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asters’ Talk 名家说岭南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名家说岭南·董兴宝】惊心动魄的商馆大火——广州十三行系列(15)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作者:董兴宝 发表时间:2024-06-13 22:11

“每个前来贸易的国家,最初各以一所大房子作为居停贸易之所,由此形成商馆,‘公司’所占的两座建筑物中有一座是新的,这是在1822年那场大火之后仿照原来的样子重建的,这场大火几乎把所有的商馆都烧掉,幸免者并不多。”

这是曾在美国洋行工作的亨特,在其著作《广州“番鬼”录》中的记载,上述“公司”,就是作者本人所在的美国美商旗昌洋行。

美国人亨特在著作中提到的“1822年那场大火”,他引用了当时清朝官方的记载:“中国方面烧掉西郊一万二千间房屋、店及庙宇。”

但对于这场大火的起火原因、发展过程等发生的事情,这位美国人并没有详细记载,但当时在东印度公司做翻译的传教士马礼逊,专门写了篇《1822年广州火灾纪实》,对这场大火做了非常详细的记录,这些记录都收集在《马礼逊回忆录》。

我们根据外国人的记载,回顾一下那场惊心动魄的大火过程。

火灾发生过程

1822年11月1日,周五晚上大约9点,外国商馆区以北一英里外的一家饼屋失火。

当时在商馆工作的马礼逊说,从欧洲商馆处可以看到。起火处在商馆的北边,有约15到20分钟的路程,比较远,如果按直线距离大约有1英里远。

虽然有1英里远,但当时季节里,东北风盛行,于是在第二天早上8点左右的时候,大风卷着火苗来势汹汹地扑向商馆区,所有的防备措施都不能阻挡火势迅速蔓延。

这场非常可怕的熊熊的大火,伴随着浓烟,瞬间将商馆的建筑烧塌,化为灰烬。

马礼逊还在记录中说“烧完广州的商馆区后,风向渐渐转成东风,夹带着火焰以惊人的速度扑向西边的中国街,大火席卷沿河岸的东生行、同孚行和广利行,火势沿河岸烧到了花塔对面的空地——直到那个方向再也没有可燃的东西才熄灭。”这场大火焚毁了数千家商铺和民宅,几十人在大火中丧生。

通过马礼逊的记录,我们看出,这场火灾,烧毁了众多的房屋。造成了惨不忍睹的景象,大火进行了3天,直到11月3日才结束,在外国人的眼里,“被烧焦的商馆已沦为一片废墟”。而且还说:这是继鞑靼人征服后神对这座富饶安逸的城市的最具灾难性的打击,就连伦敦1666年的那场大火都比不上它。

在清朝时期,没有现代消防技术和消防器材的情况下,如果发生重大火灾,造成的损失,将是十分重大,而且面对重大火灾,官民更是“束手无策”。

火灾中的自救

对于商馆里的洋人而言,面对重大火灾,他们又是如何自救的呢?马礼逊也做了详细记载。

或许这些商馆的外国人曾经经历过火灾,马礼逊在记载中说,他们与和平时一样,听到火警后,属于英国商馆和行商的救火器械都被带到了现场。但是因为广州街道很窄,而且也没有受过训练的灭火员,政府也没有及时有效地配合,救火设备流水不畅,对快速蔓延的火势不起一点作用。

对于当时所谓的“救火器械”是什么呢?在没有现代电力高压水泵、消防车等情况下,能有什么救火设备呢?或许只是一些储存消防水的器具或设备,但这些设备,面对熊熊大火,显然是微不足道。

根据马礼逊的记载,当时的英国商馆有一个阳台,焦急的欧洲人在那里不断的观察火势,他们分析烧到商馆的可能性,甚至有人预计当天晚上11点就火势不可避免地会蔓延过来。

于是,大约12点或1点的时候,商馆的负责人发出指令,每条商船上都预备一条小船并配备人手;这时,在广州的大部分欧洲人凌晨开始准备搬走重要的文件,通过河上的小船运走。当时需要的小船很多,因此船价涨到了平时的10倍至30倍,最终还有人没能雇到小船。

从凌晨开始,马礼逊所在的商馆里,文件和能搬动的贵重物品都转移到江里的船上。果然,火大在早上8:00就烧到了商馆区。

火灾发生前,虽然一些贵重物品可以通过小船运出来,但对于一些大宗物资,就难以搬运了。

“本季的毛织品还没有卖给行商,仍然堆在公司的仓库里。苦力(或搬运工)早早地就被雇来搬运这些毛织品和其他货物了;可是火势蔓延之后,所有的人,无论是公是私都受到了影响,就很难再找到劳力了。”马礼逊在记录中这样写道,显然,这场大火,给广州的行商及外国洋行,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无法抢运出更多的物资和产品。

到了晚上,马礼逊和商馆的其他人,瑟瑟发抖、又累又饿地挤在江里的一条敞篷船上,当然,这条船是他们租来的,堆满了他抢救出来的物品。

官府的举动

“广州官员告诉我大火导致5万人无家可归。在人们的记忆中从未发生过这样的大火。他说这是天意。总督在城门跪拜、向天祈祷,但是没有用。礼拜日早晨他看到了废墟,痛哭流涕。”

这是《马礼逊回忆录》的一段记载,我们可以想象,在广州发生重大火灾后,清朝驻广州官员的这种行为,可信度比较高。客观地说,在当时的消防技术和条件下,面对熊熊大火,官府也是无能为力。

尽管如此,在发生火灾后,焦急的欧洲人,还是多次向官方报告,希望得到官方的救助。

“即将拂晓时,我用中文给官府写了一封陈情信,请求他们派官兵和衙役拆毁房屋。”作为东印度公司的翻译,马礼逊熟悉汉语,他在凌晨时直接给总督写信,希望拆毁一些房屋作为隔离措施,阻止火灾蔓延到商馆去。

不知道是当时一片慌乱的缘故,还是总督拒绝与外国人直接通信的原因,虽然马礼逊的“两封未封口的信通过不同途径送到了火灾现场的官员手中,还带了一份封口的致总督本人的信送到城门前”。但这些都没有结果,后来总督说没有看到信。

虽然外国人认为他们信中的“语言非常诚恳急切”,但当时的官府却没有做出任何拆房的举动,但外国人自己也意识到:对于当时的广州官府而言,未经授权私自拆房,无论是拆外国人还是中国人的房子,都会导致冲突。

因此,在外国人多次致信总督的几个小时之间,即到早上8点,大火已经烧到商馆了,一切都来不及了。

当然,在大火面前,外国人记录也是实事求是的:广州的官府并非没有任何行动,而是派了一支军队和捕快驱散围观者、防止盗窃。晚上有400人,白天有40名士兵和30名捕快。

在官方派遣兵力维护秩序中,发生了让人尴尬的插曲:一位低级军官要求洋商们每天给他们一些额外的费用,洋商只好勉强同意了;但是,当下级军官向上级汇报时,上级不同意他们收钱,他们把第一天收的钱又退回了。

在大多数商馆被烧毁后的第二天,有一些中国人进入商馆,从废墟中拾铁器和钉子,有的还想找金库、打开金库之门,这些人都被官府捉拿并进行了严厉的处罚。

在火灾发生后的第3天,总督宣布大家将毁坏的房屋、财物、人命等数目报到官府,他也将这些消息报告朝廷,总督还与行商的人协商在这些地方重建各国的商馆。

“英国人马上提出因为中国人的房屋(用了大量的木材)靠着欧洲商馆的墙搭建,因此请官府帮助这片地方的人重新布局,如果要重建房屋,在中国人房屋和外国人商馆之间留一片空地。”善于总结教训的欧洲人,提出了重建的要求,以防止再次发生悲剧。

在外国人的记录中,当时总督亲自三次到城门察看,他同意将中国房屋与外国商馆隔开的做法,并命令行商察看土地,看行商能否提交一份详细的报告,可以让官府照此执行......

对于1822年发生在广州的大火,虽然《广东通史》等史志资料并无详细介绍,但我们通过《广州“番鬼”录》《马礼逊回忆录》客观、详细的记载,还原了这场大火的缘由、发展过程和后果,如对此事件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查阅上述书籍资料。

可惜和遗憾的是:那场大火之后重建的商馆,在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再次被炮火摧毁。

名家简介

董兴宝,山东潍坊人,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现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广东工作6年,曾担任广东清远市政府文化顾问(2014-2018年)。主编出版过《北江茶道》(南方日报出版社2014年出版)、《清远故事》(新华出版社2017年出版)和《中华洞河之道》(广州出版社2018年出版)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