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GUANGDONG 广东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最早的广东人从何而来? 早期岭南探源工程发布最新阶段性成果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作者:文艺、周欣怡、粤文旅宣 发表时间:2024-06-03 08:06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文艺 周欣怡 通讯员 粤文旅宣

统筹/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绍杰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广东省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展示暨磨刀山遗址考古发掘十周年活动在广州举办。

2023年是早期岭南探源工程启动实施的首个年度。一年来,工程围绕项目方案完善与“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立项、课题性考古调查、主动性考古发掘、多学科综合研究等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一系列新的田野考古与研究成果。

本次成果展示活动以“穿越磨刀山 探寻岭南源”为主题,聚焦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重大项目,展示了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发布了以数字技术复原远古“磨刀山人”的《穿越磨刀山》纪录片。

热点:发布系列田野考古与研究成果

早期岭南探源工程于2023年启动,旨在推动广东重要考古课题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廓清中华文明中岭南历史地位以及独特历史发展脉络。

该项目实施时间为2023年至2035年,主要研究内容为岭南旧石器文化与远古人类演化、旧-新石器时代过渡、岭南地区文明化进程三个重大课题,研究时间跨度为旧石器时代早期至西汉南越国时期。

活动现场,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秦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锁强对阶段性工作进展与成果进行汇报。《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科学研究计划》于2023年10月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同时,经协商后确定由广东省牵头,联合周边六省(区)申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岭南地区文明化进程”重大项目,推动早期岭南探源工程与国家重大研究项目接轨。

2023年,考古工作者在磨刀山遗址周边南江流域开展新一期考古调查,新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30处,其中包括洞穴类型遗址及动物化石地点。据悉,过去十年,南江流域共有13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地点)被发现,年代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延续至旧石器时代晚期,进一步确认南江流域是目前省内唯一具备系统开展广东最早先民及其文化研究可行性的区域。

刘锁强表示:“2023年的新发现为探寻更丰富的远古人类与文化遗存、更好地复原岭南远古环境与社会提供了重要新线索和可能性。”

英德岩山寨遗址的考古发现清楚反映了最迟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岭南社会开始加速分化,出现岭南地区最早的复杂社会,实证在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的“古国时代”,岭南已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展了对于多元一体中华文明时空格局的认识。

此外,珠三角和粤东地区的考古发掘项目也取得重要收获,如发现从化狮象遗址和深汕特别合作区白田山遗址。

观点:岭南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独特贡献

活动现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前四期首席专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赵辉,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原主席、北京大学教授王幼平两位专家对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的阶段性成果进行点评,并为工程的深入实施提出意见建议。

“岭南作为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它独特的贡献。”王幼平表示,岭南属于亚热带与热带气候,地理条件也与岭北不同,在此生活的远古人类所采取的适应方式和岭北地区不一样。

王幼平专攻旧石器考古,十年前曾参与磨刀山遗址考古发掘。在他看来,若要完整地认识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实施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非常有必要。“希望这一工程在未来的推进中能把岭南地区早期文明的形成推向更早,与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做一个更完整的连接,以期更清楚、更完整地认识岭南文明的形成过程。”王幼平说。

赵辉长期关注岭南考古事业,曾多次实地指导广东考古工作,提出相关建议和论述。磨刀山遗址的考古发掘已经过去十年,赵辉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岭南地区地域宽广。就文化发展程度来说,广东大概率是中心,广东考古工作所积累的成果也是最充分的,所以在开展早期岭南探源工作上,广东的考古工作者当仁不让。”赵辉对岭南地区的中国化进程问题尤为关注,他提到,岭南地区的社会复杂化研究是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的重要任务之一,目的是解决岭南地区的早期人类如何从简单社会一步一步复杂起来,最终融入秦汉政治体系之中的问题。

赵辉表示,岭南地区的社会复杂化研究才刚刚开始,岭南考古工作任重道远。政府的支持、民众的热情为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很好条件。相信只要给广东考古工作者时间,他们一定会积跬步以至千里。

亮点:数字“磨刀山人”即将上线

2013年,磨刀山遗址的发现填补了广东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将广东地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从距今13万年左右大幅提前至60万-80万年前。

以磨刀山遗址考古发掘十周年为契机,纪录片《穿越磨刀山》于6月2日正式发布。《穿越磨刀山》由中共云浮市委宣传部、省考古院联合出品,《国家宝藏》编剧团队制作。该片以广东磨刀山遗址为起点,通过工具使用、环境适应和交流合作三个篇章,讲述了磨刀山遗址的远古先民如何利用旧石器时代的石器技术适应环境、促进语言发展、推动大脑进化,并展示了数字人技术如何还原远古人类形象、人工智能如何“复活”远古人类。

“数字‘磨刀山人’也即将上线。”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曹劲表示,数字“磨刀山人”的创作遇到很多困难,“磨刀山遗址没有出土人类骨骸,可作复原的依据非常少,所以我们组成多学科攻关团队,包括体质人类学、考古学、地质学等专业人员,共同推测磨刀山人的可能形象。”她认为,多学科研究是数字“磨刀山人”与其他数字人最大的区别。

数字“磨刀山人”上线后,公众可以向其了解有关磨刀山各方面的信息,比如旧石器时代地球的状况、植物的状况等。“这是我们推动磨刀山遗址的考古成果为大众共享所做的尝试。”曹劲说。