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Culture Trends 南国风起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古祠新韵③ | 大龙村两祠一中心:为美丽乡村注入文化魂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作者:陈玉霞 梁怿韬 发表时间:2024-06-08 17:12

“为什么我们会把美丽乡村建设的展板放在祠堂天井这个地方向大家讲解,天井以前是先生给学生讲课的地方,所以现在也适合在这里为大家讲述大龙村的故事和发展情况,从这个意义上看,也是一种传承……”在番禺区大龙街大龙村的阙里南宗祠里,大龙村相关负责人站在宣传展板前向羊城晚报记者介绍。

修旧如旧、整饰一新的阙里南宗祠,和旁边的孔尚书祠、孔子文化中心并肩而立,这一片建筑群,可谓大龙村文脉根基所在。近年来,大龙村“两委”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并善用这些资源优势,打造儒家文化名片,成为大龙村创建美丽乡村的有力支撑。

阙里南宗祠里摆放美丽乡村建设展板供村民游客了解交流

600余年孔氏祖祠,见证孔子后裔南迁史证

从村口进去约200米,会看见一个玉带状的池塘,池塘边广场的一侧,坐落着三座相连的岭南风格建筑,其中,阙里南宗祠和孔尚书祠历经数百年屹立至今。

大龙村相关负责人介绍,阙里南宗祠为番禺小龙房孔氏祖祠,“阙里”指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一小巷,“南宗”指孔子后裔在南方的宗支。阙里南宗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余年。与之一墙之隔的孔尚书祠建于清代,为唐岭南节度使、广州刺史孔戣的专祠,两祠均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被专家称为见证孔子后裔南迁的历史实证。

阙里南宗祠和孔尚书祠历经数百年屹立至今

阙里南宗祠正门

“天井边麻石围栏的石隼结构、大面积的通花青砖墙等都是一直流传下来的祠堂之宝,也是先人们用心保护的结果。”与此同时,对于在历史长河中被毁坏的建筑构件,据介绍也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了修复,祠堂的砖瓦已重新铺设,被蛀坏的梁柱全部更换,部分墙体、墙上的壁画以及屏风也根据历史记载和文物指引等进行了翻新。

打造孔子文化中心,丰富村民精神生活

两座历史文化建筑的旁边,还有一栋古色古香的岭南风格新建筑,即孔子文化中心。整体三座建筑呈对称结构,“2013年,经区、街、村三级资金投入和民间捐资,大龙村将位于阙里南宗祠旁的旧学校原址改建为‘大龙村孔子文化中心’,现在是广州市第一家村级孔子文化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孔子文化中心也是廉政教育基地及好家风好家训家教基地

仿古的孔子文化中心建筑内,宽敞明亮,随处可见古朴精致的文化宣传栏,内容与党的二十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家风家训、廉政文化等相关,让村民在休息娱乐的同时,也感受着正能量的熏陶。该中心具备会议、就餐、讲学、演出、体育等功能,目前已被大龙街道办打造成廉政教育基地及好家风好家训家教基地。


近年来,这里积极举办各类群众文体活动,如定期举办粤剧展演、喜庆年俗、趣味游园、大龙街孔子文化节和国际龙狮邀请赛等,篮球、武术和舞狮等也是该村文体活动的特色亮点,大大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推动文化兴盛,创新乡村善治

三座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在不断的传承保护中不断发展,而今,这里不仅是大龙村和岭南地区孔子文化的地标名片,更成为了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弘扬乡风文明、创新乡村善治的重要阵地。

2023年10月11日,阙里南宗祠举行了纪念孔子诞辰2574年的学童开笔仪式,该仪式共由法圣贤、正衣冠;启蒙始、书“人”字等五项议程组成。活动持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据介绍,开笔礼是孔子诞盛大纪念活动中的一项,每年的孔子诞盛典,村里都会举办颇大规模的活动,当天的祭祀、聚餐和诵读《论语》及上演《阴骘井》剧目(反映大龙孔氏始迁祖孔元凯拾金不昧的故事)等成为祭孔活动重头戏。“孔子诞当晚,村里会大摆将近300席,场面非常热闹。对村民来说,这是亲戚朋友聚会的好机会,村里的外嫁女也会携家带口回来,香港、澳门的乡亲也会借机回家乡看看,增进彼此交流。”孔子诞辰活动融合了乡土文化和民间传统文化,是大龙村创建“一村一品牌”特色活动的重要项目。

大龙村村容村貌大为提升

以孔子文化和祠堂为核心,大龙村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据介绍,大龙村对村内约8000平方米的闲置地盘进行了硬底化改造和微改造,昔日的荒地如今已变成村民们活动的小公园;石基镇中心小学大龙校区外的生态公园经过升级改造,面貌也焕然一新。公园内的凉亭以儒家五常中的“礼”为主题,被命名为“八礼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公园增添了文化气息。对于乡村环境治理,大龙村也在实践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办法,制定了《大龙村人居环境卫生治理公约奖惩制度》。今年4月,大龙村被授予“市级美丽乡村”称号。

策划 | 林如敏 刘云

统筹 | 梁怿韬 李春炜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玉霞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怿韬(另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