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GUANGDONG 广东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策展人李雷鸣:如何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展?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作者:何金德 发表时间:2024-07-13 10:32

2024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成立103周年纪念日。百年沧桑,党的历史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每一页都镌刻着无数先烈的奋斗与牺牲,每一行都书写着中华民族的觉醒与崛起。

7月2日上午,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在红岭实验学校(新洲)体育馆举行了“追寻红色记忆——沙头街道党史学习教育展”开幕式。本次展览由沙头街道党工委联合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主办。

此次展览别具特色。一份份泛黄的报纸,托起一部沉甸甸的党史。以“追寻红色记忆”为主线,巧妙融合了传统与创新。103份“七一”建党节当天的报纸整齐地陈列在体育馆内,以1921至1949、1949至1978、1978至2012、2012至今四个时间段为脉络,分为救国梦、兴国梦、富国梦和强国梦四个篇章,连同6个展柜中的75份珍贵党史资料,串联起一条“党史画廊”。

每一份报纸下方都附有卡片,介绍报纸内容的背景,引领着参观者穿越时空隧道,感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奋斗实现的伟大跨越;广播里循环播放的展览解说及红色歌曲,更是为整个场馆营造了一种庄重而激昂的氛围。整个展览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史诗般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浓墨重彩地反映了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和自身建设史。

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引起众多关注,受到社会各界参观者的好评。

展览为什么能够成功?有什么独到之处之处?如何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策展人和主持人李雷鸣做了详细介绍。

今年5月底,李雷鸣受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党工委的邀请,筹划一个党史学习教育的展览,拟在七一期间展出。李雷鸣是福田区沙头街道的居民、又是一名退休干部、老党员,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

类似主题的展览办了不少,形式多样,风格相近,内容雷同。如何创新?如何出彩?如何创意?

也许是多年的收藏与研究出发了灵感,李雷鸣从极具历史价值、极具说服力的报纸版面入手,收集1921年至2024年的7月1日当天的原版报纸。历史的节点、重大政治事件、社会事件,媒体权威报道的第一现场、第一时间、第一发布。

关键是如何精准选择?如何判断?如何甄别?如何谋篇布局?政治站位,历史视角,理论分析,逻辑格局。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的筹备,李雷鸣首先征集到从1921年至2024年的7月1日当天的原版报纸。

这是展览的成功的关键!103份泛黄的纸张,记录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壮大的时代背景和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在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历程。

接着是大量的文字说明卡片的工作。要简明,要精准,要凝练,要生动!要翻阅党史,要核对史实,要推敲表述,要捕捉灵感与亮点。

经过李雷鸣的一番艰苦努力,一个题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追寻红色记忆’沙头街道党史学习教育展”,如期在福田区沙头街道辖区的深圳市红岭实验学校(新州)体育馆展出。

一部立体党史书,一场红色展览,一份精神传承。走进教育展,一幅幅报纸版面、一份份重要文物、一个个报道场景,穿过岁月、直抵人心。

作为策展人和主持人,李雷鸣认为,此次展览的创意可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六。

一是一条“党史画廊”。把103份“七一”报纸串联成一条“党史画廊”,每一份报纸下方都附有一张李雷鸣自己编写的对报纸的说明卡片,让观众一句话就了解当天报纸的情况。

二是两种方式。即以看展品和听背景解说的两种方式去浏览“党史画廊”。李雷鸣撰写解说词并精选音乐歌曲,请人录音制作成背景解说画外音在展厅里循环播放,将整个场馆营造出一种庄重而激昂的氛围。

三是三个故事。李雷鸣从103件展品中精选出三个鲜为人知的党史故事进行讲述。第一个故事是七一庆祝活动的起源。第二个故事是1921年7月1日的《国民日报》的华商纱布公司的命运与国运的联系。第三个故事是“支部建在连队上”的起因。

四是四个篇章。将103件展品以1921至1949、1949至1978、1978至2012、2012至今四个时间段为脉络,分为救国梦、兴国梦、富国梦和强国梦四个篇章。让参观者有一种画面感,一百年的共产党历程清晰展现在眼前。

五是五类人群。李雷鸣着意对外宣传本次展览适合男女老少中五类人群观看。就是说这个展览不是只为特定的对象看的,而是面对所有人,希望更多的人知道来参观。

六是六个展柜。展厅摆放着六个展柜,分别陈列六个专题的珍贵文物党史资料。第一展柜是《马克思与共产党宣言》,内容有上世纪30至50年代出版的《共产党宣言》。第二展柜是1919年出版的《青年杂志创刊号》。第三展柜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及其代表作》,内容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等。第四展柜是《永远的丰碑》,内容有江姐、方志敏、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等故事书。第五展柜是《党史资料》,内容有《中国共产党历届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第六展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论著》,内容有《习近平论党史》《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论中国式现代化摘录》《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等。

这次展览由福田区沙头街道党工委主办,福田区群众文化学会承办。福田区委原副书记、福田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刘建,沙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郑奇武,福田区红岭实验学校(新洲)党总支书记陈韶芬,区委宣传部、区委党校、沙头街道各社区党组织代表,深圳市红岭实验学校(新州)师生代表等近百人参加了7月2日的开幕式。

开幕式上,主办单位沙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郑奇武致辞,他深情寄语:“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动力,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路,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开幕式后全体参加人员一起照了大合影。

开展的头五天由红岭中学师生优先参观。展厅内,学生们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研究展出的党史资料,重温红色经典,老师则引用“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来发表对此次展览的感悟。之后街道将辖区的十二个社区以党委为单位,每个单位安排半天时间组织辖区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职工、师生、退役军人、居民群众等轮流参观学习。

7月7日上午,中国晚报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文学博士周建平专程来参观展览。周建平十分仔细认真观看每一张报纸,以非常专业、独到的眼光和视角观察报纸里面的细节。他发现1938、1940、1942年的《新华日报》和1941、1943年的《解放日报》等的7月1日的报纸都在头版最重要、最引人注目的位置刊登启示、声明之类的广告,有看病广告、寻人启示、遗失声明、银行启示、商店到货等,他说当时解放区因为被蒋介石封锁,经济困难,办报经费得通过各种途径解决。二是从刊登的内容来看,说明当时我党刊比较开放包容。这对我们今天的新闻媒体仍有现实意义。周博士还告诉李雷鸣:每年的七一报纸都有党的建设特别是反腐败的内容,党中央一贯重视党建工作,年年在讲,时时提醒。当周博士看到1964年7月1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文化战线上的一个大革命”时,他说,对于争夺文化阵地的话语权这个大原则问题,可以看出中央是何等的重视,在这个版面用大半版的篇幅发表文化战线的社论。

(记者 何金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