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律劳卑听到有三位中国官吏,将前来访问他的消息时,他大为高兴,以为他所希望的目标即将见诸实现了;但这次的会晤却只是更加清楚地表明了双方毫无共同的观点......。”
这是曾在清朝海关工作的美国人马士在其著作《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的一段话,讲述的是:1834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来华后,一直想直接与广东官员交往,完成他来中国的使命,即他希望的目标——扩大对华贸易。
本文主要讲述下律劳卑与广东官员会晤时,发生的座次之争故事。我们先来看看本次会晤的历史背景。
会晤的背景
根据《广东通史》记载:1816年(嘉庆二十一年)英国派阿美士德为首的外交使团出访中国,由于“礼仪之争”中英会谈宣告破裂。随后,英国政府派出商务监督律劳卑,代替东印度公司驻广州大班作为英国在华的商业代表。
在律劳卑到达中国之前,英国政府给他训令,让他积极争取改变中英关系现状,使中国政府承认中英两国平等地位,以便扩大对华贸易。
1834年7月,不可一世、刚愎自用的律劳卑到达广州,不听行商劝阻,违反“通过行商转呈禀帖的规定”,直接给当时两广总督卢坤写信,而且信中不是“禀帖”,也没有禀报的意思,而是要求平等会见。作为广东的官员,依据清朝的规定,肯定拒绝接受其信件,更是拒绝会见,并要求他退回澳门,按照清朝惯例和规定,通过行商办理手续后,才可以进入广州。
对于律劳卑违反清朝政府规定,直接要求会见的事,曾在英国东印度公司做翻译传教士的马礼逊也注意到了,并写在他给朋友的信中:
“英国人与中国地方官员经常发生争执。在当时情况下,争执首先因为律劳卑爵士在广州出现没有经过最高政府的批准,其次因为律劳卑爵士拒绝以中国行商为中介与政府官员交往。到达广州的次日......,因此在最初就为后来的争执埋下了怨结。”我们注意一个细节:马礼逊的记载中,还是很尊重“律劳卑”,特意带上“爵士”,毕竟,他们都是英国人。
这些信件都收集在《马礼逊回忆录》中,在马礼逊看来,双方一开始的交往,就是不愉快的,后来的争执也是必然的。
在双方有争议的情况下,又经过广州十三行行商的多次沟通,当时清朝驻广东的官员,同意在商馆内与律劳卑会见,我们接着讲述这次会面发生的故事。
会晤的座次争执
对于律劳卑与广东官员这次会晤情况,《广东通史》等史志中没有更详细的记载,但《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却记载了会晤细节。据该书记载,参加会晤的三位官员是广州知府、潮州知府和广东协台——对于这个具体官位的称呼,外国人的记录是否准确,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我们把本文的讲述重点放在会晤过程。
会晤前,当时的行商根据清朝官员的要求,在英国商馆里进行了座次的布置:
按照中国传统“面南背北、东为上”的原则,将北面的上座完全留给中国的官吏;行商们则坐在东边,即旁座的上席;而把英国监督们包括律劳卑男爵在内的座位都放在西边,这不但是边座的下席,而且是背着英王的肖像。
律劳卑到达现场后,显然对上述座次安排非常不满。于是,他将座位进行了重新布置。他采用了一张会议桌,把他自己放在主人席位上,把三个上宾的席位留给那三位中国官员,第四席位留给监督处的一位同僚,并将秘书阿斯选的席位放在长桌的末端,行商们的座位未加更动,英国商务监督处的随从人员仍留在边座的下席,只是把座位移动到不是背着英王肖像的方向。律劳卑的翻译和他的私人秘书的座位是放在他身边。
依据现代的眼光来看,如果双方是一种“平等对话和交流”的话,律劳卑在商馆中的安排,也可予以理解,但问题是:当时的清朝官员,内心不认为双方是平等交流,而认为他们应该是“朝贡者”,因而行商和律劳卑花了两小时时间来争执这个问题,最终,行商说服了律劳卑,恢复了原来布置。
显然,在座次没有安排妥当之前,清朝的官员不会进入英国商馆会谈,待座次安排达成共识后,清朝三位官位延迟两小时进入会馆,律劳卑则以他们未能按约定的时间到场,认为是对于“英王陛下的一种侮辱”,于是对他们严加指责。
在鸦片战争前,清朝的官员对外国人还是非常不客气的。因此,当时的三位中国官员,面对律劳卑的指责,也毫不示弱,声称他们奉总督之命,前来问明律劳卑三件事:一是来广州的原因;二是奉命来华的职务;三是回澳门的时间。
律劳卑如实告知他来广州广州的目的,并说他是英国商务驻华代表,至于何时回澳门,根据他的任务完成情况而定,但不会马上离开。
可以说,清朝官员与律劳卑的会晤,如《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说“除了寻常的礼貌询问之外,就是这样匆匆结束了”。
对于这次会晤,我们可看出,清朝官员根本不想与他们谈商务合作和贸易扩大,而对于律劳卑,也没有离开广州的意思,而是想继续留在广州,想尽一切办法,实现他扩大对华贸易的目的。
对于这次会晤后续事情怎么样呢?对此,《广东通史》也有记载:在律劳卑拒绝退回澳门的情况下,两广总督卢坤下令停止中英贸易,并武力驱逐律劳卑出境,双方升级为武力冲突,因广州方面积极备战,律劳卑退回澳门,不久病死在澳门。
座次之争的深层次原因
对于律劳卑与广东官员会面的座次安排,或许其本身并没有那么重要,但双方为此进行了两小时的争执,其背后必然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其著作《论中国》中说:在中国官方记载中,外国使者觐见皇帝不是为了谈判或谈国事,而是“前来领受圣上的文明教化”。皇帝接见他们则体现了对“远涉来客推恩加礼”。使者奉上贡品表明他们对皇帝俯首称臣。
他还在书中引用了明朝开国皇帝1372年朱元璋的观点:诸蛮夷酋长来朝,涉履山海,动经数万里......‘朝贡无论疏数,厚往而薄来可也’。
可以说,自明朝以来,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欧洲商人日益增多,在历代统治者和中国官员的眼里,这些欧洲人与帝国边疆地带的夷人无甚区别,甚至缺乏教化。中国官方称这些“西洋蛮夷”为“贡使”或“夷商”,偶尔允许外国人前往北京。倘若他们获准觐见皇帝,则需行叩头礼,即三跪九叩的大礼。
正因为如此,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访华去北京的途中,清朝政府在接待这批使者的船上插有一面旗,上面用中文写着“英吉利贡使”。在面见乾隆皇帝时,双方为是否三跪九叩礼进行了长时间的争执。
从表面上看是“三跪九叩礼”,但从本质上讲,是清朝的统治者及官员内心对西洋人的一种心态。
在这种认识下,双方很难是一种平等的交流,因此出现了本文中的“座次之争”。双方争执的不仅仅是一个座次,更是体现了各自的态度和对方的认识。
名家简介
董兴宝,山东潍坊人,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现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广东工作6年,曾担任广东清远市政府文化顾问(2014-2018年)。主编出版过《北江茶道》(南方日报出版社2014年出版)、《清远故事》(新华出版社2017年出版)和《中华洞河之道》(广州出版社2018年出版)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