要到娘家去送月饼或者水果等礼物。如果“送中秋”者未生过小孩,娘家人要买一对灯笼给她带回婆家,把灯笼挂在门上,意指明年要生小孩;如果是生了孩子的,娘家人也要买一对灯笼送给女儿带回给小孩玩。
在惠阳最大的围屋——崇林世居内,每逢中秋便开展妇女专属的“伏三姑”活动。晚上,在禾堂摆上四方桌,每桌边坐一妇女,在禾堂边烧三支香。由一人在桌边请神,伏桌的人中有的就会唱,也有其中两个对唱或由桌旁其他人诱唱。唱的内容有游耍、读书或苦楚之类内容。伏唱者唱到兴奋时,会手舞足蹈,唱够数个钟头。
老惠州人的中秋故事
以笔墨丹青话中秋
出生在新中国,惠州作家苗理洁从小住在市区北门街苗屋,是地地道道的老惠州人。在她的记忆中,中秋节是儿时向往的日子,是在困难时期难得尽情吃喝玩乐的欢乐时光。一跨进八月,几乎每天都在掰着指头数日子。
“过八月十五啰!”吃上一口月饼,是她儿时的美梦。时隔数十年,苗理洁仍能想起父母和叔伯婶娘们在老屋灯下做饼应节的情景:将炒香的米磨成粉,炒香花生用瓶子碾碎,又炒香芝麻,满屋飘香。紧接着,将糖熬成浆,把炒好的材料搅拌均匀,压上模子敲出来。待饼子干了之后,就是人们称之的“炒米饼”。困难岁月,炒米饼就当作月饼。这种饼用的是粘米粉,比较硬,芝麻花生馅料则香甜,细嚼慢咽颇有滋味。
“困难的日子也有美的陪伴,”苗理洁记得,那做饼的模子花样精美,有花边圆月、寿桃、莲花、鲤鱼等等形状,但在八月十五,一律用圆形的模子打出圆形饼,寓意阖家团圆。中秋还是亲朋好友互赠月饼、互送祝福的日子。家境稍微宽裕点的人家,就设法去饭店订上一两盒月饼送人。那时惠州的“东兴”“金星”“太白”等饭店,都是闻名粤东的老字号,月饼做工和口感均属上乘。
等到万民期待的中秋之夜,大街小巷的人蠢蠢欲动,将八仙桌抬至天井旁,摆上各色祭品,燃上香烛开始祭月。习惯拜神的人家会由家中长辈念念有词领头祈祷。在大人们祭月祈福时,孩子们只顾点着灯笼满屋跑,边提灯笼边唱儿歌:“萤火虫,点灯笼,点到西来点到东……”祭月完毕的人们坐在天井旁,赏着明月升至中天,叹着茶水嚼着自家的炒米饼,聊着家长里短。
如此充满人情味的中秋故事与温馨记忆,被苗理洁通过文字记录保留下来。多年来,她致力于描写惠州风情与市井生态,具有浓郁的地方性和民俗性,广受惠州读者喜爱。
无独有偶。惠州知名画家黄澄钦也以笔墨丹青描绘出古城八月十五的热闹景象。“中秋节是一个非常温馨的节日!”今年80多岁的黄澄钦时常回忆起那段美好时光,他记得节前有一段较长的准备活动,就是“芭(粘)灯笼”。旧时小学有手工课,“笆灯笼”便成为课外作业。黄澄钦介绍,制作灯笼,要先用竹骨扎出灯体框架,然后糊纸,内装蜡烛灯座,并在灯笼上题诗绘画,自由发挥各人的聪明才智,有制成月亮形状的,也有制成鱼蟹的等等。其中,难度最大的是走马灯,像皮影戏一样在灯体内转动,要很有经验的人才能制作,一般人难以为之。中秋月夜,从街头到街尾,三五成群的儿童担着灯笼边走边唱:“八月十五食月饼,担灯笼,担到西来担到东……”
最让他印象深刻的,当属抗战胜利那年的中秋节。才刚6岁的黄澄钦走在街上,看到灯笼式样多姿多彩,飞机型、坦克型、大炮型等灯笼琳琅满目,让他应接不暇。虽然年幼,但他深刻体会到了老百姓经历抗战获得胜利的喜悦,久久难以忘怀。
【文脉链接】
中秋美食:公庄月光饼三代相传,远销各地
每天一早,惠州博罗公庄月光饼第三代传人陈小强和妻子就开始手工制作月光饼,炒料、揉馅、印饼,每一步他都亲自把关。当前正是月光饼的制作高峰期,今年快60岁的陈小强,每天都要制作五六百个月光饼,售往珠三角,甚至港澳台。
10多岁时,陈小强就跟着父亲制作月光饼,每个步骤早已熟记在心。他熟练地炒熟糯米,碾碎炒花生以及芝麻、瓜子仁等,熬制搅拌糖浆,将原料放入模具中压实,倒模成形,月光饼就诞生了。泡上一壶茶,将月光饼切成云片糕的模样,慢慢品,细细咽,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陈小强是当地有名的月光饼师傅,家族制作月光饼有百年历史。陈小强听父亲说过,民国初年,阿公开始做月光饼,那时社会动荡,百业萧条,而陈家月光饼赢得无数百姓的欢迎。到父亲接过做饼接力棒的时候,是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年代,父亲坚持种田闲暇兼做饼。旧时的月光饼远没有现在原料丰富,仅用红糖、面粉、瓜条压制而成。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只有在中秋才能尝尝鲜,吃一口往往回味无穷。随着时代发展,为了适应大众口味,月光饼还增加了葵瓜子仁、花生仁、核桃、黑芝麻、芝麻仁等。
一枚月光饼,寄托着浓浓思乡情。如今,“公庄陈师傅”月光饼不仅成为当地畅销的应节食品,甚至通过物流销往周边城市乃至国内各地,为外地人们带去惠州中秋的传统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